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那么狡猾,为什么会中空城计?
- 中文名:司马懿(公元179年~公元251年)
- 别 名:仲达
- 国 籍:三国曹魏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温县)
- 出生日期:公元179年
- 逝世日期:公元251年
- 职 业:政治家,军事家
- 主要成就:抵抗诸葛亮北伐,屯田水利,平定辽东
- 屯田水利,灭公孙渊
- 官 职:太尉、太傅
- 谥 号:(文贞)→宣文→宣王→宣皇帝
- 庙 号:高祖
- 封 爵:舞阳侯
- 享 年:73岁
- 葬 处:首阳山
狡诈的司马懿, 为何会中诸葛亮的“空城计”,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三国时期是一段非常有趣的历史,天下三分呈三足鼎立之势,自然就有非常多的战乱发生。我们比较耳熟能详的就有官渡之战、夷陵之战、赤壁之战等。
在这众多的战役当中也有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中人数差距最大的一场就是“空城计”了。这虽然是诸葛连个一道计谋,但其实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诸葛亮当时所在的城是一座小城,而且城防也不坚固。这还不算,关键城中的大部分士兵都出去运送粮草了,城内的守兵加老弱病残一共都不到千人。
当探马回报消息说:“司马懿带领十几万大军来犯。”的时候,城内的士兵们都慌了。这么少的兵力再加上如此薄弱的守卫情况,别说十万大军了,就是来个一万士兵那这城也守不住啊。
其实一座小城丢了并不可惜,关键是诸葛亮在这城内,当时刘备已经亡故,诸葛亮手握川蜀的军政大权,可以说是蜀汉的关键人物,诸葛亮若是被敌军所杀,不仅他的北伐大军群龙无首会混乱,蜀汉内部也会一团糟。
但这是诸葛亮心生一计,诸葛亮派人大开城门,并找了几个士兵扮作百姓的模样在城门口打扫卫生,诸葛亮自己便坐在城楼上悠然自得的弹琴。
当司马懿带领着十几万大军到达看到这样的情景,听了一段诸葛亮的琴声后便下令撤退。
其实司马懿这么做让很多人不解,十几万大军在身后,哪怕城内真的有伏军,为何不排除百骑进城打探一番呢,反正城门大开也不用攻城。
再退一步讲,即便不进城也可以用这十几万人把这小城围个水泄不通吧,先围起来再慢慢看清是什么情况。或者也可以拍弓箭手到城边乱箭齐发啊,又不会有多大损失。
可平时一贯精明的司马懿却什么也没做就直接下令撤军了。
导致司马懿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是因为司马懿一直在研究自己的对手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都非常的谨慎从不冒险,可这次竟冒了这么大的一个险,直接大开城门了,让司马懿着实有点摸不清楚虚实。
第二点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司马懿为了自保,司马懿想清楚了即便这次成功攻陷了城池,拿下了诸葛亮那他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因为魏国的历代皇帝都一直提防着司马懿,司马懿也确实心存大志。而历代皇帝既提防又要用司马懿的原因就是因为有诸葛亮的存在。
当时纵观天下,除了司马懿已经没有第二个人可以正面对抗诸葛亮了。魏国如果不用司马懿的话那很可能就被诸葛亮打下来了。所以司马懿如果这时下令攻城就算成功擒杀了诸葛亮,司马懿回国也不会再得到重用了,更别说实现他的大志向了。
诸葛亮这道计谋其实并不是阴谋而是阳谋,他把所有的选择都交给了敌人来选择,但选来选去也只能选择退军,诸葛亮到底是比司马懿要高一层楼
-
邬思道为什么会帮助年羹尧平定叛军?真相是什么 2024-01-12
-
陈宫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不怕曹操 2024-02-04
-
结局最好的亡国皇帝,汉献帝的一生也算悲哀 2024-01-30
-
小乔曾救过诸葛亮的性命吗?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024-02-12
-
吕蒙三国东吴一代名将,因为什么事情被贬千年? 2024-02-10
-
张绣是什么人?曹操恨他至极,曹丕梦中想杀之,他却高枕无忧 2024-02-09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