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年间的严世蕃有多聪明?他最后怎么死的?
- 本 名:严世蕃(1513年~1565年)
- 别 称: 严庆儿、小丞相
- 字 号:字德球,号东楼
- 所处时代: 明朝
- 民族族群: 汉人
- 出生地: 江西新余人
- 出生时间: 1513年
- 去世时间: 1565年
- 主要成就: 尚宝司少卿和工部左侍郎
- 父 亲: 严嵩
历史名人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严世蕃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嘉靖年间的严世蕃,他虽然号称“鬼才”,但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代表,其一生就是不断在作死的边缘试探,最终终于自作孽不可活,他究竟如何把自己作死的?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呢?且听我仔细道来!
一、过目不忘
世蕃,短项肥体,眇一目,由父任入仕。
据说严世蕃有一个特殊的能力就是过目不忘,不管是四书五经还是各种律法典籍,甚至宫中工作人员官职以及住址信息俸禄多少,严世蕃只要看一眼,都能够过目不忘,记得清清楚楚,了如指掌。
他靠着父亲严嵩的蒙荫没有参加科举考试就直接先后担任工部左侍郎、尚宝司少卿,因为其人十分聪明,所以得到皇帝以及朝中大臣的喜爱,一时间严世蕃风光无限,自称当代才子仅他与陆炳、杨博而已,十分猖獗。
严嵩经常将朝中的事情交给严世蕃去处理,因为他十分聪明,总能迅速搞定。很多疑难杂症朝中只有严世蕃才能搞定,其余人员都要靠边站。
所以平时很多官员都找严世蕃帮忙,严世蕃也抓住机会,好好捞一把。他会根据对方官职高低狮子大开口,小事情或者一些官职小一点的人,想找严世蕃办事,就要排长队伍一直等,还不能抱怨,官职高一点给钱多的,严世蕃就优先解决,因此他赚得盆满钵满。
严世蕃在家中专门弄一个地窖藏钱,可以说富可敌国,平时他生活也十分铺张浪费,纯粹一个不学无术的公子哥作风。
剽悍阴贼,席父宠,招权利无厌。然颇通国典,晓畅时务。尝谓天下才,惟己与陆炳、杨博为三。
二、无所不知
人们说严世蕃是一个鬼才,除了他能够过目不忘之外,更多的是体现在他无所不知,能够迎合圣意,所有朝中官员不知道的问题,不能让皇帝满意的问题,都会去请教严世蕃,他一定能够对答如流,给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这在当时才是最难得可贵的。
因为嘉靖皇帝也是一个奇葩皇帝,炼丹之余脾气还很火爆,谁要是不小心惹怒他,很可能就会小命不保,所以朝廷上下,所有人都人心惶惶,做事必须小心翼翼,生怕惹怒皇帝遭受罪责。
正是建立在这样的环境基础之下,严世蕃才得到更多的施展机会,严世蕃的存在让所有大臣更加觉得踏实,不用担心皇帝会突然治罪。
比如有一次,严嵩在朝中与众位大臣谈论事情,突然嘉靖皇帝因为看一本经书有内容不懂,有些疑惑,就询问各位大臣,可是在场的大臣没有一个知道,大家都万分着急,担心嘉靖皇帝治罪。
正在这时,严嵩想起自己的儿子,迅速将皇帝所问问题写下来叫人拿回去给严世蕃破解,严世蕃睁开眼睛随便一看,提笔写下一行字,命人送给父亲严嵩,严嵩递给皇帝,皇帝打开一看,严世蕃将答案出自于哪本书的那一页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嘉靖皇帝甚是满意。
世宗好观经,或有未解者,亲朱书于片纸,令内阁,立等回话。夕旨至,嵩与徐阶等皆不晓措,嵩曰:无过虑。即密写前出,飞马问蕃。蕃曰:是在某书上,其解云何。即飞递回报,检书视之,果然如悦。
正因为他才华出众,大家对他十分放纵,从来不敢说他什么,也不敢得罪他,担心他生气就不帮忙解围。父亲严嵩也任其发展,让严世蕃成天在家过着以女色为主的生活,可谓纸醉金迷,让人看到都十分不悦,他在家几乎常态就是醉醺醺的样子。
有一次,皇帝又有问题让严嵩等人回答,大家依旧回答不上来,迅速派人回家去询问严世蕃,结果发现严世蕃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没办法,解决问题要紧,只能命人用冷水浇他,热毛巾敷他,让他迅速清醒过来。
严嵩剧照
这个方法果然有效,不一会儿,严世蕃睁开惺忪双眼,迷迷糊糊接过纸笔,写下答案,大家都很是怀疑,没想到拿给皇帝一看,皇帝甚是满意,由此可见,严世蕃能力确实不一般,即使是在喝醉的情况下,也能如此厉害。
用金盆满贮滚汤,浸手悦于中,乘热提悦围其首三匝。稍冷,更易则醒,然无复酒态。举笔裁答,处置周悉,出人意表,故父亦慑服。
所谓持才傲物就是如此,严世蕃仗着父亲的庇护,皇帝的喜爱,从而肆意妄为,贪污腐败明目张胆,并且花重金将自己所住的宫殿打造得十分奢华,看起来恰似皇宫一般,宏伟大气。
