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改了朱元璋的一项国策,为明朝衰落埋下伏笔
- 中文名:朱棣(1360~1424)
- 别称:明成祖,永乐大帝
- 国籍:中国明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应天(今江苏南京)
- 出生日期:1360年5月2日(庚子年)
- 逝世日期:1424年8月12日
- 主要成就:编修《永乐大典》,经营东北;派郑和下西洋,占领安南,五征漠北
- 代表作品:《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诗》
- 在位时间:1402年至1424年
- 庙号:太宗(嘉靖时改为成祖)
- 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 年号:永乐
- 陵墓:长陵
- 前任:朱允炆(明惠宗)
- 继任:朱高炽(明仁宗)
- 姓 名:朱元璋(1328.10.21~1398.6.24)
- 别 名:重八兴宗国瑞
- 国 籍:中国明朝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
- 出生日期:1328年10月21日(戊辰年)
- 逝世日期:1398年6月24日
- 职 业:皇帝
- 主要作品《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御制皇陵碑》《周颠仙人传》等
- 主要成就:推翻蒙元统治,恢复华夏政权;结束民族压迫,恢复民族平等;剿灭群雄,驱逐胡元,建立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确立一世一元制;发展经济,恢复生产,开创洪武之治;重视文化教育,整顿吏治;恢复朝贡体系,提出“不征之国”
- 即位地点:应天(南京)
- 在位时间:1368年1月23日—1398年6月24日
- 即位年龄:40岁
- 在位时间:31年
- 享 年:71岁
- 庙 号:太祖
- 谥 号:高皇帝
- 年 号:洪武
- 陵 寝:明孝陵
对朱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此不得不佩服明太祖的远见卓识,如果朱家的子孙们能够延续朱元璋的定辽之策,明朝辽东地区的威胁将就此解决,之后的土木堡之变、女真崛起、萨尔浒之败都将不复存在。可惜这一切都毁于明成祖朱棣之手。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惹怒了燕王朱棣,朱棣借口清君侧起兵靖难。老天爷多次出手帮助朱棣死里逃生,也助他坐上了龙椅。但是当了皇帝的朱棣同样跟侄子朱允炆一样,坚决执行削藩。
既然要削藩,那么镇守辽东地区的藩王就得乖乖回到中原做大明王朝的太平王爷,如此一来辽东地区就出现了权力真空。更要命的是,朱棣除了撤销辽东的藩王之外,还没能延续朱元璋移民辽东的国策。藩王撤离,辽东军力大打折扣,斩断移民,外族人民的汉化进程被中断,辽东地区最终又回到少数民族混居的状态,这对于明朝而言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因为辽东地区的蒙古部落依旧十分强悍,明朝如果不派兵镇压,始终会对大明边防形成巨大的压力。
当然朱棣并不是对辽东放任不管,朱棣的办法就是相互制衡,辽东的蒙古部落十分强大,明政府就扶持当地的其他部落来制衡蒙古人,其中建州女真就是被大明选中的人之一。不过朱棣的制衡之法其实是在玩火自焚。因为各民族之间的平衡是微妙的,大明借助自己有限的军事实力维持这种微妙的平衡,很能长久下去。万一哪一天平衡被打破,辽东的火焰就会焚尽大明帝国。
一百多年后,一个叫努尔哈赤的人打破了这种平衡,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最终统一了辽东地区,建立了后金政权,觊觎中原富庶之地已久的努尔哈赤正虎视眈眈地盯着大明这块肥肉。不过咱们不要被表象欺骗了,真正打破平衡并不是努尔哈赤,而是大明辽东守将李成梁,李成梁贯彻了朱棣分而治之的定辽策略,他选的人正是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正是在李成梁的扶持下逐渐坐大,等努尔哈赤强大到一定程度时,李成梁已经老的无法制约他了。那辽东也就成了努尔哈赤砧板上的肉。
后面的事情就不用再赘述了,熟悉明史的人都清楚。名义上大明王朝是李自成推翻的,可其实若不是明政府忌惮辽东的八旗军,怎么可能会让李自成有机可乘,而且最后天下不还是女真人的嘛,连南明政权都是女真人灭掉的,大明实际亡于女真人之手啊。可埋下这个祸患的人,却是永乐大帝朱棣,朱棣跟自己老爹比起来,还是差了一个档次啊。
-
袁珙是什么人?他到底有多神 2024-01-15
-
倒打一耙:朱棣如何给朱标泼脏水 2023-12-11
-
女医明妃传中朱祁镇是谁 朱祁镇和朱祁钰是什么关系 2023-12-16
-
孙承宗是谁 孙承宗能挽救明朝吗 2023-12-19
-
朱元璋自创了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有何习俗? 2023-12-29
-
朱祁钰手下没有忠臣吗?明英宗又为何能政变成功 2024-01-05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