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名字的含义和来历,她与李唐王室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 中文名:李唐
- 别名:晞古
- 出生地: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
- 出生日期:1066年
- 逝世日期:1150年
- 职业:画家
- 主要成就:山水画
- 代表作品:《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图》《烟寺松风》《采薇图》
- 性别:男
- 中文名:武曌(公元624.2.17~公元705.12.16)
- 别名:武则天、武媚娘、武后
- 国籍:中国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利州,另有长安、洛阳等说
- 出生日期:武德七年(公元624年2月17日)
- 逝世日期:神龙元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
- 职业:唐朝皇帝、政治家
- 信仰:佛教
- 主要成就:废唐,改国号为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 代表作品:《臣轨》《如意娘》《神宫大乐》等
- 谥 号: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
- 年 号:证圣 圣历 神功 久视 神功 神龙
- 在位时间:690年-705年
- 陵 墓:乾陵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罕见的奇观。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
而且,她的特殊也在于她的即位年龄,在历史上可以说是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她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
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 ,所以这才是武媚娘一称呼的来源,当然也被称为武才人,做了许多年的才人。历史上关于武则天最初的名字其实并没有记载,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理解,历史上很多女子都只有一个姓,称为某氏某氏。可见男权社会女性地位的低下。
唐高宗李治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而且这个字是武则天自己造的,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说实话,有点自恋,得治。
而我们广为流用的武则天一名,则是他儿子李显的功劳。“则天”二字是在她退位给三儿子李显之后,李显给她的一个封号“则天大圣皇帝” 。当年11月,武则天去世后,去帝号,改成“则天大圣皇后”。后世对她的称呼多为武后、武才人、武昭仪,乃至武则天一称,是等到近代宣传女权运动的时候,才被广泛应用。因为则天二字来源于她的谥号,表明了她曾经做过皇帝,可以说是对宣传女权运动的一大利器。
至于武如意一名,小编觉得这名字应该是后面人们擅自加的,来源于武则天的一首诗歌。一首情诗——《如意娘》,写于感业寺出家时,表达对唐高宗李治的爱意。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大概意思就是说:相思过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离中竟将红色看成绿色。思念后果,身体憔悴,精神恍惚。如果你不相信我近来因思念你而流泪。那就开箱看看我石榴裙上的斑斑泪痕吧。
扒完名字,小编来梳理一下她与李唐王室的关系。一个词形容,错综复杂。
第一任丈夫兼公爹:唐太宗李世民
第二任丈夫:唐高宗李治
长子:代王李弘,后立为太子,死后追谥“孝敬皇帝”
次子:潞王李贤,李弘死后立为太子,死后追谥“章怀太子”
三子:唐中宗李显
四子:唐睿宗李旦
长女:安定思公主,早夭,麟德元年追封安定公主,谥号思。
次女:太平公主,名不详。
看到这儿估计还有点不清楚,小编再来给你们一个唐朝前边皇帝的顺序: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高祖第二子→高宗李治,太宗第九子→中宗李显,高宗第七子→睿宗李旦,高宗第八子→则天皇后武曌→中宗李显复辟→李重茂,中宗第四子→睿宗李旦复辟→玄宗李隆基,睿宗第三子。
所以说,武则天的两任丈夫和前任公爹都是皇帝,两个儿子也是皇帝,儿子的儿子也是皇帝,连女儿太平公主,也要跟自己的侄子李隆基争权夺位,堪称风云变幻。
-
赶驴宰相王及善的故事 2023-12-12
-
舌尖上的唐朝:大唐美食的魔力 2023-12-12
-
武则天在丧失皇帝权力后 为什么就停止化妆了 2023-12-10
-
小鸟依人成语典故的由来,唐太宗与诸遂良的关系? 2023-12-16
-
文成公主——最成功的女外交官 2023-12-14
-
杨玉环:她只是个贪玩儿的女子 2023-12-12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