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名人故事 两次投降清军的明将,祖大寿在历史上评价如何?

两次投降清军的明将,祖大寿在历史上评价如何?

时间:2024-02-18 23:00:01 来源:网络
  • 本名:祖大寿(1579年  —1656年)
  • 别称:祖复宇
  •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 出生时间:1579年 
  • 去世时间:1656年
  • 民族族群:汉人
  • 主要成就:宁远大捷
  • 官职:总兵
  • 旗籍:汉军正黄旗
  • 领导:袁崇焕

你真的了解祖大寿吗?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朝代更迭期间,总会有很多前朝官员向新的王朝俯首称臣,他们的背叛很多都得到了人们的鄙视,被骂作叛徒的人更是比比皆是。尤其是明末清初期间,那些投降清朝的前明官员和将领,基本上都被人骂了数百年,如吴三桂之流,更是臭名远扬。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比如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虽然两次投降清朝,现在却很少人有人骂他是叛徒。

祖大寿出生于北方的大家族,其祖上曾跟随朱元璋打天下,获得了一个世袭的官职——指挥佥事。在祖大寿曾祖父时,他曾祖父战功卓著,直接做到了一品大员左都督,到了祖大寿这一辈,起点已经不再是指挥佥事。

明朝天启初年,祖大寿先是在王化贞营中任中军游击,后因为屡立战功升为至总兵,挂征辽前锋将军印,统兵驻守锦州。

那个时候的锦州已经是后金军队与明朝交锋的前线,祖大寿和祖家军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即便是后来因为替袁崇焕打抱不平,祖大寿振臂一呼,率所部哗变出走辽东,崇祯皇帝不但没有追究祖大寿的责任,更是派人前往安抚,给祖大寿赏赐,祖家军这才重新打出明朝的军旗。

如果后金军队能够打下锦州,那么进入山海关,拿下明朝的首都北京便是迟早的事,故而,后金军队一直在争取祖大寿。

后金天聪五年( 公元1631) ,祖大寿被包围在大凌河城两个月后,在弹尽粮绝、没有援军的情况下,祖大寿投降,后金方面高兴得不得了。不过没有多久,祖大寿就想方设法从后金军队手中逃回锦州。

猜忌心极重的崇祯皇帝不但没有责怪祖大寿,反而给祖大寿升官——左都督,可见那个时候崇祯真的没有什么能打的将领,对祖大寿可以说是极尽笼络。

祖大寿虽然在投降了后金后又马上逃走,但是皇太极依旧没有放弃将祖大寿争取到自己手中,因为他十分清楚:“ 明所恃者,惟祖大寿之兵。”此后十年间,清太宗用尽各种方法招降祖大寿,甚至为争取祖大寿,把在大凌河城之前的祖家众人和部将们给予优待,然而祖大寿根本就不为所动。

直到1641年,满洲八旗军将锦州城围得水泄不通,加之明朝派出的援军均被八旗军大败,大将洪承畴投降皇太极,在城中的祖大寿坚持了一年多以后,实在是没有能打败清军的办法,只有再次投降清军。

与十年前相比,这一次祖大寿再也没有逃离的机会,成了真正的降将,祖大寿后来在《清史稿》中与吴三桂、耿精忠等人在同一传中,可见当时的人们都觉得祖大寿是是对明朝皇帝的不忠。

而今现在,似乎已经有不少人能够理解祖大寿的做法,明朝虽然派军救援,结果援军比他还先投降,而锦州城中的祖家军都是跟随祖大寿的老部下,他不能看着部下们全部战死,他的投降或许和石达开一样,为部下们求得一个生存的机会,只是石达开被杀,祖大寿被皇太极免死(为了忽悠更多明朝的将领、官员投降)。

标题:两次投降清军的明将,祖大寿在历史上评价如何?
链接:https://www.lishimingren.com/gushi/3512.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更多
明朝皇帝列表

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朝十六位皇帝:明...

明朝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1368...

姜太公钓鱼

盘庚死后又传了十一个王,最后一个王叫做纣(音zhòu)纣原来是一个相当聪敏,又有勇力的人。他早年曾经亲自带兵和东夷

2024-02-18
勾践卧薪尝胆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

2024-02-18
100个历史典故读懂中国历史

1、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

2024-02-18
《成化十四年》电视剧是那个朝代,剧中人物原型介绍

《成化十四年》这部剧也是即将要开播的了,这部剧的名字其实就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年份,成化是明朝皇帝朱见深的年

2024-02-18
黄帝原名叫什么?黄帝共有多少个孩子

在陕西北部莽莽的黄土高原上,有一片林木葱郁的山岗,传说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安息的地方,今天给大家介绍的

2024-02-18
晋朝皇帝列表

晋朝皇帝列表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

2024-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