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王子金日磾,汉武帝为何选他做辅政大臣?
- 本名:金日磾(前134年~前86年)
- 字号:字翁叔
- 性别:男
- 所属年代::汉代
- 民族: 匈奴族
- 主要成就:辅佐太子刘弗陵
- 身份:匈奴休屠王太子
- 职业:御马监 侍中 驸马都尉 光禄大夫
- 生卒年:前135—前86
- 封爵:秺侯
- 姓名:刘彻(公元前156~公元前87)
- 别称:刘彘、汉武帝
- 国籍:中国(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长安皇宫
- 出生日期:公元前156年(景帝前元元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87年(武帝后元二年)
- 宗教信仰:儒家之学
- 主要成就:开创汉王朝军事最鼎盛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首开丝路,大破匈奴,征服西域,吞并朝鲜
- 代表作品:《秋风辞》《瓠子歌》《天马歌》《悼李夫人赋》
- 谥号:孝武皇帝
- 庙号:世宗
- 陵墓:茂陵
历史名人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金日磾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提到汉武帝的托孤四臣,霍光稳重谨慎,上官桀乖巧事故,桑弘羊精通经济,而还有一个人比较特殊,他就是匈奴王子金日磾,他最突出的特点是忠孝,这也是汉武帝选择他做辅政大臣的原因。
痛苦的童年:父亲休屠王被杀,金日磾成为了异国奴隶。
只有经历苦难,才能懂得感恩。金日磾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本来不姓金,他叫日磾,是匈奴休屠王的儿子,父亲因为投降大汉途中变卦因此被杀,从此日磾和他的母亲、弟弟成了官府的奴隶。
日磾以父不降见杀,与母阏氏、弟伦俱没入官,输黄门养马,时年十四矣。——《汉书·霍光金日磾传》
身份的落差和异国的无限未知,让金日磾养成了敦厚沉稳的性格,他要照顾好自己的母亲和弟弟,这是他作为一个男子汉的责任,这一年日磾只有十四岁。
久之,武帝游宴见马,后宫满侧。日磾等数十人牵马过殿下,莫不窃视,至日磾独不敢。——《汉书·霍光金日磾传》
日磾被派到属于少府管辖的黄门养马,过了一段时间,汉武帝在一次欢宴之余,想看看宫中的马匹养的怎么样。此时皇帝身边站满了后宫的嫔妃,日磾等数十名养马人牵着马在殿前走过,大家都偷偷向里窥视,只有日磾一人不敢。
日磾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严,马又肥好,上异而问之,具以本状对。上奇焉,即日赐汤沐衣冠,拜为马监,迁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汉书·霍光金日磾传》
日磾由于是匈奴族,因此身影高大,和一般的汉人大不相同。他身高八尺二寸,容貌庄严,由他负责饲养的马匹又肥又壮,汉武帝见了大为惊奇,召他上前询问,日磾便将自己的身世禀告一番,汉武帝十分欣赏。
金姓的由来:休屠王的祭天金人,就是金日磾姓氏的由来。
作为一代雄主的汉武帝,不仅有征伐之力也有宽恕之心,正所谓“宽恕之道,一以贯之”,他那博大的胸襟可以包容曾经的敌人,面对日磾这样的人,他选择了宽己心,恕其过,用其才而观其行。当日便让日磾洗澡、换衣服,由于养马的能力突出,因此让日磾出任马监职务,以后更是步步高升,从侍中、驸马都尉一直做到光禄大夫。
