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死后,他手下的那些功臣为何不阻止吕后专权?
- 姓名:吕雉(前241年~前180年)
- 别称:吕后、汉高后、吕太后
- 字号:娥姁
- 国籍:中国(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单父(今山东省单县)
- 出生日期:前241年(辛酉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180年8月18日
- 宗教信仰:黄老之学
- 主要成就:与刘邦共定天下,临朝称制十六年,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谥号:高皇后
- 姓名:刘邦(256.12.28~195.6.1)
- 别名:刘季、汉高祖、汉高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郡丰邑中阳里(今徐州丰县)
- 主要成就:反抗暴政,推翻秦朝,楚汉之争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 代表作品:《大风歌》《鸿鹄歌》
- 逝世年龄:62岁
- 谥号:高皇帝
- 庙号:太祖
- 陵墓:长陵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名人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邦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只是刘邦死后,虽然即位的是他儿子刘盈,但真正掌权的人却是吕后,按道理,刘盈管不了自己母亲,这些大臣们应该也有足够的实力,防止吕后扰政。
为何这些人不阻止吕后?反而吕后死了,他们才推翻吕后的统治。
吕后早参政
吕后并不是刘邦死后,才进行参政的,相反,刘邦还活着的时候,吕后就已经开始有自己的势力,并对朝廷有一定的影响。
吕雉很早就嫁给了刘邦,而且还是下嫁,那时候刘邦只是村里头的无赖,但吕雉是富贵人家的千金。
按理说,刘邦娶了名门家的女儿,应该会好好疼爱自己的妻子,但事实却是相反。
吕雉过门后,不但要打理家务,还得照顾刘邦的私生子刘肥,而刘邦是一个不顾家之人,家里的事情基本是吕雉处理。
后来刘邦起义,当地的官府没找到刘邦,就把吕雉和孩子给抓走,刘邦丝毫没有营救的想法。要不是当时萧何暗中相助,吕雉可能已经被折磨致死。
后来楚汉争霸的时候,吕雉又被他人俘获,而刘邦还是一样无赖,丝毫不在乎别人的死活,后来项羽被打败了,吕雉才被拯救。
汉朝建立之后,吕雉也明白刘邦这样的男人靠不住,于是她开始组建自己的力量,毕竟那时候刘邦已经有了新宠戚夫人,而且还想将她的孩子刘如意立为太子,吕雉深刻知道,自己没有实力,只能听天由命。
早年的经历以及后来戚夫人的对抗,是吕雉参政的两大原因,为了保障自己日后的地位,吕雉必须早有行动。
朝中势力不均
其实并不是没有大臣想要阻止吕后专政,只是他们势力并不集中。
就比如樊哙,他很早就跟随刘邦出来闯天下,而且还在“鸿门宴”中拯救过刘邦。但他很早就归属于吕后这一派的,因为他的妻子,恰好的是吕雉的妹妹。
张良是汉朝的开国功臣,他对汉朝的作用,不亚于诸葛亮对于蜀国。但他早年也曾经帮助过吕雉对抗戚夫人,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只是他之前也没想到,吕雉后期居然会专权。
张良算是中立人物,他并没有明确站在吕雉一方,也没有站在对立方。
韩信和彭越等异姓诸侯王,很多都被吕雉采用计谋杀死,他们不仅是吕雉的敌人,还是刘邦的敌人。
而张平和周勃等人确实反对吕后专政,只是他们碍于吕后强势,没能阻止她。不过吕后去世,他们很快就推翻了吕氏集团。
汉朝虽然是家天下,但朝中势力错综复杂,当时仅有吕后才能压制住各方势力,也难怪她能专权。
结语
其实,吕后能在后期专政,很大原因还是刘邦允许的结果。汉朝建立之后,刘邦为了能更好的除掉异姓诸侯王,多次采用了吕后的计谋,汉初三大名将韩信,彭越和英布,都经过吕后的迫害。
而且那时候朝中很多的大臣支持刘盈为太子,实际上也就是支持吕后,这些人或多或少成为她后期专政的爪牙。
刘邦也知道刘盈性格较为温和,难以管理朝政,必须有亲信之人为他把持,而吕后就是很好的对象。只是刘邦没想到,刘盈即位没几年就死了,吕后先后控制了两个傀儡皇帝,直到死去,朝廷还是被她把控。
如果刘邦知道吕后在后期专政那么严重,估计他自己都会十分后悔过去对吕后的纵容。
-
吕后为什么那么痛恨韩信?原因是什么 2024-01-01
-
刘邦为什么不杀萧何?原因是什么 2024-02-18
-
汉桓帝刘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几乎和天子特征不沾边 2024-01-08
-
李广的儿子是谁?他为什么会叛变 2024-01-31
-
历史上真实的刘邦人品怎么样?为何有人愿意辅佐他? 2024-02-23
-
栾布为好友彭越收尸,为何就得到刘邦的重用? 2024-02-18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