为什么说刘洎死的冤?就因教授太子读书遭到妒忌而被陷害身亡
还不知道为什么说刘洎死的冤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李世民一生为唐朝做出了无数贡献,但是就因为玄武门之变夺取皇位成为了其人生的污点,而且对自己的子孙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在李世民在位期间,自己一共生有三个嫡子,而未来皇位的接班人就在这三个人之中选择。作为嫡长子的李承乾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皇位的接班人,这对于其他两个儿子而言是十分不公平的,就因为晚出生了几年就和皇位失之交臂了?所以野心极大的皇儿子李泰不甘心就要相仿自己的父亲,暗中积蓄实力结果被身为太子的李承乾所忌惮,不得已被迫发动宫变结果被李世民提前将祸端扼杀了。
那么自的儿子要谋反逼宫,那么长子李承乾自然失去了皇位的继承权。这个时候李世民召集满朝文武开会商量太子之位究竟该传给剩下的两个嫡子中哪一个,而朝廷中自然分为了两派,一边以房玄龄为首主张立魏王李泰为太子,而另一边是以长孙无忌为首全力支持李治做太子。而李世民在这个时候却说魏王李泰已经向他发誓有朝一日自己做了皇上,将来一定杀了自己的儿子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李治,而身为父亲自然对儿子的话百分百相信。但是作为朝廷中智谋的代表褚遂良的一句话点醒了皇上,那就是自古皇位都是老子传儿子谁家会真正传给兄弟?
于是李世民下定决心立李治为太子,但是就因为立储的事情本来和和睦睦的满朝文武也产生了嫌隙,为了能够弥合这种裂痕皇上就命长孙无忌、褚遂良和房玄龄等人一同为帝师共同教导太子学问,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君臣再次回复到和谐共处的时代。这个时候本来主张立李泰为太子的大臣刘洎,却开始积极的前往东宫走动并教导太子读数,所以李世民对于刘洎十分满意也希望其他大臣向其学习,为了表彰刘洎的忠心李世民特意将其封为宰相,一时间这位刘宰相可谓是出风得意啊!
这边春风得意那边就有人心情不爽了,本来坚定主张立李治为太子的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这个时候却被刘洎给排挤到了一边让他们心中十分气愤,就想要找个机会除掉这个墙头草!李世民在晚年身体不好一直通过服食丹药续命,这一天刘洎前来向皇上回报工作看到皇上身体有恙,所以就说了一句拍马屁的话,结果就因为这句话害了自己的姓名。褚遂良添油加醋的向李世民打小报告,说刘洎这个人见到皇上身体每况愈下而和李治走的又极近,刘宰相居然说出了大不敬的话。让李世民大怒,于是在简单的询问了刘洎后就命人将其斩杀了!那么李世民不是一个能够明辨真伪的明君吗?为什么这次如此草率的就要了一条人命?
首先,李世民和褚遂良本来就是师兄弟,曾经一共在书法大家史陵门下学习,所以二人关系十分亲密相对于刘洎而言李世民更愿意相信自己师兄的话。第二,当时的李世民已经年事已高,就算在贤明也已经是一个垂暮老人了脑子糊涂是可以理解的,生怕自己的太子因为等不及登基而犯下和自己当初一样的错误,那么作为老师的刘洎自然就成为了被处罚的对象。第三,李世民晚年为了长生不死,经常服食宫外能人异士炼制的丹药说明他也是一个怕死的正常人,而作为皇上最忌讳的就是那个死字,可以说刘洎犯了李世民忌讳自然就得罪了皇上。
虽然刘洎是被陷害致死,但是本身这个人作为朝廷重臣却墙头草两面倒在自己支持的李泰没有获得太子之位后,就回头向李治献殷勤这样的臣子估计精明的皇上也不愿意让其在朝为祸吧!
-
唐朝宰相李勉和李渊是什么关系,关于李勉的故事 2023-12-18
-
唐朝宰相元载得到重用的,元载最后的下场怎样 2023-12-18
-
杜甫说“世人皆欲杀李白”,李白犯了什么事? 2024-01-15
-
新城公主逝世后下诏以皇后之礼将其下葬,那李世民为何要处死驸马? 2023-12-25
-
同样都是皇帝 李世民和赵匡胤做事方式为何差别如此之大 2024-01-24
-
唐德宗叫什么?玉玺忘带了的皇帝 2023-12-16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