日磾受到皇帝宠信,从未有过什么过失,汉武帝对他更加信任了,赏赐的钱财达到了千金。出门的时候让他坐在马车上,陪同回宫之后让他在左右服侍。
日磾既亲近,未尝有过失,上甚信爱之,赏赐累千金,出则骖乘,入侍左右。贵戚多窃怨,曰:“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贵重之!”上闻,愈厚焉。——《汉书·霍光金日磾传》
皇亲贵戚们都说汉武帝竟然把一个“胡儿”当成了宝贝,这是什么?嫉妒!汉武帝不以为意,反而对日磾更为信任。
汉休屠王太子日磾事武帝,帝以休屠作金人祭天,赐姓金氏。——《前秦录》
由于休屠王曾经铸造金人用来祭天,因此汉武帝赐日磾姓金,让他不要忘记祖辈的荣誉,从此日磾就叫做金日磾了。
日磾母教诲两子,甚有法度,上闻而嘉之。病死,诏图画于甘泉宫,署曰“休屠王阏氏”。日磾每见画常拜,乡之涕泣,然后乃去。——《汉书·霍光金日磾传》
汉武帝认为金日磾能有如此成绩,和他的母亲对他的教诲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汉武帝对金日磾的母亲进行了褒奖。金日磾母亲去世后,汉武帝命人绘画她的画像,并挂在了甘泉宫中,上面署名为休屠王王后。金日磾每次在甘泉宫中看到这幅画都痛哭流涕,心里感念汉武帝对自己的器重和赏识,因为对自己的母亲如此肯定,让金日磾内心更加坚定了对汉武帝的忠诚之心,在家为孝子,在国为忠臣。
金日磾杀子:不苟言笑的严父,督导不利的君主。
对于金日磾的忠诚,史书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金日磾的两个儿子从小在宫中长大,成为了汉武帝身边的弄儿,武帝对他们两个十分宠爱,但也从小养成了这两兄弟放荡不羁的性格。他们在皇宫之内没有什么约束,经常从身后搂住汉武帝的脖子,表现的肆无忌惮,面对父亲的训斥和指责,他们还请求汉武帝的庇护,汉武帝也偏袒包容他们,这让他们的父亲金日磾忧心忡忡。
日磾子二人皆爱,为帝弄儿,常在旁侧。弄儿或自后拥上项,日磾在前,见而目之。弄儿走且啼曰:“翁怒。”上谓日磾“何怒吾儿为?”——《汉书·霍光金日磾传》
有一次金日磾在皇宫中发现长子和宫女嬉戏,他对此不能接受,便将自己的长子自杀死,汉武帝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对金日磾大发雷霆,责问金日磾为什么如此心狠。
其后弄儿壮大,不谨,自殿下与宫人戏,日磾适见之,恶其淫乱,遂杀弄儿。弄儿即日磾长子也。上闻之大怒,日磾顿首谢,具言所以杀弄儿状。上甚哀,为之泣,已而心敬日磾。——《汉书·霍光金日磾传》
金日磾诉说了前因后果,表示了自己的儿子不遵从约束,是自己管教不严的缘故,为了防止他以后成为国家的祸患,自己才痛下杀手,金日磾说:“他是我的儿子,但也是大汉的臣子,他违反宫廷规矩就是为臣不忠,这样的人也是为子不孝,因此杀之。”汉武帝听后,也留下了伤心的泪水,因为他知道出现这样的结果,并不是金日磾这个做父亲的管教不严,而是自己这个做皇帝的督导不力,汉武帝知道金日磾这个人可信,因为他能坚守选择,从此他对金日磾更加敬重了。
救驾之功:金日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阻止了一场针对汉武帝的刺杀阴谋。
接下来金日磾用自己的行动,进一步确立了自己在汉武帝心目中的位置,这次是平定叛乱、救驾有功。事情源头还要从巫蛊之祸说起,巫蛊之祸是太子刘据因被江冲陷害而发动的一场政变,这次政变最后被平定,所有参与者平乱者都因功而受封,但在不久之后,汉武帝发现所谓巫蛊之祸,所谓的太子刘据造反,不过是这些人的片面之词,是他们为了夺取权力而策划的一场阴谋。因此当时的功臣实际上是大汉的罪臣,汉武帝对这些人自然不会心慈手软。
