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为什么没有选择刘备而是选择孙权?
- 本名:张松
- 字:字子乔(历史)、字永年(演义)
- 所处时代:东汉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
- 逝世日期:212年
- 主要成就:力主刘备入蜀 帮助刘备入蜀 献西川地理图
- 官职:益州别驾
- 特点:过目不忘
- 好友:法正
- 本名:孙权
- 别称:吴大帝
- 字号:字仲谋
-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
- 出生时间:182年(东汉光和五年)
- 去世时间:252年5月21日(孙吴神凤元年)
- 主要成就:接手并安定江东、建立吴国;发展江南经济;到达夷洲
- 庙号:太祖
- 谥号:大皇帝
- 特征: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
- 籍贯: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
- 在位时间:229年—252年
- 年号1:黄武(吴王时)、黄龙、嘉禾
- 年号2:赤乌、太元、神凤
- 陵寝:蒋陵
- 中文名:刘备(161~223.6.10)
- 别名:汉昭烈帝、汉先主、刘玄德、刘皇叔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
- 出生日期:公元161年7月16日
- 逝世日期:公元223年6月10日
- 主要成就:夺取两川、建立蜀汉、对抗曹操
- 庙号:烈祖
- 谥号:昭烈皇帝
- 在位 :221年4月—223年6月10日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名人小编带来的张松背叛刘璋时,为什么没有选择东吴孙权的文章。
建安十三年,曹操领大军南下,讨伐荆州。当时荆州牧刘表逝世,刘表的次子刘琮在蔡瑁等地方士族的拥护下继承了刘表之位。只可惜刘琮生性软弱,加上蔡瑁等地方士族不愿荆州受到战火的荼毒,因此极力怂恿刘琮投降。最终刘琮接受了蔡瑁等人的意见,将荆州对曹操拱手相送。
得知荆州尽归曹操手中后,据守蜀地的益州牧刘璋惶惶不安,他当即派出益州别驾张松作为使臣,到曹操面前示好。只不过张松个子矮,相貌又很不出众,因此新得荆州的曹操自然看不上他。而张松又是一个性子高傲的人,他见曹操对他不理不睬,因此一怒之下返回刘璋身边,待曹操在赤壁之战兵败之后,张松便力劝刘璋与曹操断绝来往,并怂恿刘璋与刘备结为同盟。后来张松作为内应,引刘备入川,最终帮助刘备夺得了益州。说起来,当时张松决心背叛刘璋时,为什么不选东吴孙权,而是选择了刘备呢?
首先,张松在与曹操见面后,受到了曹操极大的侮辱,心高气傲的张松自然义愤填膺,而就在这个时候,刘备的出现让张松感到了温暖,让他觉得他的才学还是有人看得上的。或许是刘备见过了貌不惊人,但才学出众的庞统,因此刘备同样不嫌张松丑陋,并将张松视为上宾。张松认为自己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心头一热之下,自然愿意真心投靠刘备。他惟恐刘备不能成事,于是亲手绘制地图,把益州的地形地物、山川险要,以及兵器府库、兵力部署等等军事机密都一一告之刘备,内应工作做得极为出色。而张松并不知晓孙权是怎么样的人物,自然不会投靠孙权。
更为重要的是,张松清楚的了解到刘璋不能成事,而他自己又是一个极有才学的人,他不愿意自己的才学被刘璋埋没,自然要找一个明主。而刘备不仅是汉室宗亲,还是汉献帝口中的刘皇叔,今后定能大有作为,更为重要的是,刘备的事业刚刚起步,而且正处于上升期,张松若能辅佐刘备成事,今后的地位将大有提升。而孙权有江东六郡作为根据地,事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算张松此时过去投靠,也没有太多的晋升空间,相比之下,张松自然更愿意投靠还是潜力股的刘备了。
笔者认为,张松的眼光还是十分独到的,只可惜张松的哥哥出卖了他,使得他最终没能看到刘备的成功,实在可惜。
-
作为被曹魏和蜀汉公认的良将魏延 为什么会提出如此荒唐的“子午谷奇谋” 2024-01-05
-
臧洪跟袁绍是怎么结下怨的?原因是什么 2024-01-14
-
胸怀大志的谋士沮授,为什么不跟随曹操呢? 2024-01-01
-
刘备最欣赏的5大名将,他们分别是谁呢? 2023-12-26
-
诸葛亮病死之后 司马懿为什么再也不攻打蜀国 2024-01-06
-
何晏是什么人?他是什么样的结局 2024-02-12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