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达是怎么害死关羽的?真相是什么
- 本名:孟达(?~228)
- 字号:字子度(本字子敬,小说《三国演义》中字子庆)
-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 官职:散骑常侍、建武将军
- 爵位:平阳亭侯
- 主要成就:夺取上庸
- 参考资料:《三国志》《资治通鉴》《魏略》《晋书》
- 中文名:关羽(162年~220年)
- 别名:关云长,关长生,关公
- 所处时代:东汉末年
- 民族:汉
- 出生地:河东郡解良县(今山西运城)
- 出生日期:162年(延熹三年六月),待考
- 逝世日期:220年初(建安二十四年冬)
- 职业:将领
- 主要成就:白马斩颜良,襄樊败于禁,杀庞德、威震华夏
- 官职:前将军 假节钺
- 封爵:汉寿亭侯
- 谥号:壮缪侯
孟达是怎么害死关羽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刘备有两个结拜兄弟,一个是关羽,另一个就是张飞,说到关羽,我们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被东吴的人给生擒并杀死的,所以很多人都以为关羽之死是因为他自己没本事罢了,但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如果某人能够严格按照计划来接应关羽的话,他是不会那么容易就被东吴的人给抓住的。而我们这里说的这个某人,其实就是孟达。
此人曾经侍奉过刘备,甚至得到了刘备的重用,各方面待遇也十分不错。如果换成是其他人的话,肯定会死心塌地地帮助刘备争夺天下的霸权,但是孟达不但没有忠于刘备,还间接害死了关羽,那么,孟达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孟达一开始的时候是在刘璋的手下做事的,那个时候各方霸主都继续人才归顺,所以他们都对自己手下的人才非常好,孟达本身还是颇有才能的,所以他投奔了刘璋之后,刘璋给他提供的待遇可以说是相当好的。
可是既便如此,刘璋也没有能够留住孟达。在刘备来找刘璋的时候,孟达突然觉得刘备比刘璋更有可能成为天下之主。为了自己日后的前途着想,孟达转头就投奔了刘备。刘璋没想到自己居然养了一头白眼狼,在得知孟达背叛自己的消息后差点气晕过去。可是毕竟他跟刘备同属汉室遗属,所以即便他再怎么生气,也没有办法跟刘备发生冲突。
而那个时候,也正是刘备急着找人归顺自己的时候。所以孟达一告诉刘备说自己想投靠他的时候,刘备简直高兴坏了。虽然他知道这样很可能得罪刘璋,但是为了能够多揽一个人才,刘备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孟达跟了刘备之后,刘备对他好的不得了。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刘备和孟达都对彼此感到非常满意。可是时间久了之后,生性很傲的孟达开始产生了很大的不满。当然了,他并不是对刘备感到不满,而是对刘备的兄弟关张二人感到不满。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作为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在军营里的表现非常强势。即便很多刘备阵营里的老将军,也总是会受他俩的气。孟达虽然颇受刘备的关照,但是私下里却很不招关张二人的待见。而刘备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维护孟达的自尊心,所以孟达有时候也是会受关张二人的气的。因为关羽和张飞跟刘备关系特殊,虽然不是亲兄弟,但是遇事的时候,他们肯定会互相偏袒彼此的。所以,孟达不会傻到去刘备面前告他这俩兄弟的状。当然了,孟达也不是个气量很大的人。凡是惹到他的人,他总会想方设法让对方付出代价。
刘备虽然器重孟达,但是却并不了解他。所以当他派关羽去对抗曹魏的时候,也把接应关羽的重任交到了孟达的手中。刘备之所以会安排孟达接应关羽,倒不是因为他怀疑关羽的能力。而是因为这一场战役对刘备的蜀军来讲,意义非常重大。为了稳妥起见,他才派出孟达接应关羽的。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就是因为他所做的这一安排,竟然直接将自己的结拜兄弟给推向了鬼门关。当关羽陷入困境之后,孟达不但自己不去接应,还劝跟自己一起的人也都别管关羽。所以很快,关羽便被东吴生擒并且杀死了。
当然了,孟达也知道时候刘备肯定会追究自己的责任。所以他抢先一步向刘备认罪,只不过他并没有将自己的私心说出来,而是用其他借口糊弄过去了。后来,孟达担心刘备日后还会找自己算账,所以干脆就去投奔了曹魏。曹丕掌权的时候,对孟达挺重视。可是司马懿掌权后,却将孟达当成是眼中钉。孟达为了自保,又想回归刘备的阵营。只是可惜,还没有等他回到刘备的阵营就已经在乱军中被杀死了。虽然孟达得到了诸葛亮的救援,但是毕竟他有前科在,即便顺利回归了蜀军,估计也不会受到好的对待吧?
-
揭秘东吴历史上的帝王,除了孙权 其他寿命都不长 2024-01-23
-
陆逊为什么会被孙权活活气死?真相是什么 2024-02-15
-
汉献帝为什么不直接杀掉曹操 不是不想而是错失了机会 2024-01-01
-
刘备手下最厉害的人是谁?一个被遗忘的人 2024-02-15
-
曹丕篡汉的时候 如果汉献帝不主动禅让的话最后会被杀吗 2023-12-28
-
刘表是怎么失手把霍峻送给刘备的? 2024-02-10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