初,莽何罗与江充相善,及充败卫太子,何罗弟通用诛太子时力战得封。后上知太子冤,乃夷灭充宗族党与。——《汉书·霍光金日磾传》
江充的余党之中,有马何罗兄弟,他们担心自己会被汉武帝诛杀,因此图谋作乱。他们的企图被金日磾发现了,因此对他们小心提防,经常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两兄弟知道金日磾怀疑他们,因此不敢轻举妄动。
何罗兄弟惧及,遂谋为逆。日磾视其志意有非常,心疑之,阴独察其动静,与俱上下。何罗亦觉日磾意,以故久不得发。——《汉书·霍光金日磾传》
时机终于来了,一次汉武帝到林光宫去居住,金日磾因为有小病在殿内休息,马何罗兄弟二人便假传圣旨,深夜出宫并击杀了使者,发兵准备谋逆。
是时,上行幸林光宫,日磾小疾卧庐。何罗与通及小弟安成矫制夜出,共杀使者,发兵。——《汉书·霍光金日磾传》
第二天一早,汉武帝还没有起床的时候,马何罗突然没有宣诏就从外面闯了进来,这时金日磾正在上厕所,但突然间感觉心绪不宁,他立刻回到屋中坐了下来,这时马何罗身藏利刃闯入宫来准备行刺。他没有料到金日磾在房中,因此心中大惊,一不小心撞到了柱子上,摔倒在地。
明旦,上未起,何罗亡何从外入。日磾奏厕心动,立入坐内户下。须臾,何罗袖白刃从东箱上,见日磾,色变,走趋卧内欲入,行触宝瑟,僵。——《汉书·霍光金日磾传》
金日磾紧紧抱住了马何罗,并大声说:“马何罗要造反!”汉武帝大惊,左右的侍卫拔出刀来要把马何罗砍死,可汉武帝担心他们会砍中金日磾,便制止了他们。
日磾得抱何罗,因传曰:“莽何罗反!”上惊起,左右拔刃欲格之,上恐并中日磾,止勿格。——《汉书·霍光金日磾传》
于是金日磾便和马何罗在殿下搏斗起来,并把他制服后捆绑起来,经过审理后,其他所有参与叛乱的人也被一网打尽。
日磾捽胡投何罗殿下,得禽缚之,穷治,皆伏辜。由是著忠孝节。——《汉书·霍光金日磾传》
功高莫如救驾,金日磾以救驾之功,奠定了自己在汉武帝心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也以忠孝而闻名于天下。
日磾自在左右,目不忤视者数十年。赐出宫女,不敢近。上欲内其女后宫,不肯。其笃慎如此,上尤奇异之。——《汉书·霍光金日磾传》
金日磾自从在汉武帝身边侍奉,从来不用目光去直视汉武帝,这样做有数十年。汉武帝赐给他的宫女,他也不随意亲近。汉武帝想让金日磾的女儿入后宫,但他却不答应,他的敦厚忠诚就是如此,因此,汉武帝对他更加信任。
大汉之臣:虽为异国王子,也是大汉忠臣。
到汉武帝临终前,金日磾和霍光在床榻之旁痛哭流涕,汉武帝任命霍光为首辅大臣,霍光推辞说自己没有金日磾的资历和忠诚,而金日磾则说:“我是个匈奴人,尽管对于陛下忠诚,但不会为大家所信任,还是霍光作为首辅大臣更为合适。”金日磾知道自己的地位是因为汉武帝的信任,但作为匈奴人的身份难以改变,自己终究是异族,因此,还是作为辅助之人比较合适。
当我们对于废立皇帝、大权独揽的霍光耳熟能详的时候,不要忘了那个仅次于霍光,深得汉武帝信任,忠诚敦厚的异国王子、大汉忠臣金日磾。
-
夏侯氏的漂亮转身 2023-12-13
-
"天书"上说刘秀是真龙天子?东汉前的那些趣事 2024-01-18
-
历史上真实的刘邦是什么样的?真的是市井无赖吗 2024-01-25
-
古人不说假话的品格 2023-12-15
-
光武帝刘秀是怎么笼络人心的 2023-12-09
-
刘邦为何能在楚汉争霸中胜出?他的出生有何离奇? 2024-02-17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