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到底有多心机 乾隆死后留给嘉庆一笔巨款
- 本名:爱新觉罗·颙琰
- 别称:永琰
- 所处时代:中国(清朝)
- 民族族群:满族
- 出生地:北京圆明园天地一家春
- 出生时间: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11月13日
- 去世时间: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9月2日
- 主要成就:惩治和珅、整顿吏治,镇压白莲教乱
- 年号:嘉庆
- 庙号:仁宗
- 谥号:睿皇帝
- 父亲: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
- 母亲: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 享年:61岁
- 陵寝:清昌陵
- 前任: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
- 后任: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
- 在位时间:1796年—1820年
- 中文名:爱新觉罗·弘历
- 别名:乾隆帝、清高宗
- 国籍:中国(清朝)
- 民族:满族
- 出生地:北京雍亲王府(雍和宫)
- 出生日期: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年9月25日)
- 逝世日期: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
- 职业:皇帝
- 信仰:佛教
- 主要成就: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平定大小和卓、灭准噶尔汗国
安定西藏、平定大小金川
整饬吏治、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发展汉学
始置伊犁将军,完善治理新疆
主持编修《四库全书》等大型文化典籍 - 代表作品:《乐善堂全集》《御制诗集》等
- 前任: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
- 后任: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
- 庙号:高宗
- 谥号:纯皇帝
- 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 皇后:孝贤纯、纯帝继、孝仪纯
- 在位:60年
- 轶事典故:十八般兵器、乾隆帝南巡
- 前期主要大臣:张廷玉、鄂尔泰、傅恒
- 后期主要大臣:纪昀、刘墉、阿桂
- 相关重要武臣:岳钟琪、福康安、海兰察
- 逝世地:北京故宫养心殿
- 封爵:和硕宝亲王(1736年以前)
- 陵寝:清裕陵
还不知道:乾隆心机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古代帝王传位的时候,不仅要将皇权传递下去,还要为下一任君主奠定统治基础。
一般来说,只要是勤政节俭一些的帝王,驾崩之后国库都会充盈,下一任君主不用为库银之事而发愁。至于奢靡成性的帝王,待驾崩之时可能国库也是所剩无几了,下一任君主只得“从头出发”。
在清朝之时,康熙给雍正留下了八百万两银子。而雍正驾崩之后,国库银两多达六千万两,让乾隆能够更好的巩固统治。那么乾隆皇帝又给嘉庆帝留下了多少银两呢?
图片:年老的乾隆皇帝剧照
“康熙、雍正、乾隆”是清朝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三位皇帝,他们也是一直活跃在历史书本上的人物。在这三位帝王的领导下,清朝一度出现盛世之局,也就是历史上的“康乾盛世”,怎么不见雍正的名字呢?难道雍正的功劳不高吗?
自然不是,其实雍正才是真正的功高劳苦。要知道,康熙统治晚期政局是很混乱的,还给雍正帝留下了一堆“烂摊子”。对此,雍正也是夜以继日的奋斗,平均下来每日仅有四小时的睡眠时间。
正是因为这样勤政,才将大清的基业扎得更深,更是为乾隆帝留下了大量的资金,让他不用为资金之事发愁。
不过,乾隆继承了父亲留下来的六千万两银子,到其驾崩时,国库仅剩下了八百万两。难道他就真的只给嘉庆留了这么一点?
