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承恩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两次叛明两次叛清
范承恩为什么两度叛明又两次叛清?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名人小编一起看下去。
范承恩,是李成栋比较忠厚的部下。可就是这样一个为人实诚的老好人,后来却选择了反叛明朝,与他已经死去的老上司李成栋唱反调,最后又“良心发现”,叛清反正,重新归附明朝。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中间,他又经历了哪些事儿,受到了什么刺激呢?一、早年经历
关于范承恩早年的经历,正史中记载的极为简略,几乎是一笔带过。从目前能够看到的极其有限的史料中可以得知,范承恩大约于明朝万历末年生于江苏淮安,出生的时间不早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
明朝末年,范承恩只是衙门里的一个皂役,社会地位并不高。但是,在衙门里当差,毕竟也是小吏,是公家人了,范承恩的日子过得应该也不会太差。可就是这样的日子,他也没过的多舒坦,因为农民起义军在中国大地上纵横驰骋,抓到明朝的官吏,一般都是格杀勿论。
据说,有一次,农民军就光顾了范承恩所在的县城,他吓得要命,所幸躲过一劫。后来,明军来收复了这个县城,范承恩认为还是当兵好,做皂役没有什么安全感,就投笔从戎了。
后来几经周折,范承恩转到了李成栋帐下,随他一起降清。当李成栋决意反正归明时,曾经派老实忠厚的范承恩带人到松江接李成栋家眷,送至广州。这途中,他在南昌城与积极反清复明的金声桓、王得仁在一起商议了有关反正的事,深深为他们反正归明的决心所打动,发誓此生愿意以反正归明为己任。
回到广州后,范承恩极力劝李成栋反正,深受李成栋信任。此外,李成栋的养子李元胤对范承恩的印象也很好,二人关系十分融洽。
二、因恨叛明
永历二年(1648)夏初,李成栋在广东宣布反正归明,接受永历皇帝的领导,永历皇帝简直是喜出望外,对李成栋及部下大加赏赐,其中范承恩就被任命为都督同知。
范承恩积极参与到反清复明事业中去,曾奉命留守广东惠州一带,征集粮草,支持李成栋率军北上。
永历三年(1649)春,李成栋战败溺死后,范承恩悲痛欲绝、号啕大哭。但是,他并没有灰心丧志,而是坚持抗清不动摇。
李成栋死后,范承恩和许多李成栋部将都认为,李元胤应该继承李成栋的主将之位,却不料被杜永和给窃取了。范承恩当即表示反对,并向永历皇帝上书,极力主张拥戴李元胤继承宁夏王位,做李成栋部下的首领。
永历皇帝虽然认为范承恩所言有理,却无法左右李成栋余部将领,徒叹奈何。
李元胤听说后,十分感激范承恩,杜永和却十分仇恨他。从此以后,杜永和处处找茬,想将范承恩排挤出去。但是,范承恩不忍心离开广州,想在此监视杜永和,防止他叛变降清。
一次宴席上,杜永和当众戏耍范承恩,骂他是“草包”,他怒气冲冲拍案而起,要与杜永和翻脸,被人生生拦住,算是没有发作,但二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公开破裂。
永历四年(1650)正月,清军再次兵临广州城下,杜永和率军迎战,失败后回城固守。
此后,明朝的几支援军均被清军击败。清军围城半年后,城中的存粮已经不多,有明朝将领主张突围出去,也就是要主动放弃广州,遭到范承恩的反对,他慷慨陈词:“广州是广东的中心重城,是先王(李成栋)反正之根基,焉能放弃?我等须与广州共存亡!”
杜永和大怒,骂范承恩:“尔,一草包凭何敢在此大放厥词?”将他杖打一顿扔出去。
范承恩憋在胸中的怒火火山一般爆发了。他脑袋一热,失去了理智,开始与亲信商议降清,借以报仇。不久,他们与城外的清军取得联系,表示愿意做内应。
十一月初一,清军开始轰击广州城,第二天范承恩打开自己防守的西外城,清军进入,开始了屠城。杜永和等人战败逃走。
三、因悔反正
范承恩最初同意降清时,与清军主将尚可喜约定,进城后只杀杜永和等明朝将士,不对百姓进行杀戮。可是,清军围城了十个月,早就恨透了守城不降的明朝军民,哪还管那么多,就一破城便开始了大屠杀。
范承恩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他看到广州城顷刻间尸横遍地、血流成河,深深负罪,认为自己是大罪人。加上降清后,他原来的亲友们都恨他,仇人杜永和等人也没杀成,他觉得自己后悔了。而且,清朝政府并不信任他,在广州布置了军队监视他。
两年后,他得知同样是李成栋旧部、同样降清后备受排挤的郝尚久在潮州准备叛清反正,他就与同样降清的梁标相商议,准备叛清反正。
正在此时,明朝两广总督连城璧派人前来劝降范承恩,并保证永历皇帝不会加罪于他。不久,永历皇帝封范承恩为阳春伯。
于是,范承恩就率部斩杀城中清军,宣布再次叛清反正。广州一带的明朝义军纷纷响应,一时间形势一片大好。
但不久,清朝大军杀来,范承恩据守的广州城被攻破,他自刎而死。这年,他大约四十二岁。
范承恩虽然兵败自杀,但是他还是有所欣慰的,因为他出生时身份是明朝的民,死的时候身份是明朝的官。虽然两度叛明,又两次叛清,最后死时,他还是明朝人。
-
李定国有多猛?数月连杀两位清朝猛将,顺治拿出西南七省求和 2024-01-03
-
儿子把厨子打了一顿,朱元璋为何对他一顿臭骂? 2024-01-10
-
永淳公主的驸马爷是谁?他为什么是个秃头 2024-02-05
-
朱元璋占领太平,为什么会没人愿意出战? 2024-02-04
-
明朝安庆公主到底有多受宠 在三代帝王的庇护下走完了一生 2024-01-31
-
明末猛将曹变蛟:名将曹文诏的侄子,最后结局如何? 2024-01-29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