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能容忍陈琳对他出言不逊?原因是什么
- 本 名:陈琳(?~217)
- 别 称:陈孔璋
- 字 号:字孔璋
- 所处时代:东汉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广陵射阳
- 主要作品:《为袁绍檄豫州文》《饮马长城窟行》《武军赋》
- 主要成就:文学创作
- 官 职:主簿、司空军谋祭
- 地 位:建安七子之一
- 姓名:曹操(155年~220.3.15)
- 别名:曹孟德、曹吉利、曹阿瞒
- 国籍:三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
- 出生日期:155年(乙未年)
- 逝世日期:220年3月15日(庚子年)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 主要成就:实行屯田制,安抚流民
- 消灭群雄,统一北方
- 开创建安文学,提倡薄葬
- 代表作品:《观沧海》《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等
- 谥号:武皇帝
- 庙号:太祖
- 陵墓:高陵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为什么能容忍陈琳对他出言不逊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名人小编一起欣赏。
由于《三国演义》的渲染,很多人认为曹操是一个生性多疑的奸雄。但事实上,身为上位者,生性多疑是必然的,至于曹操本身的性格,则可以说是极其复杂的,在不同的时候,对于同样的事情,曹操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态度。
当年陈宫曾背叛过曹操,最终曹操让陈宫随吕布一同身死,而张绣与贾诩曾在投降曹操后又叛变,直接导致了曹操的近侍典韦与长子曹昂在乱战中死去。而曹操后来不仅没有诛杀张绣与贾诩,反而对二人多有重用。又比如在吕布和陈宫趁曹操攻打徐州时叛变,曹操认为谁都可能背叛自己,唯有魏种不会背叛,不想话才说完,魏种就叛变了。曹操本想将抓住魏种后杀了泄愤,但最终却亲自为他松绑并继续委以重任,足见曹操性格的复杂。
而曹操不仅是在对待背叛上,有着豁达与记仇这两种态度,在面对那些对自己出言不逊之人时,同样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在官渡之战前夕,袁绍的势力很大,一心想夺取天下,自己当皇帝。为了号召天下的州郡一同起兵攻打曹操,袁绍让陈琳写了一篇著名的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陈琳在檄文中列举了曹操很多罪状,还痛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
然而让陈琳没有想到的是,最终曹操击败了袁绍,获得了战事的胜利,而陈琳见袁绍大势已去,只能转投了曹操。曹操见到陈琳后十分愤怒,认为陈琳不应该痛骂自己的祖宗三代。而陈琳则委屈的辩解当时各为其主,他只不过是奉命写文,并非有意针对曹操。曹操认为陈琳说的在理,也没有多加责难,依旧对陈琳委以重任。
但另一位弃袁绍而投曹操的臣子许攸就没那么好运了。许攸因献火烧乌巢之计有功,一直居功自傲,他本是曹操的臣子,却不叫曹操丞相,而是仗着自己的功劳,一直叫曹操的小名“阿瞒”,还曾多次称如果没有他,就不会有曹操的今天,曹操最初一忍再忍,后来实在忍不下去了,于是派人将许攸收押处死。
笔者认为,曹操之所以不处死陈琳,是因为陈琳在对曹操出言不逊时,还不是曹操手下的人,毕竟各为其主,曹操还能接受。但许攸早已是曹操的人,依旧口无遮拦,完全没有把曹操当做他的主公,这才为曹操所不喜,最终将其诛杀。
-
张辽威震江东为什么还当不了都督?原因是什么 2024-01-16
-
同样都是三场大战的战败者 曹操,刘备和袁绍的差距为何那么大 2024-02-11
-
曹仁有多猛?曾硬战蜀汉关羽,决战东吴周瑜 2024-02-04
-
邓艾与姜维相比谁更厉害?真相是什么 2024-01-12
-
曹操是怎么评价孙权的?刘备又是怎么评价他的 2024-01-11
-
刘备当初如果迎回汉献帝 刘备会将皇位让出去吗 2024-01-12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