图片:乾隆继承的一部分银子剧照
提到“康雍乾”,我们自然先从康熙皇帝说起。八岁之时,康熙登上帝位,成为了一国之君。虽然年纪尚小,但是康熙聪慧不已,并且识得大局。
在十四岁,康熙得以亲政,两年之后又凭智谋除掉了鳌拜这样的权臣,将皇权集中到了自己的手上。随后,又开始着手“消藩”一事,并且还平定了三藩之乱,可见其英明神武。
不过,到了统治晚期,却出现了诸多不利家国的失误。官员贪腐,康熙帝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年积攒起来的四千多万两银子不断流失,落入贪官污吏手中。
随后,更是出现“九子夺嫡”一事,让本就不堪的朝政更是雪上加霜。
图片:八岁的康熙登基剧照
就这样,等雍正帝接手皇位时,时局并不理想。而且国库所存的银两也只剩下了八百万两。这自然是一件坏消息。
为了转变这样的局面,雍正开始整顿吏治,针对那些“贪官污吏”动手,实行“耗羡归公”政策,并且推行养廉银制度,施行摊丁入亩等等。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将贪污的问题给止住了,充实了国库银两,而且也让老百姓减轻了负担。这样一位皇帝,自然深得民心,口碑极佳。
图片:雍正皇帝画像剧照
雍正上位之后,也是一心提倡“节俭”,并且以自己为榜样,让百官效仿,让天下之人效仿。当时,后宫中不管是妃嫔还是宫女太监,若是有吃剩的东西,雍正还会亲自派人去检查,看看是否存在浪费的现象。
此外,雍正自己的服饰也简单,很少订制新衣。从种种情况来看,雍正的节俭并不是为了博得美名,而是真心实意的想要做好这件事。
另外,在国事上雍正也非常努力,一直都是勤勤恳恳。经过了十几年的操劳之后,国库变得充盈。到雍正驾崩之后,国库剩余银两大约有六千万两。由此可见,乾隆着实是一位幸运的皇帝。
图片:勤恳的雍正帝剧照
在这种的环境下,乾隆平稳的登基继位,更是成为了历史上最长命的皇帝。虽然国库充盈,但乾隆并没有挥霍之心。相反,乾隆也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帝王,继续推行“摊丁入亩”制度。
为了减轻天下百姓的压力,乾隆曾五次下令免了钱粮税赋。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百姓们自然安居乐业,农业生产力也是提高了许多。
就这样,清朝来到了鼎盛的时期,国库的银两也越来越多。在军事上,乾隆也是功劳甚高,平定了不少边疆叛乱。新疆也是在乾隆统治时期加入到大清版图中的。
图片:励精图治的乾隆剧照
不过到了统治晚期,或许是乾隆感到疲倦了,人也开始懈怠起来。统治之初也是遵循雍正帝的教导,勤政节俭。到了统治晚期,就变为了倦怠奢华。同时,清朝的风气也变了模样,掀起了一股“懒政之风”。
乾隆也是变着花样的耗费国库银两,大量购买古董珍物,大肆修建亭台楼阁等等。在这样的奢靡风气下,原本充盈的国库很快就干瘪了下去。
等到嘉庆皇帝登基之时,国库的银两已经所剩不多了。有些人认为乾隆的做法有些不恰当,嘉庆毕竟是他自己的儿子,好歹雍正给他留了六千万两银子,而他却只给嘉庆留了这么一点。
难道乾隆皇帝就真的不为嘉庆帝着想吗?就算是不为自己儿子着想也要为大清的江山着想啊!
图片:开始奢靡的乾隆剧照
其实我们的担心都是多余的。虽然乾隆给嘉庆帝留下的现钱不多,但是却也给留了一个巨大的财库。这个财库就是清朝大贪官和珅。
“懒政之风”盛行时,也是和珅揽财的最佳时机。但凡有想做官或是升官的人,都可以找他进行交易。只要价格到位,一切好商量。
再加上平日里的一些贪污,以及各地区官员送来的珍品礼物,这些财富加起来比起“康雍乾”三位帝王积累的财富还要多。由此可见,乾隆并不是不为自己儿子着想,只是这心机藏得深了些。
图片:各地官员送来的珍品礼物剧照
当时,在清朝民间流行这样一句俗语,就是“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句俗语并非是空穴来风。嘉庆帝上台之后,也是第一时间处置了贪官和珅,人入狱,家产收归国有。
这一查封家产,直接查出了总价值十多亿的财富。无数名贵的字画以及价值连城的古董珠宝,足够嘉庆奢靡一生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帝也知道和珅贪污受贿,但是却睁只眼闭只眼,就是为了将他留给嘉庆来处置,这才是乾隆真正的心思。
-
慈禧太后西逃时吃了一只鸡,花费白银五千两这是真的吗? 2024-02-03
-
阿桂被誉为清朝"霍去病" 他为清朝收复了100万平方公里土地 2024-01-22
-
纳兰性德是什么人?康熙欣赏他,却又防备他 2024-01-17
-
雍正秘密立储为什么会选弘历?他是什么用意 2024-01-08
-
光绪最不宠爱的妃子,瑾妃最后结局如何? 2024-01-05
-
高氏死后什么会被灭全家?真相是什么 2024-01-26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