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不重用魏延的原因是什么 难道说是因为天生反骨吗
- 中文名:魏延(?~公元234年)
- 别名:文长
- 国籍:蜀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义阳郡(今信阳市浉河区三里店)
- 逝世日期:公元234年(甲寅年)
- 职业:将领
- 主要成就:镇守汉中,大破费瑶和郭淮,子午谷奇谋
- 官职: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前军师,汉中太守
- 封爵:都亭侯
- 中文名: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
- 别名:孔明,卧龙
- 国籍:蜀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 出生日期:181年农历七月二十三(辛酉年)
- 逝世日期:234年(甲寅年)农历八月二十八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
- 主要成就:助刘备建立蜀汉基业
- 治理蜀地,平定南蛮
- 制作孔明灯,发明诸葛连弩
- 代表作品:《出师表》《诫子书》
- 封爵:武乡侯
- 谥号:忠武侯
- 逝世地点:宝鸡岐山五丈原
- 祠庙:武侯祠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魏延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位于华夏版图之中心,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刘备取了汉中,尽管手下良将众多,但却把魏延视为卓异之才,委以太守之任,让其长期镇守汉中,屏障益州,可谓用之不疑。
魏延为太守,果然不负众望,汉中似固若金汤,在有力证明了魏延的能力。而魏延也不负刘备所托,与曹军对峙十年,牢牢护住汉中。刘备登基后,大手一挥,封魏延为镇北将军,魏延跻身成为蜀汉一流大将。
刘备死后,诸葛亮作为蜀汉的实际领头人,执行北伐计划。
但是魏延却以为一个“子午谷奇谋”的计策,没有被采纳,导致心理一直耿耿于怀,并且被当做不被重用的体现。
其实从魏延一出场,诸葛亮就料定他久后必反,要杀他,刘备求情后,诸葛亮说,今后在主公帐下,勿生二心。所以一方面用他,一方面也防着他。第一次北伐中原时,诸葛亮拒绝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但是也就草率的解释了一下原因,即不想冒险而已,未能说服魏延,让魏延不满。
性格就是命运,在诸葛亮看来,魏延为人粗俗而孤傲,是一个很难驾驭的人物。一旦战事吃紧,魏延剑走偏锋,就会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诸葛亮更偏爱的是赵云、姜维、廖化等这样兢兢业业、低调踏实的武将。
魏延孤高自矜,与人结怨,诸葛亮认为魏延必然招祸取咎,惹火烧身。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时候,魏延作为作战前锋。战事还没有完全拉开,诸葛亮生命垂危,让马岱卧底在魏延身边,密授杨仪如何铲除魏延。
诸葛亮去世,蜀汉犹如失去了定海神针。最后,杨仪派出马岱,斩杀了魏延,并诛杀了魏延三族。
魏延到底做了什么,让诸葛亮这么忌惮?
魏延投奔刘备后,一直忠心耿耿,刘备看在眼里,所以愿意重用魏延。但诸葛亮却忘不掉,魏延曾经杀的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魏延的前任主公——韩玄。魏延在韩玄的手下时,不怎么受重用。所以,魏延决定投奔刘备。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魏延亲手杀了韩玄。
诸葛亮对魏延的这个做法很不认同。因此,诸葛亮从心底觉得很危险,不可重用,不可信任。
北伐时,蜀汉大将凋零,诸葛亮用得上魏延,所以继续留着他的性命。
诸葛亮有信心压着魏延。诸葛亮病重后,害怕蜀汉没有能压制住魏延的人,所以把军权交给杨仪,并授意杨仪杀死魏延。
性格决定命运,武艺高强,战功卓绝,性格高傲、孤僻,有些叛逆性的魏延,性格脾气有点类似关羽,诸葛亮怕魏延做大,成为另外一个关羽,就难易掌控了,所以关键时刻就不重用魏延,让魏延多少有点感觉委屈,但却无可奈何。
-
三国建立之前 袁术为什么会是第一个称帝的 2023-12-31
-
孙权夺荆州杀关羽时,孙夫人在干什么? 2024-02-01
-
许褚和典韦死后的待遇怎么样?为什么不一样 2024-02-04
-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2023-12-12
-
蜀汉两代皇帝为何不重用赵云?关羽为何比赵云出名? 2024-01-25
-
文鸯晚年为什么会被灭族?真相是什么 2024-01-09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