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为为何一定要打襄樊之战?背后原因是什么?
- 中文名:关羽(162年~220年)
- 别名:关云长,关长生,关公
- 所处时代:东汉末年
- 民族:汉
- 出生地:河东郡解良县(今山西运城)
- 出生日期:162年(延熹三年六月),待考
- 逝世日期:220年初(建安二十四年冬)
- 职业:将领
- 主要成就:白马斩颜良,襄樊败于禁,杀庞德、威震华夏
- 官职:前将军 假节钺
- 封爵:汉寿亭侯
- 谥号:壮缪侯
对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很多人在看完襄樊之战后都会有所疑问,为啥关羽一定要在这个时候攻打襄阳、樊城,要知道刘备的很多部队和领兵大将现在都在汉中一带,荆州地区只有关羽这一支部队,孤立无援,换句话说,关羽一旦进兵就会面临无人守家的尴尬境地,无论如何都是不适合开战的,为啥关羽还会执意开战呢?
小编觉得,之所以关羽会不顾一切开战,是由这么几个原因造成的:
其一,隆中对的战略思想
隆中对是刘备建国的重要指导思想,一路走来都未出现任何错误,关羽作为蜀国的领兵大将必定有所研读。可是隆中对毕竟是十几年前写的,现在的形式和之前诸葛亮所想还有不同,或许就是隆中对中“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这句话造成了关羽的错误判断。
当时刘备汉中之战获得大胜,完全可以理解为“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那么关羽“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这点就没啥毛病了。可惜正如我朝太祖所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刘备本就兵少,还要分二线三线开战,安得不败?
其二,高估了孙刘联盟的稳定性
孙刘联盟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蜜月期早已度过,蜀国集团却认为孙权一定不会来打荆州,这点很致命。先不说关羽之前拒绝孙权为自己女儿的提亲已经惹怒了孙权,就单说刘备借荆州久借不还这点就足以让联盟破裂。关羽虽然也觉得孙权不靠谱,但却从没想过孙权敢直接撕破脸皮开战,所以才敢抽调走荆州的守军。
其三,刘备集团的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关羽打荆州这么大的事,如果说刘备一点都不知道这事是绝对不可能的,可是上到刘备下到诸葛等谋士,却没有一个提议不要打的,足以说明刘备这一路突然的顺风顺水完全让其丧失了基本的理智。想想这些年吧,巴蜀之战、汉中之战,给了刘备多少收益,这时候关羽提议打襄樊谁还会生出失败的想法?然而事实上,荆州这个地方就算关羽不去打襄樊也安定不了多久了,魏吴对这都有想法,又能忍多久呢?
其四,关羽的私心
自从关羽开始镇守荆州,基本上就告别沙场了,而在西蜀和汉中,刘备却收编了黄忠、魏延、马超等名将,这就让关羽有了些许危机感。虽然刘备称王时还给关羽封了个前将军,稳坐头把交椅,但是关羽还是不放心,想给新来的看看老大哥的风采,于是才有了襄樊之战。
其五,关羽太厉害了
如果是个二流武将镇守荆州,你看他敢有想法去打襄樊吗?正因为关羽太强了,镇守荆州已经满足不了他了,所以太才会想去攻打襄樊。而且在关羽心中,打襄樊也没那么难,水淹七军更是证实了他的想法,所以他才会坚定的围攻襄樊。
以上5条加在一起,就造成了关羽攻打襄樊的决定,如果这其中有一条没有实现,恐怕都很难让关羽去进攻襄樊。现在分析出这些,其实也只是后人的看法,在当时的情况下,谁又能考虑的那么全面呢?只是可怜了关大将军英年早逝,使得三国提前进入了后期。
-
吕壹跟孙权是什么关系?他为什么会被人抛弃 2024-01-03
-
司马家准备杀刘禅,为什么又放过他了? 2024-02-10
-
诸葛亮临死前能吃多少米饭?为什么要吃那么多米饭? 2024-01-21
-
诸葛瞻的父亲是谁?他跟刘禅是什么关系 2024-02-08
-
三位生前风光无限的大将,最后却死得很窝囊 2024-01-10
-
从歌女到大佬夫人,历史上的卞夫人是个怎样的人? 2023-12-28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