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却不给筷子,这是什么意思?
- 中文名:周亚夫(前199年~前143年)
- 国籍:西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郡(今江苏丰县)
- 出生日期:公元前199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143年
- 官职:太尉→丞相
- 爵位:绛侯、条侯
- 主要成就:驻军细柳,保卫长安、平定七国之乱
- 中文名: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
- 别称:汉景帝
- 国籍: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代地中都
- 出生日期:公元前188年1月17日
- 逝世日期:公元前141年正月
- 职业:汉朝皇帝
- 主要成就:文景之治,承前启后平定七国之乱,维护统一
- 谥号:孝景皇帝
- 陵寝:阳陵
对周亚夫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周亚夫乃是西汉名将,此人治军有方,领兵打仗更是了得。所以汉文帝刘恒临终前,就把汉景帝刘启叫到身边,叮嘱汉景帝:如果遇到什么紧急情况,你大可重用周亚夫,让他领兵打仗。而周亚夫也果然没有辜负汉文帝的厚望,后来帮助了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也稳定了大汉江山。
于是乎,汉景帝也学汉文帝,想让周亚夫辅佐自己的儿子。只是,后来周亚夫某些不妥当的做法,却渐渐改变了汉景帝的想法。
例如,在周亚夫担任丞相一职时,汉景帝曾打算废掉太子刘荣(刘荣乃栗姬所生,所以刘荣也叫栗太子),但周亚夫对此却强烈反对。历来干涉皇室内务的大臣都很容易引起皇帝的猜忌,所以周亚夫的反对,也让汉景帝开始疏远周亚夫。如果光是这件事,汉景帝或许心中不喜,但还是会重用周亚夫。
只是,周亚夫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惹汉景帝生气,这就注定了周亚夫的悲剧结局。除了反对汉景帝废掉栗太子刘荣外,后来还有几件事也间接导致了周亚夫的悲剧。
比如窦太后劝说汉景帝,想让汉景帝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汉景帝犹豫不决,就找朝中大臣商量,岂料,又遭到周亚夫的强烈反对,所以汉景帝就放弃了封王信为侯。
还有匈奴将军唯许卢等五人归顺汉朝,汉景帝高兴之下,想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其他匈奴人也归顺汉朝。可周亚夫却再一次表示反对,而且反对的理由也比较奇葩,说:
周亚夫反对的理由完全出于军人的逻辑,他认为军人的气节比什么都重要,投降则是军人最不齿之事,从军人的角度看,周亚夫的态度存在一定合理性。然而,汉景帝可不是军人,也理解不了周亚夫的军人式思维。
汉景帝只知道,自己封匈奴的降将为侯,主要是想让其他匈奴人也归顺汉朝,可周亚夫却认为自己在鼓励他国的人臣变节。所以汉景帝对周亚夫的态度十分不满,直接一句话顶了回去:“丞相议不可用。”即便如此,周亚夫依旧坚持反对。
汉景帝一怒之下,就宣布退朝。第二天,周亚夫就上书托病辞职,汉景帝批准了周亚夫的要求,于是乎,周亚夫就回到了自己的封地,过上了安静闲适的退休生活。这一待,就是四年时间。
四年之后,汉景帝想看看周亚夫的脾气有没有改,能不能让自己的儿子放心使用。所以汉景帝就在宫中设宴召见周亚夫,而在周亚夫的桌子上,却只有一整块大肉,并没有切碎的小块肉食,更没有筷子之类的餐具。汉景帝想借此看看周亚夫的反应,看看这四年时间,有没有让周亚夫的脾气收敛。
也就是说,这是汉景帝对周亚夫的试探。但周亚夫并不开窍,当他看到桌上没有筷子等餐具,竟露出不满之色,还让管理宴席的官员给他拿双筷子。一直注意周亚夫的汉景帝,看到这一幕连连摇头,对周亚夫说:
“此非不足君所乎?”
这难道还不能满足你吗?
周亚夫听完,也慢慢琢磨过来。于是就连忙跪地谢罪,汉景帝觉得周亚夫总算没有让自己失望,可当汉景帝让周亚夫起来时,周亚夫却借着这句话快步走出了宫殿。后来,周亚夫就因私藏盔甲盾牌,被汉景帝打入牢狱,最终绝食五天而死。
-
汉武帝在歹人的唆使下杀了太子 后来的汉武帝是如何复仇的 2024-01-30
-
卫青死后 汉武帝为什么对卫青家族赶尽杀绝 2024-02-05
-
丙吉:从小小的监狱长到封侯拜相,只因他干了这件事 2024-01-24
-
臭名远扬的千古毒妇,昭信在历史上有多恶毒? 2023-12-28
-
揭秘西汉历史上三个被饿死的贵族,他们分别是谁? 2024-01-24
-
吕后为什么那么痛恨韩信?原因是什么 2024-01-01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