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曾差点被处死,行刑前写一首诗立马免罪
- 本名:解缙(1369年~1415年)
- 别称:解解元、解学士
- 字号:字大绅,一字缙绅
- 所处年代:明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江西吉安府吉水
- 出生时间:;洪武二年(1369年)
- 逝世时间:永乐十三年(1415年)
- 主要作品:《解学士集》、《天潢玉牒》
- 主要成就:主持纂修《永乐大典》
- 官职: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
- 谥号:文毅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名人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解缙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洪武二年(1369年),解缙出生在江西吉安府吉水县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解缙从小聪明过人,被人们誉为神童。解缙在襁褓之中时,其母就读诗给他听;5岁时,他在听了一遍张打油的诗后便能背诵:
山河一笼统,门外看雪景。俩狗抢骨头,咬架真凶猛。
瑞雪兆丰年,片片如潮涌。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7岁时,解缙便能写文章了,10岁时解缙一天要背诵千言文章,而且背过的文章都能倒背如流,终生不忘。乡邻和家人经常考他。有一次,乡里一位老秀才见解缙小小年纪便才思敏捷,于是想考考这位小神童是否名副其实。
老秀才口出一上联:“小子无才嫌地狭”。解缙听完后,不假思索便对道:“大鹏展翅恨天低”。老者见解缙对得天衣无缝,连连称赞。老秀才随后又指着院子里的小松树,让解缙即兴吟诗一首。解缙看着茫茫大雪,又看了看被大雪压得弯了腰的小松树后张口吟道:
小小青松未出栏,枝枝叶叶耐霜寒。
如今正好低头看,他日参天仰面难。
解缙一语双关,吟诗内容富有内涵,其聪明机敏可见一斑。围观者听了他即兴所吟之诗,人人忍不住拍手称赞。从此以后,解缙神童之名响彻乡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十三岁时,解缙参加童子试,考得第一名。洪武二十年(1387年),18岁的解缙参加江西乡试,夺得解元(第一名)。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解缙中进士甲等第10名,官至翰林院学士。朱元璋对这解缙非常器重,朱元璋曾对解缙说:“我和你道义上是君臣,从恩情上如同年父子,你可以知无不言。”
解缙深得朱元璋的欣赏,但是他个性刚直,做事情直言口快。解缙初入仕途就为被处死的韩国公李善长辩冤,又上疏弹劾御史袁泰贪赃枉法,陷害忠良之罪。袁泰因此被处罚,但对解缙也怀恨在心。朱元璋认为,解缙虽然有才,但性格太直,涵养不足。如果再继续呆在宫中,群臣必然会对他群起攻之。于是,朱元璋让解缙回乡闭门思过,协助其父编修《元史》、删定《礼记》。
明永乐二年(1404年),燕王朱棣赶走侄子朱允炆当上了皇帝,朱棣即为明成祖。朱棣登基后,立刻将解缙召回京城,让他当起了文渊阁侍读学士。侍读学士就是专门陪皇帝读书的官员,由于每天都能见到皇帝,属于皇帝身边的亲近人员,因此官职虽然不高,地位却不一般。
朱棣掌握天下后,认为北京乃自己多年经营之地,又加上北方游牧部落时常进犯,于是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为充实北京的皇宫,朱棣下令从全国搜罗奇珍异宝运进北京城。新帝登基,众臣纷纷将家中所藏珍宝献出,以讨好皇帝,永保高官厚禄不失。
大臣们倾尽家财,所献宝物一件比一件珍贵,彼此助长了攀比心理。作为朱元璋和朱允炆的旧臣,解缙自然也不能免俗,必须向新皇帝进献宝物以示忠诚。解缙为朱棣送上一个银盒,朱棣当着群臣的面打开了解缙的银盒,里面并无奇珍异宝,而仅有一束稻穗。
稻穗算是什么宝贝?分明是在戏弄皇帝,朱棣大怒,并怀疑他心恋建文皇帝,居心不轨。群臣落井下石,纷纷指责解缙。于是,朱棣下令刀斧手将他拖出宫门外斩首。临刑前,朱棣问解缙有何遗言交代。解缙不紧不慢地说道:
皇帝爱宝不识宝,国家大事耽误了。
天下若无黄金稻,不出三年人烟渺。
朱棣一听此诗,觉得解缙言之有理。世人皆知金银珠宝珍贵,但再珍贵的金银珠宝也不及粮食。若天下无粮,黎民将无以为生,民心必然纷乱,势必揭竿而起,国家离灭亡也就不远了。解缙以黄金稻谷作为劝谏之物,可谓是用心良苦,朱棣差点错杀了良臣。
朱棣大喜,亲自走下御座放了解缙,并当场宣布将解缙升为右春坊大学士,官升三级。解缙以一首诗救命,还官升三级,其才子智慧,超乎常人。解缙之机敏、聪慧和才学过人,果然名不虚传。
当然,解缙虽然聪明一生,最终因为在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没有与太子保持距离,让偏爱二儿子的朱棣大为不满,群臣对解缙早已羡慕嫉妒恨,众人落井下石,解缙最终被冻死在雪地之中。解缙之死,真是可悲可叹,聪明反被聪明误,也许说的解缙这种人。当然,这是后话了。
-
魏忠贤是怎么被被只有17岁的崇祯除掉的?真相是什么 2024-01-25
-
从乞丐当上皇帝,朱元璋是怎么做到的? 2024-02-10
-
靖难之役中建文帝为什么不逃去南方?原因是什么 2024-01-27
-
蓝玉与明成祖朱棣有什么关系,蓝玉真的谋反了吗? 2023-12-20
-
明熹宗朱由校是个怎样的人?他的皇后是谁? 2023-12-31
-
张嫣为什么会被称艳后?她是什么结局 2024-02-08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