很多朝中大臣早就对他不满,偷偷给皇帝上疏说明严世蕃的问题,嘉靖皇帝一开始不以为然,觉得无所谓,严嵩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帮助儿子解脱,全然忽略了法律与道义之说。由于后来朝中大臣上疏过多,嘉靖还是不能不理会,决定对严世蕃进行一下调查。
严世蕃感觉到大事不妙,找一群江湖异士跟随自己,准备随时前往日本,寻求帮助来对付嘉靖皇帝,大有谋反趋势。这些事情最终被徐阶掌握证据,参给皇帝,说严世蕃不仅在有龙气的地方建豪宅,有与皇帝争风之嫌,还弄一群怪异人士想要逃往日本,对嘉靖皇帝明显不利,恐有造反之心。
为手削其草,独按龙文与汪直姻旧,为交通贿世蕃乞官。世蕃用彭孔言,以南昌仓地有王气,取以治第,制拟王者。又结宗人典椟阴伺非常,多聚亡命。
听说有造反之心,恰好击中皇帝要害,皇帝当然无法忍受,最终将严世蕃抄家,其家财万贯,富可敌国,抄完家后严世蕃也被斩杀,结束了传奇的一生,留给后人无数警醒启示。
三、经验教训
也许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聪明人,他们原本拥有比别人更好的天赋,可是在后天的发展中,却逐渐走偏,最后变得一事无成碌碌无为,更有甚者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那些很厉害的罪犯,大多智商颇高,要是把其聪明才智用于正道,必然能够成就一番大业。
在人生漫漫长路中,我们越来越多的发现,最后真正成就大事之人,往往是那些资质平平却默默无闻之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呢?其实是值得我们去仔细反思的。首先就是家庭教育,在一个家庭里,对于聪明一些的孩子,总会过多宠溺,而对于资质一般的孩子,要求苛刻严格。
这样做最终导致的后果就是那些天生聪明的孩子越来越持才傲物,对任何事情都不以为然,比如基本的为人处世还有道德礼貌,他们全然不顾,甚至为了达到某些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因为他们内心根本没有养成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只觉得自己想要就可以拥有。
就是这样的人,到后来离开家人,走向社会之后,发现自己生存十分困难,与周围人根本没有共同语言,因为一点点小事就会影响自己尊严,从而做出很多过激行为。我们以前有很多新闻说到高校杀人或者一些学生承受不了压力自杀,就是这种类型。这些人他们一样是聪明之人,但是自己的心理素质太差,从小没有经受过什么挫折,让他们惊受不了任何打击。
我们的社会在关注孩子成绩以及智商的同时,其实更应该多关心一下孩子的心理以及思想道德教育,对孩子价值观的培养远远比对孩子单纯成绩的培养要重要很多,这个社会越来越趋向于人才化,这里所说的人才已经不是那些高学历之人,而是一些为人处世能力强,抗击挫折能力强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更加符合现在社会的需求。
或者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其实很多成功人士的智商并不一定十分高,但是情商一般都比较高,和他们在一起相处,你会感觉到一种自然和平易近人而不是那种盛气凌人的感觉。
这个社会最后拼的还是做人,不管科技怎么发达,也不管社会怎么发展,永远离不开的是人,而一些智能化需要高智商的行业或者事情,未来可能都会被机器人所取代,但是控制机器人的人类思想以及道德在未来才是最重要的,倘若一个有才无德之人,很可能将世界推向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那是我们所恐惧与担心之事。
俗话说有才要藏,不要过分张扬,要不然总容易因为自己才华招人嫉妒或者过于张扬惹来杀身之祸,从古至今,这个道理一直还是那么浅显易懂,只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
不管社会还是家庭,都应该对人们的智商与情商两者综合考量,不要让一个人成为高智商低情商之人,更不要让那些本来拥有天赋之人最后一事无成或者因为溺爱而迷失自己走向犯罪深渊,那将会是这个社会的灾难与损失!
-
朱棣处死了三千宫女?历史真相是怎样的? 2024-02-27
-
严嵩的家产有多少?还没清官多 2024-01-06
-
朱元璋为何如此排斥儒学?背后原因是什么? 2024-01-27
-
李成栋真的是侩子手吗?死后却成为了被人敬仰的英雄 2024-02-15
-
为什么说杨继盛是明朝第一硬汉?他做了什么事情 2024-02-01
-
明朝“黑衣宰相”姚广孝为何这么厉害?看看他的人生经历是什么? 2024-02-28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