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都注重养生,为什么朱棣当上皇帝之后生不出孩子了?
- 中文名:朱棣(1360~1424)
- 别称:明成祖,永乐大帝
- 国籍:中国明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应天(今江苏南京)
- 出生日期:1360年5月2日(庚子年)
- 逝世日期:1424年8月12日
- 主要成就:编修《永乐大典》,经营东北;派郑和下西洋,占领安南,五征漠北
- 代表作品:《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诗》
- 在位时间:1402年至1424年
- 庙号:太宗(嘉靖时改为成祖)
- 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 年号:永乐
- 陵墓:长陵
- 前任:朱允炆(明惠宗)
- 继任:朱高炽(明仁宗)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为什么朱棣当上皇帝之后生不出孩子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要明确:朱棣并非当皇帝以后不能生孩子的,而是在他32岁以后就再没有过孩子。朱棣一生所出四子五女,年龄最大的儿子朱高炽出生于1378年,年龄最小的儿子朱高爔出生于1392年,这年朱棣32岁。此后,朱棣再无子女出生。我认为导致他不能生育,最后发展为阳衰的最主要原因是他的精神压力过大和时间太紧,以至于没空看病休养。时间回到1382年,马皇后病逝,朱棣在回南京奔丧的过程中遇到道衍和尚,从此开始了他的夺嫡谋划。1386年,朱棣在燕王府生了一场大病,当时四处寻找名医诊治,却收效甚微。最后朱元璋派出名医戴思恭前往燕王府为朱棣诊治。
戴思恭把脉后,问朱棣:“嗜何物?”答曰:“生芹。”于是他给朱棣开出药方,煎熬服下之后,当天夜里就拉肚子,看到里面有很多细小的蚂蟥。于是朱棣被确诊为瘕病。然而,从后来的情况看,朱棣这次患病并非瘕病这么简单。应该是戴思恭对外有所隐瞒。按中医所说,生芹有杀精的作用,朱棣年轻的时候喜欢吃生芹菜,这很有可能导致他不能生育。到1392年,太子朱标病亡,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朱棣的夺嫡之心越演越烈。然而这10年间,他既要争取朱元璋的宠爱,又要提防自己的哥哥和弟弟们,还要守护好北边的国土,小心翼翼的日子让他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特别是到1398年,朱元璋病逝,朱允炆继位之间这8年,朱棣既要经常征战守住北边的国土又要密谋夺嫡的大事,根本难以应付男女之事,甚至没有时间治病和休养,因为他自1386年那场大病以后,他的身体状况就越来越差。1402年朱棣成功登基。按理说,登基以后精神压力会小很多。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朱棣夺位后,朱允炆下落不明,而且他安排陈瑛滥杀建文遗臣。因此,他不得不承受住“滥杀忠臣”和“谋逆篡位”的罪名。这是朱棣心中一辈子难以挥去的阴影。这个精神压力不比夺嫡之前小。虽然如此,朱棣也并非不在意自己的身体。1407年,朱棣与太医蒋用文讨论养生之道,后来蒋用文说了一句:“急之恐伤其本。
”说明当时的朱棣不仅有病,而且急于求药。那时候的朱棣经常感到双腿痹弱不支,太医们多以痿症治之,却不见好转。1409年,江南名医盛寅被招去为朱棣诊脉。盛寅诊后上奏说:“上脉在风湿病。”然后开药服用,果然有效果。朱棣也觉得他说得很对,因为他说:“我北征出塞,动至经年,为阴寒所侵而至。”然而自从1414年朱棣第二次北征回师病倒以后,他不再用御医,而是用道士治病。说明此时朱棣的病已不能被御医所治,而道士们治病都是用“灵丹妙药”,他们称这种灵丹妙药为长生不老药,实际上就是壮阳药,吃完短时间之内能给人强壮之感,实际上治标不治本。
但是这也说明,朱棣已经患上了阳衰之症。特别是1420年发生的“吕鱼之案”,牵连处死的宫女多达3000人。就有宫女临刑前骂朱棣:“自家阳衰,故私年少寺人,何咎之有?”进一步说明朱棣早已患上阳衰之症。所以即使后宫佳丽三千,也无法再生出子女,其实也是很可悲的一个皇帝了。
-
刘邦杀异姓诸侯王,那朱元璋杀的都是功臣? 2024-02-07
-
袁珙是什么人?他到底有多神 2024-01-15
-
明朝首辅杨一清简介 杨一清与刘瑾的故事 2023-12-19
-
吴三桂与陈圆圆是什么关系?她们初见时发生了什么 2024-01-05
-
陈氏为什么会被打入冷宫?贵妃还亲自向皇帝求情 2024-01-15
-
朱元璋手下最低调的谋士,陈遇是个怎样的人? 2024-01-09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