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的朱然武力值怎么样?正史上的朱然结局是什么?
- 本名:朱然
- 别名:施然
- 字:义封
-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
- 出生日期:182年
- 逝世日期:249年
- 主要成就:猇亭之战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坚守江陵六个月,魏军无功而退
- 官职:左大司马、右军师
- 爵位:当阳侯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带来正史上的朱然结局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魏蜀吴三国,魏国文武双全,蜀汉多猛将,而东吴多儒将,如四大都督中的周瑜、鲁肃、陆逊三个都是儒将。演义中,东吴有一员名叫朱然的大将,被赵云一枪挑了,他是不是名不副实啊。接下来看看东吴阵营中,朱然的武艺到底是什么档次?他是一流猛将吗?正史上的朱然又是什么样的呢?
演义中,朱然一共出场打斗两次。分别为第七十七回和第八十四回。
第一次打斗:演义七十七回
关羽“轻率”北伐,虽取得一定战绩,可是遭到徐晃和东吴吕蒙的联合夹击,进退失据,丢失荆州,败守麦城。他在退守麦城之后,派廖化前去上庸向刘封求救无果后,无奈自行突围。关羽留周仓与王甫两人守麦城,他与关平、赵累带领二百余残兵败将从北门突围而出。
关公等人突围了二十余里后,遭到东吴大将的袭击,为首大将正是朱然。只见朱然骤马挺枪,叫嚣道:“云长休走!趁早投降,免得一死!”久经战阵的关羽怎么可能被吓唬住,于是拍马轮刀来战。朱然刚刚只是装腔作势,看到关羽杀来,很干脆利落地逃走,将关羽引入埋伏圈。
关羽追杀朱然,没想到四下伏兵四起,不敢恋战,只能沿临沮小路而走。朱然看到关羽败退,于是率兵掩杀,消耗关羽的有生力量。你想,关羽突围前,仅仅有200残兵败将,死一个,少一个,又得不到补充,越来越少了。
在关羽被马忠擒获后,关平来救援时,潘璋、朱然两人联手大战关平,最终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精疲力尽的关平擒获。
可知,朱然一人之力,和关羽差得太远了,遇到关羽只有落荒而逃的份。即使和关平相比,朱然也差许多,他和潘璋联手,才能够生擒活捉关平。可知朱然并不擅长武力,
第二次打斗:演义八十四回
面对刘备的七十多万大军,朱然请战,愿意和孙桓抵抗刘备。两人和刘备作战中,屡战屡败,最后还是陆逊出马,火烧七百里连营。蜀军大败,刘备仓皇逃跑。朱然看到又可以捡便宜了,于是率兵追击刘备。朱然眼看就要追上刘备,心中大喜,幻想着立下擒获刘备的大功,没注意危险降临。此时,赵云突然从天而降,一枪将朱然刺于马下。
原来赵云押送粮草之后,看到前方火光冲天,于是快马加鞭,前来救驾。他来得很及时,杀了朱然,成功救下刘备护送着回到白帝城。此时的朱然下场和曹营大将高览差不多,都是在即将擒获刘备时,被赵云从后面挑了,死于非命。
《三国演义》:陆逊闻是赵云,急令军退。云正杀之间,忽遇朱然,便与交锋,不一合,一枪刺朱然于马下,杀散吴兵,救出先主,望白帝城而走。
以上就是东吴大将朱然在演义中仅有的两次表现,一个字形容差,两个字形容很差,三个字就是非常差。那么他和东吴其余将领相比,怎么样呢?
“江东猛虎”孙坚、“小霸王”孙策这两位主公都是以勇武著称,朱然自然比不上,“不死僵尸”周泰和百骑劫曹营的甘宁,朱然也比不上,就连吕蒙、程普、黄盖、凌统,朱然也不一定能够打得过。
论武力,朱然应该比东吴四大都督中的三个“儒将”周瑜、鲁肃、陆逊厉害,毕竟是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大将。而周瑜、鲁肃、陆逊三人都是和诸葛亮一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不可能亲自上阵杀敌的。
朱然武力估计和韩当、蒋钦、潘璋、徐盛、丁奉等人相差无几,在伯仲之间。因此,演义中,被赵云一枪挑了的朱然,武功低微,在东吴也属于二流将领了,和一流猛将相差甚远。
正史上的朱然,是东吴不可多得的一员大将。他是孙权的伴读,和孙权相交甚笃。孙权掌权后,重用朱然,掌握军事大权。朱然随吕蒙擒杀关羽后,以功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在吕蒙病死后,朱然接替其镇守江陵。
朱然也不是死于夷陵之战,他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在夷陵之战后,朱然镇守江陵,抵挡住曹魏大将曹真、夏侯尚、张郃等人六月之久,“名震敌国”,最后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赤乌十二年(249年),朱然病逝,享年年六十八。孙权素服祭奠朱然。演义中,朱然却是被赵云一枪刺死,显然是“骗了”我们。
-
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华容道放走曹操?真相是什么 2024-01-22
-
三国最忠义的人真的是关羽吗?是谁更甚关羽百倍? 2024-01-25
-
在乱世中志士们都挑选自己的君主 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刘备 2023-12-28
-
陈宫为什么离开曹操投奔吕布 陈宫这个决定正确吗 2024-02-21
-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战船是怎么烧掉的? 2024-02-02
-
黄月英跟诸葛瞻在诸葛亮死后是什么结局? 2024-01-04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