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除掉了年羹尧和隆科多,为何重用张廷玉?
- 中文名:年羹尧(1679~1726)
- 别名:字亮工,号双峰
- 国籍:中国(清朝)
- 民族:汉族(旗人)
- 出生日期:1679(康熙十八年)
- 逝世日期:1726(雍正四年)
- 职业: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
- 主要成就: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
- 爵位:太保、一等公
- 本名:张廷玉(1672~1755)
- 字号:字衡臣、号砚斋
- 所处时代:清朝
- 出生时间:1672年10月29日
- 去世时间:1755年4月30日
- 主要作品:《明史》、《世宗实录》、《大清会典》
- 主要成就:主修《明史》,建立与完善军事和奏章制度
- 祖籍:安徽桐城
- 官职: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
- 谥号:文和
- 本名:爱新觉罗·胤禛
- 所处时代:清朝
- 民族族群:满族
-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 出生时间:1678年12月13日
- 去世时间:1735年10月8日
- 主要作品:《雍邸集》
- 主要成就: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推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改革,设立军机处
- 庙号:世宗
- 年号:雍正
- 谥号:宪皇帝
- 陵寝:清泰陵
- 前任: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
- 后任: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
- 在位时间:1722年—1735年
你们知道雍正的故事吗?接下来历史名人小编为您讲解。
先来说年羹尧。关于他的死,有人说是因为雍正惧怕他功高盖主,因此借助完他的力量,坐稳了皇位就开始卸磨杀驴。也有人说,是因为他恃宠而骄,暴力横行,因为做出了“血洗江夏镇”这样的暴行,才招致杀身之祸。这两个可能都存在,作为清朝的肱骨重臣,手握重兵掌管边疆大事,如果他安分守己,雍正是不会杀掉自己的奴才,自剪羽翼的。
与年羹尧相比,隆科多的作死方式就稍显文雅。他自负曾在雍正继位中起到关键作用,而且自己又是皇帝的舅舅,在朝中地位甚高因此私下结党弄权。虽然雍正多次放过,但是他仍旧不改,终于被皇帝抄家圈禁,最终死在了禁所中。
与这二人相比,张廷玉有两大优势,都让雍正非常满意。
第一、不结党营私。对皇帝来说,对忌讳的就是有人觊觎自己的皇权。虽说臣子都是服务于皇帝,但是分给他们的权利大了后,有人就得陇望蜀想拥有更大的利益。这样的发展,总有一天会威胁到皇帝的权势,也是因此,皇帝才不念亲戚之情也要圈禁隆科多。
而张廷玉就机敏的多,他不在乎谁做皇帝,不去花心思站队。他在朝中多年,从为康熙做事的时候就非常谨慎,从不与朝中大臣有过多的接触,就是为了避嫌。这样的洁身自爱,也令疑心甚重的雍正非常放心,因此在他继位后张廷玉就受到了提拔。
第二、能力强。雍正用人很看重学识能力,而且也有自己的偏见。他不喜欢用科举出身的考生,认为他们善于隐藏心思,而且互相包庇,容易结成党羽难以管控。在这点上张廷玉的一次经历,更加让雍正放心。张廷玉26岁这年想参加会试,但因为父亲是那一届的总裁官为了避嫌,就没有让他参加。多年后他才有机会考中进士,见到张家家教甚严,雍正也很宽慰,而且张廷玉本人的能力和业务水平也确实出众。
雍正刚继位的时候,去各部门考察想提拔一些有能力的大臣。也是在这时张廷玉被选中,由于他对皇帝的提问对答如流,而且沉稳严谨,逻辑清晰于是很快就得到了重用。在雍正四年时,还成了户部尚书,以后长期陪伴在雍正身边,成了皇帝最贴心最看重的秘书。
能得到雍正这个领导的器重,一定要付出比常人多百倍的功夫。由于皇帝处理事务时非常仔细认真,经常彻夜批阅奏折,因此每天都要花费很长时间办公。而身为皇帝秘书的张廷玉,也是经常被皇帝留宿在宫中加班,这个年迈的老臣也是毫无怨言。领导用功,属下更用功,这样的臣子怎么能让雍正不爱呢?
他也成了清朝历史中唯一被供奉在太庙内的汉臣。太庙内的供奉,至此之前都是清朝的皇室内亲,重来未曾供奉汉臣。他能有这样的厚待,全是因为雍正临终的遗言,于是当张廷玉死后,乾隆也依照父命为这位老臣配享太庙,这也是清朝对“最佳员工”的顶级嘉奖了。
-
纯悫皇贵妃是什么人?她在历史上是水什么样的 2024-01-02
-
康熙骂良妃是“辛者库贱妇”,背后是什么原因? 2023-12-24
-
清朝王爷的嫡福晋和皇帝的嫔妃哪个地位更高呢? 2023-12-25
-
嘉庆上位后,纪晓岚那时候在干什么? 2024-01-30
-
清朝皇帝真的个个都是明君吗 事实并没有传闻的那样 2024-01-06
-
唐文尧:身为一品大员却生活简朴,最后竟没善终 2024-02-10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