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原:东汉末年名士,曹操和曹丕都看不惯他
- 姓名:曹操(155年~220.3.15)
- 别名:曹孟德、曹吉利、曹阿瞒
- 国籍:三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
- 出生日期:155年(乙未年)
- 逝世日期:220年3月15日(庚子年)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 主要成就:实行屯田制,安抚流民
- 消灭群雄,统一北方
- 开创建安文学,提倡薄葬
- 代表作品:《观沧海》《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等
- 谥号:武皇帝
- 庙号:太祖
- 陵墓:高陵
- 中文名:曹丕(187~226)
- 别名:魏文帝,曹子桓
- 国籍:三国曹魏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谯县(今安徽亳州)
- 出生日期:187年冬(丁卯年)
- 逝世日期:226年(丙午年)6月29日
- 主要成就:代汉称帝,建立曹魏,大破羌胡,平定河西,复通西域,繁荣建安文学,开文学批评风气
- 代表作品:《典论》、《燕歌行》、《寡妇诗》、《答临淄侯植诏》
- 谥号:文皇帝
- 庙号:高祖、世祖
- 年号:黄初
- 在位时间:220年12月10日——226年6月29日
- 陵墓:首阳陵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名人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邴原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近年来,曹操在真实历史上的形象,逐渐深入人心,演义中那个奸诈狡猾,自私自利的小人形象,开始慢慢被取代。于是人们开始了解了曹操的宽容大度,了解了曹操的求贤若渴,也了解了曹操的不拘小节。但是,如果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就会发现,作为一个乱世枭雄,曹操的真实形象,根本不可能纯良无害,他虽然没有演义中那么夸张,却也是多疑的,记仇的。
例如,许攸和娄圭居功自傲,他会不念旧情,直接处斩;司马懿被他数次征召,终于入朝,他却因为对方有狼顾之相,专门提醒曹丕小心此人,甚至暗示曹丕可以提前将其除掉,以免后患无穷,等等。就连少年天才周不疑,也因为曾拒绝成为他的女婿,惹得他生疑,直到与曹冲交好,才真正被他赏识。而曹冲前脚早夭,曹操后脚就因为多疑,派人刺杀了周不疑,等等。
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一个连曹操都看不透的人,会落得什么结局呢?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曹操一定要亲手将其除掉吧?可是,当时有一个名叫邴原的人,被曹操认为是一个奇人。当初曹操北征乌桓回朝的时候,曾对诸将说,满朝文武都可能来迎接我,只有邴原不会,结果邴原却第一个到来,让曹操惊讶到鞋子都来不及穿好,就出门迎接邴原。可见此人向来不按常理出牌,曹操的确摸不透他。
除此之外,他还拒绝过曹操的提亲——曹冲早夭之后,曹操试图为他结一场冥婚,于是选中了邴原家早夭的女儿。可是这种百利无一害的事情,邴原却坚定的拒绝了,并直言此事不合礼仪,一点都没能曹操留面子。结合许攸、娄圭、周不疑的结局,以及曹操对司马懿的防范,我们不禁会为邴原捏一把汗。可是,神奇的是,曹操不仅没有怀疑他,没有对他动杀心,还在决定立曹丕为储之后,主动让他与曹丕多亲近,同此可见曹操对他的厚待。
当然了,曹操本身就是一代雄主,讲究唯才是举,如果他对邴原的态度还算可以理解的话,那么曹丕对他的态度就更加神奇了——众所周知,曹丕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而且非常护短,因此他曾因借钱不顺利,差点诛杀重臣曹洪;曾因为亡兄曹昂鸣不平,逼杀大将张绣;曾为一宗室女子,处置了兄弟夏侯尚的爱妾,等等。按理说,邴原这样的人,让曹操下不来台,曹丕就应该已经恨上他了才对,可是后来邴原又直面开罪了曹丕一次,曹丕依旧没有动他。
《三国志》记载:“太子燕会,众宾百数十人,太子建议曰:‘君父各有笃疾,有药一丸,可救一人,当救君邪,父邪?’众人纷纭,或父或君。时原在坐,不与此论。太子谘之于原,原悖然对曰:‘父也。’太子亦不复难之。”意思是说,曹丕还是魏太子的时候,就开始试探群臣的态度,让大臣在皇帝和父亲之间做选择,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邴原一直没有参与,于是曹丕主动询问,结果邴原丝毫不给他面子,不仅选择了父亲,回答的时候还带有明显的情绪,让曹丕有些下不来台。
说到此处,可能又会有人为邴原担心了,毕竟伴君如伴虎,邴原的回应太过拉仇恨了。可是,曹丕的反应却出乎大多出人意料——他从此不再刁难邴原,接受了这个人物的存在。由此,我们不得不承认,邴原果然是一个奇人,毕竟,多疑的曹操看不透他,小心眼的曹丕看不惯他,按理说他有九条命也不够给这对父子砍的,最后他却得以善终,实在令人惊讶。
-
吕后专权后,为什么不除掉刘章?原因是什么 2024-01-24
-
华佗身世之谜:华佗来自哪里 2023-12-23
-
仅在位27天就被废,汉朝废帝刘贺结局如何? 2024-01-24
-
赵飞燕为什么不能怀孕,赵飞燕最后是怎么死的? 2023-12-14
-
吕后为什么称制掌权8年之久 仅仅靠心狠手辣吗 2024-01-23
-
霍去病究竟是被害死的还是病死的 霍去病死因之谜揭秘 2024-01-09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