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的孙权厉害到什么程度 曹操为何会说出生子当如孙仲谋
- 姓名:曹操(155年~220.3.15)
- 别名:曹孟德、曹吉利、曹阿瞒
- 国籍:三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
- 出生日期:155年(乙未年)
- 逝世日期:220年3月15日(庚子年)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 主要成就:实行屯田制,安抚流民
- 消灭群雄,统一北方
- 开创建安文学,提倡薄葬
- 代表作品:《观沧海》《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等
- 谥号:武皇帝
- 庙号:太祖
- 陵墓:高陵
- 本名:孙权
- 别称:吴大帝
- 字号:字仲谋
-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
- 出生时间:182年(东汉光和五年)
- 去世时间:252年5月21日(孙吴神凤元年)
- 主要成就:接手并安定江东、建立吴国;发展江南经济;到达夷洲
- 庙号:太祖
- 谥号:大皇帝
- 特征: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
- 籍贯: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
- 在位时间:229年—252年
- 年号1:黄武(吴王时)、黄龙、嘉禾
- 年号2:赤乌、太元、神凤
- 陵寝:蒋陵
对年少孙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涌现过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而孙权就是其中之一。孙权是孙坚的儿子,孙策的弟弟,后来更是成为坐拥东吴的一方霸主。那个时代给予了孙权许多的赞美,就连一代枭雄曹操都曾经感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能获得曹操如此高的评价,那年少时候的孙权到底有多厉害呢?
其一,初出茅庐,树立威信。在孙权年少的时候,经常随自己的兄长孙策一起参与军队的内部决策。而那个时候的孙权,虽然是初出茅庐。但是就已经开始在军事决策上显露自己的才华了。孙权是一个擅于用计谋的人,他在执掌江东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自己的威望建立起来。当时,孙权其实还很年轻,庐陵的太守孙辅对他其实还是有一些担心的。他害怕初出茅庐的孙权会没有能力保住江东。于是孙辅在暗地里勾结曹操,但是却被孙权知道了。最后,孙权在孙辅这件事情上,展现了他杀伐决断的一面,除掉了孙辅的近臣,并且还将孙辅流放,成功的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其二,手段高明,善于用人。年轻的孙权之所以能够一直守住江东,其实靠的也不只是在地理上的优势。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他身边有一群能人异士尽心尽力的辅助他。在用人方面,孙权一向都是不求全才,但求人尽其用。据史料记载,他曾经进行过军事改革,将一些兵力少,力量比较弱的军队合并在一起,这样就组成了一支相对来说比较强悍的队伍。从这一点来看,孙权确实是做到了人尽其用。而且,他还对吕蒙委以重任,丝毫没有介意吕蒙是出自基层。同时,他还能听取部下们的意见,是一个比较开明的人。他广纳贤才,从细微处开始观察,小到日常生活,大道理想抱负,然后再根据这些,来确定这个人是否值得他重用。由此可见,孙权不仅是一个善于用人的人,还是一个手段高明的人。
其三,战略灵活,审时度势。孙权是一个战略灵活的人,从他联合刘备抗击曹操,以及降魏攻刘就可以看出来。他不会把自己放在一个固有的圈子里面,对于他来说,能取得胜利的战略就是好的战略。而且,孙权还懂得审时度势,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样的决定才是最正确的。在赤壁之战过后,刘备其实是向孙权借来的荆州,所以才有了蜀汉的基业。但是,孙权其实一直都是想想荆州夺回自己的手中的。所以后来,在刘备将汉中收入囊中了之后,孙权又于曹魏进行联合。也正是这一些,刘备丢失了自己麾下得力的将领关羽。
由此可见,少年孙权确实是非常的厉害。他虽然初出茅庐,但是能够迅速的建立直接打威胁,善于用人,手段高明,战略灵活,懂得审时度势,是常人所不能及的。所以一代枭雄曹操才会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
-
鲁肃是谁?刘备最信任的谋士 2024-02-14
-
魏国第一任皇帝是谁?魏文帝曹丕是怎么死的? 2024-01-19
-
三国争霸孙权像个配角,历史上他的评价有多高? 2024-02-17
-
张松为什么没有选择刘备而是选择孙权? 2024-02-13
-
刘备为什么没有对自己的父亲进行追封?原因是什么 2024-01-07
-
曹操不惜南下发起战争的真相是什么?真的是为了二乔吗 2024-02-04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