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有女将吗?孙尚香为什么能被称为是孙吴的巾帼英雄?
- 中文名:孙夫人(戏剧中为孙尚香)
- 别 名:枭姬,弓腰姬,孙安
- 国 籍:三国(吴)
- 民 族:汉
- 出生地: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
- 职 业:蜀汉国主夫人
- 主要成就:加强孙刘联盟
- 父:孙坚
- 兄:孙策、孙权
- 配偶:刘备
- 母:三国志没提,三国演义为吴国太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为大家带来孙尚香为什么能被称为是孙吴的巾帼英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在三国乱世之中,虽然基本上是男人的战场,但是也有一些女子因为一些事迹流传下来。其中大乔、小乔因绝美的容貌和优秀的夫婿而被世人所羡慕,貂蝉靠美人计除掉董卓而成为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相比于这三位柔弱女子,这里要说的一位,不仅容貌姣好,而且武功上乘,是一位巾帼女英雄,她就是刘备从东吴娶回来的妻子孙尚香。
关于“孙尚香”这个名字,其实是戏曲《甘露寺》中杜撰出来的。据相关史料记载,孙权有一个小妹,名字叫孙仁,后来为了表示孙刘结盟的诚意,就将自己的这位小妹嫁给了刘备。因此,“孙尚香”这个名字是靠不住的,这里为了下文叙述方便,我们不妨引用这个名字。
那么,为什么说她是三国时的巾帼女英雄呢?
当时,孙权安排小妹嫁给刘备时,孙尚香只有十九岁,而刘备已经四十九岁。这场婚姻很明显是政治婚姻。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
“(刘)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
这里主要是说,刘琦病逝后,大家推荐刘备做荆州牧,治理公安这个地方。孙权有点害怕刘备势力膨胀,就把小妹嫁给刘备结成秦晋之好。这个十九岁的姑娘,面对这种政治“计谋”,选择从东吴的整体利益出发,同意了这门婚事。
或许有人说,她没得选择,笔者不这么认为,前面也说了,她不像乔家二女和貂蝉那样,她是一名刚烈的女子。如果不是站在东吴的立场考虑,以她的刚烈,加上孙母的疼爱,是完全可以推掉这门婚事的。孙尚香并非普通女子,这个在《三国志.法正传》中也有记载,孙尚香“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
她身边的婢女都是带刀侍女,自己的功夫也相当好,经常舞蹈弄枪。她本来就有着家族背景,又嫁给了荆州牧刘备,于是就成了荆州的孙夫人。再加上是武家出身,功夫不差,屋子里不摆花草,摆的是兵器,侍女也都佩戴刀剑。久经沙场的刘备,进到她的屋里面也后背发凉。
十九岁的姑娘,嫁到蜀汉,能够独震场面,丝毫不惧刘备,反而让刘备害怕。后来,刘备就干脆把赵云安排在身边当贴身侍卫,可见这位孙夫人气场十足,不得不承认她是孙吴集团的巾帼女英雄。
最后,孙尚香结局如何呢?
刘备将赵云安排在身边,事实证明还是对的。当初孙尚香嫁给刘备,就是一场政治婚姻,他们的结合后来是否有一点儿日久生情很难说。终于,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入蜀,孙权大怒,写信让小妹回来。孙尚香收到东吴的来信,带着阿斗就要坐船离开。
还好有赵云挡住,后来张飞又赶了过来,才没有把阿斗带走。这里,孙尚香收到信回东吴,还带上了阿斗,基本上就说明了,从一开始,她自己的心中也是有着政治打算的,并不是简单的嫁夫婿。当初她嫁给刘备很有可能就是为了找适当的机会除掉刘备,但是后来赵云在身边贴身侍奉,她就很难有下手的机会。
虽然,从旁人的角度来看她伤害自己的夫婿是不仁义的,但是从东吴的角度看,这是一种牺牲个人的大义。她是三国时期不同于貂蝉的又一位政治牺牲品女人,结局自然也不会很好。
她没有带走阿斗,没有完成自己的政治使命,又曾经做过刘备的夫人,和刘备在一起,也或许曾经有一些日久生情,但是,都被最后的政治利益给破坏了。《三国演义》上记载的是,孙尚香回到东吴,得知自己被骗了,郁郁而终。当然,这都是演义所杜撰。
实际上,孙尚香应该从一开始就明白这是一场政治阴谋,自己是政治利益的牺牲品,她回东吴也是孙权要求的,本来想带走阿斗作为让刘备服从东吴的一个条件,奈何计划也失败了。最后的她一个人回去了,和刘备之间不论有没有情义,也不再有可能了。
而孙权,对待自己的亲人向来都有些薄情,比如称帝以后,始终没有追封孙策,对自己的儿子也下过杀手。所以,对自己这位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小妹,自然是不放在心上了。孙尚香最终的结局,正史中并无记载。但最可能就是孤独终老,抑郁而终。
-
曹操有多厉害,为什么说曹操是奸雄 2023-12-15
-
揭秘为什么说曹操生平最大的克星是刘备? 2024-02-20
-
崇祯手下最强的三大名将,他们最后怎么死的? 2024-02-13
-
关羽战败导致荆州失陷,刘备对此事是怎么想的呢 2024-01-20
-
诸葛亮去世的原因是什么?真的是劳累过度吗 2024-02-19
-
张允蔡瑁是什么人?他们的下场是什么样的 2024-02-13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