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姬为什么嫁给刘邦,薄姬为什么讨厌窦漪房?
- 姓名:刘恒(公元前202~公元前157)
- 别称:汉文帝
- 国籍:中国(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长安
- 出生日期:公元前202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157年6月
- 宗教信仰:黄老之学
- 主要成就:稳定汉初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利发展经济,开创“文景之治”
- 谥号:孝文皇帝
- 庙号:太宗
- 典故:亲尝汤药
- 陵墓:霸陵
- 姓名:窦漪房(公元前205~公元前135)
- 别称:窦皇后、窦太后、窦猗房
- 国籍:中国(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清河郡观津(今河北武邑)
- 出生日期:公元前205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135年
- 身份:窦皇后、窦太后、太皇太后
- 主要成就:辅佐三位皇帝
- 谥号:孝文皇后
- 配偶:刘恒
- 子女:刘启、刘武、刘嫖
- 陵墓:霸陵
薄姬名字中带着”薄“字,不知情的观众又要猜测,又是一个薄命的红颜。出生于江南水乡的薄姬,偏偏就打破这亘古对女人的宿命怪圈。
这个美丽的女子来自风光旖旎的苏州,拥有复杂离奇的身世。薄姬的出身卑微,他的父亲是一位吴国人后与从前魏国的宗室之女魏媪私通,生下薄姬,没多久薄氏便死了。可怜的薄姬,年纪轻轻就失去了父亲,母亲魏媪一人带着女儿,日子过的很辛苦。母女俩为了生活可算是吃惊了苦头,出身宗室的魏媪,地位再怎么低微贫寒,身上却依旧带有宗室家族的言行举止,是个很有修养的女子,而她的女儿就在她的调教下,举动也甚是端庄、优雅,虽说打扮得不高贵却十分得体,温和、朴素,谈吐之间尽显优雅气质。是个很有教养的女子,这样的女孩子在人堆中气质是出挑的,是招人爱的。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诸侯纷纷响应,魏国贵族魏豹在魏国起兵。魏媪看魏豹勇武,觉得这个人不错,家世也很好,就想把女儿嫁给他,让女儿跟着魏豹过几天好日子。优雅端庄的薄姬,气质出众,在与魏豹第一次见面,双方都给对方留下了不错的印象。魏豹高大威武,仪表堂堂,而薄姬呢就是个优雅端庄的小女子,十分惹人喜爱。两人的见面,敲定了一段姻缘。
当时的天下大势尚未分明,魏豹效仿群雄起兵,但是实力却不如其他强大的起义军如项羽、刘邦等人。后来魏豹跟随汉高祖一起攻打项羽,期间薄姬的母亲魏媪到一个算命的人那去算命,说薄姬会生下天子。魏豹信以为真,怀揣着皇帝梦,背叛了刘邦。于是刘邦出兵对付魏豹,并将薄姬送进宫中织布的工房,机缘巧合之下望见了薄姬,此女虽然衣衫褴褛,举手投足之间显示出高贵的气质,便把薄姬纳入自己的后宫。可怜的薄姬就这样成为了刘邦的战利品。
安分守己得善终
入宫后的薄姬一直都冷眼旁观后宫的争斗,她既不想依附皇后吕雉,也对戚夫人对皇帝的曲意逢迎感到不屑。薄姬就这样保持旁观者的姿态,生活在后宫中。一想起她逝去的爱人魏豹,满满的心酸和苦楚,却不知向何人说起。但这宫里过一日就跟一年一样,寂寞的后宫生活让薄姬渴望一点灵动的生机。要是有孩子说说话也是好的,然而并没有,面对空空如也的墙壁和冷清的寝宫,薄姬前所未有地渴望被宠幸。
幸而年少时,薄姬与管夫人赵子儿交好,几个人约定”先贵毋相忘。“二人常被高祖宠幸,偶然提及到此事,高祖刘邦才重新注意到薄姬这个人,心生怜爱,就宠幸了她。薄姬对刘邦是带有恨意和敌意的,因为自己的丈夫死在他手下,屋檐下又不得不向刘邦低头。刘邦对于薄姬,是喜欢的却又不太敢接近,大概是因为魏豹的原因吧,薄姬面对刘邦时更多是冷漠和深不可测的表情。
不管怎样,薄姬如愿以偿生下了自己的孩子,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跟戚夫人的下场不同,薄姬虽然诞下子嗣,却并未受到吕后的排挤。
在刘邦死后,多数争宠的嫔妃都被囚禁了起来,而戚夫人的下场薄姬也是看在眼里的,奇怪的是,皇后对薄姬却很好,并没有为难薄姬。大概是因为薄姬出身寒微,在宫中不喜与众嫔妃争宠,而薄姬被汉高祖冷落的经历与自己又是十分的相似,说话十分得体,明理晓事是吕后喜欢的。而且告诉自己的儿刘恒,身为太子其母亲就是皇后。
凭借着”慎言“,薄姬受到了吕后的善待,也因为极少被汉高祖见爱的缘故,得以出宫,跟随儿子刘恒前往封地代地,作代王的太后,守着自己的儿子安稳度过此生。
-
从金屋藏娇到长门买赋,汉武帝爱过陈阿娇吗? 2023-12-09
-
萧何“自毁名节”保平安,几百年后子孙都是皇帝! 2023-12-09
-
实现“光武中兴”的东汉开国皇帝——刘秀 2023-12-13
-
韩信功成名就后如何对待胯下之辱的仇人? 2023-12-09
-
汉文帝的政治智慧:一封书信免兵戈 2023-12-09
-
古代后宫妃子们也许并不是你想的那么美 2023-12-09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