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最爱的人是谁?不惜与唐太宗李世民决裂
- 姓名:李承乾(619年~645年)
- 字号:字高明
- 国籍: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长安
- 出生日期:武德二年(619)
- 逝世日期:公元645年1月5日
- 主要成就:欲图再行玄武门之事,因下人泄密而失败 尝代父断理国事,举世称善
- 地位:中山郡王→太子→庶人→恒国公→恒山郡王
- 谥号:愍
- 追封:恒山王、荆州大都督
- 父亲:唐太宗(李世民)
- 母亲:长孙皇后
- 同母弟弟:李泰、李治
- 同母妹妹:长乐公主李丽质、城阳公主、晋阳公主李明达、新城公主
- 姓名:李世民(599.1.23~649.7.10)
- 别称:唐太宗,天可汗
- 国籍: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陕西武功别馆(今陕西省武功县)
- 出生日期:公元599年1月23日(己卯年)
- 逝世日期:公元649年7月10日
- 主要成就:文韬武略,平定乱世,开疆扩土,贞观之治,求贤纳谏,宽厚爱民
- 代表作品:《帝范》,《贞观政要》等
- 在位时间:公元626年登基(在位23年)
- 庙号:太宗
- 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 尊号:天可汗(唐周边各民族尊称)
- 年号:贞观
- 上一任皇帝:李渊(唐高祖)
- 下一任皇帝:李弘(唐义宗)
- 姓名:李世民(599.1.23~649.7.10)
- 别称:唐太宗,天可汗
- 国籍: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陕西武功别馆(今陕西省武功县)
- 出生日期:公元599年1月23日(己卯年)
- 逝世日期:公元649年7月10日
- 主要成就:文韬武略,平定乱世,开疆扩土,贞观之治,求贤纳谏,宽厚爱民
- 代表作品:《帝范》,《贞观政要》等
- 在位时间:公元626年登基(在位23年)
- 庙号:太宗
- 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 尊号:天可汗(唐周边各民族尊称)
- 年号:贞观
- 上一任皇帝:李渊(唐高祖)
- 下一任皇帝:李弘(唐义宗)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名人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承乾与唐太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在电视剧《唐砖》中,穿越回唐朝的云烨意外结识了当朝皇太子李承乾,并与之成为至交。剧中的李承乾温文尔雅、气宇不凡,与民间女子卢辛月一见钟情,历史上的李承乾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与卢辛月的故事又有几分可信?
李承乾作为李世民的嫡长子,可以说是李世民在诸子中最用心栽培的一个,对他也寄予厚望,不仅让房玄龄、魏征、于志宁、张玄素等老臣出任东宫辅臣,在李世民每每出宫巡游之际,更是直接任命太子监国,以期李承乾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李世民对太子李承乾的期望越高,相应地落在李承乾身上的压力也就越大。教导太子的又是一些“身兼重任”的老臣,对太子更是严加管教,只要太子行为稍有不端,立刻就会传到太宗的耳朵里。
面对这样的压力,李承乾心理逐渐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他需要有一个人陪在他的身边,做他的知心人,缓解他在政务和学业上所面临的压力,而这个人并不是《唐砖》中虚构的卢辛月,而是历史上真实出现的一名“美姿容,善歌舞”的太常乐人( 见《旧唐书·李承乾传》 ),李承乾与他同吃同住,并取名称心,其寓意自不必多言。
李承乾身为太子,作出这样出格的举动,显然是不能被容忍的,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李世民的耳中。李世民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杀死了称心,意图以此震慑太子,以期太子改过自新,然而却事与愿违。
称心死后,太子李承乾不但没有洗心革面,夹起尾巴做人,反而堂而皇之地在宫中为称心树冢立碑,痛哭流涕,甚至让宫人日夜祭拜,李承乾此举,显然已经不把李世民的感受当一回事了。
我们可以想象李世民在听闻此事之后的心情,无论他再宠爱李承乾,也必然会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打一个问号:李承乾这样真的能肩负起大唐的江山吗?
李世民、李承乾父子二人的隔阂从此滑向一道深不见底的深渊,李承乾最终走上了试图兵变逼宫的道路,事泄被贬为庶人,彻底失去了继承皇位的可能。
-
太子李建成被杀后,太子妃是什么结局? 2024-01-22
-
李勣是李世民的托孤大臣,为什么会断送李家江山? 2024-01-15
-
李世民晚年为什么重用程咬金?原因是什么 2024-02-04
-
唐朝衰败的原因是什么?和李隆基密不可分 2024-01-26
-
他们是玄武门之变中最大功劳的五个人 他们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2023-12-25
-
柴绍是谁,他和李渊是什么关系 2023-12-17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