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王莽篡汉之后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儿子
- 中文名: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
- 别 名:王巨君
- 国 籍:新朝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魏郡元城(今河北省大名县东)
- 出生日期:公元前45年
- 逝世日期:公元23年10月6日
- 职 业:皇帝、政治家
- 主要成就:建立新朝、王莽改制
- 祖 籍:章丘龙山镇平陵城
- 年 号:始建国,天凤,地皇
- 在 位:公元8年---公元23年
- 享 年:69岁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带来王莽杀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古代,人们对于后代的孕育是非常重视的,这具体体现在如果女方不能生育子女,那就很有可能会被休。有句老话是这样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些都可以看出古人是非常重视子孙后代繁衍的。就不说古人,现代人都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是辛苦努力工作,以后好给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你再有钱,权势再大,这些东西很多人也不会平白无故送给陌生人,平白打拼下来的财产和积累下的家业大多都是选择让自己的子女继承。
说到底人们这么辛苦的奋斗,有大部分原因都是为了孩子。可能有人会想到这世间曾出现过的一批特殊群体,那就是太监。这些人没有繁衍后代的能力,但是在争权夺势和敛财这方面他们很有兴趣。仔细想想,在古代中国确实有许多宦官专政的现象。那么这些人为了什么呢?他们的权势和财产又没有后人来继承。其实你只要往深处去想,就会明白他们到底为什么这么拼。在古代那些有名的大宦官专政比如魏忠贤、李莲英、赵高等人,他们虽然是太监,但他们个个都曾权倾朝野过,说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上也不为过,这些人为的是什么?
大多数是为了利用权势来消除他们内心的自卑感,满足他们的过度的欲望。假如一个人欲望过盛,那么他就会容易迷失自我,专注于权力漩涡中,那些后代子孙自然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了。这些人甚至可以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不惜失去一切,哪怕要自己孩子的命也是可以的。当然这类人只是极少数。曾被人们怀疑是穿越者的王莽就是这种人,他的狠毒真的颠覆人们的三观,为了得到权势,他不惜杀死自己的4个儿子,甚至连孙子和侄子也没有放过。
王氏家族本是个世家大族,王家先后出了好几个辅政大臣,王莽就是其中一个。后来王氏家族衰微,王莽的辅政大臣职位自然也被撤销,这让一向醉心于权势的王莽怎么受得了?他开始想尽一切方法重新挤进政治中心。在古代,古人都很注重名声,如果你名声好,又有才华,是很容易吸引大批追随者的。为了赢得一个好名声,在儒生时期他就以谦逊而出名。他很聪明,情商又高,对于机遇也很会把握。经过10多年的精心谋划,在社会各个阶层都有了属于自己的人脉和极高的声望。在政治上取得的许多成就都要依赖于他的好名声,因此王莽对于自己的名声看得格外的重。
在王莽成就大业的关键时期,他的二儿子王获正好撞那枪口上。王获因为一件琐碎事弄死了一个家奴,谁都没有料到王莽居然会要自己的亲生儿子给那个家奴抵命。毕竟在那个时代,打死家奴不是件稀奇事,家奴命"贱",可任意欺辱打杀。为了能得个公正严明不偏袒的好名声,王莽利落地弄死了自己的二儿子。随着王莽的势大,再加上他任意欺辱小皇帝,朝中众臣对他意见颇大。为了能够铲除异己,他的大儿子就被拉出去"祭天"了,紧接着他就下毒毒死了自己的女婿。不得不说这手段残忍而又毫无人性,王莽果然是个"狼"人。
王莽后来又陆续弄死了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甚至就连侄子王光,以及嫡长孙都未能幸免。试问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人?一门心思地弄死自己的子孙后代,似乎生怕后继有人。就连他费尽心机得来的"大新"王朝也只短暂开启了15年就夭折了。王莽到底图啥?其实从人性这个角度分析,就可以知道王莽之所以如此奇葩,那是因为他人性贪婪已泛滥成灾,渐渐地使他变成了"魔鬼"杀手。
-
平阳公主一生侍奉过三个丈夫,她与卫青感情如何? 2023-12-27
-
大汉名臣主父偃,最后为何被汉武帝下令处死? 2024-01-11
-
吴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刘秀最信任的大将军 2024-02-11
-
上官皇后:史上最年轻的皇后,15岁就成太后了 2024-01-02
-
西汉名将霍去病的死因之谜 霍去病是怎么死的 2023-12-15
-
项羽死后妻妾尽数被刘邦霸占 刘邦有没有染指过虞姬 2024-02-02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