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史上有三位花蕊夫人,她们结局分别如何?
在历史长河中,花蕊夫人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她的故事吗?
都说四川出美女,这句话是没错的,四川自从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修都江堰后,经济愈加发达,被称为天府之国,加上是盆地,气候温暖湿润,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想不出美女都难,谚语有云: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可见在四川的生活有多么的巴适。
四川之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李白有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入川尚且如此艰难,更不要说攻进去了,因此一旦发生战乱,这里最容易出现割据政权,五代十国时期即出现了前蜀和后蜀,而这两个蜀国各自出产了一个花蕊夫人。
首先来说前蜀的花蕊夫人,这个花蕊夫人是蜀主王建的淑妃徐氏,由于她的姐姐也是王建的妃子,因此也被成为小徐妃,徐氏姐妹非常的漂亮,从称呼花蕊夫人就可以看出,花蕊夫人的意思是:“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王建对这徐氏姐妹非常的宠爱,大徐氏为王建生下一个儿子王衍,王建称帝不久就去世了,王衍即位。
王衍没有继承王建的好的一面,迷恋酒色倒是全部继承了,加上四川的富庶,使得王衍更加沉迷酒色,而大小徐妃更是结交大臣,卖官鬻爵,导致整个前蜀不成样子,而此时的后唐庄宗却是野心勃勃,趁机出兵灭了前蜀,大小徐妃和王衍都被后唐庄宗所杀,一代美女就这样香消玉殒,留着也是危害国家。
第二个花蕊夫人是后蜀孟昶的妃子,这个花蕊夫人跟前蜀的花蕊夫人不一样,虽然出身并不好,跟孟昶却很恩爱,而且非常的有才华,孟昶的花蕊夫人被封慧妃,据说也性徐,但也有人说她姓费,反正也没有定论,也有说法这个花蕊夫人是歌妓出身,当然也没有定论,不过据《宋诗纪事》记载:“夫人姓徐氏,蜀之青城人。以才色入蜀宫,后主嬖之,号花蕊夫人。效王建作宫词百首。国亡入宋,备后宫。”
这里是说徐氏是以才色入的蜀宫,但也有一种说法是一个太监遍访成都城,才为孟昶找到这如花似玉的美人儿,封为惠妃;她不仅美艳,风姿卓绝,才华超绝,尤其是在诗词上更是少有人能及。即使是在《全唐诗》中,她的作品就达百多首,名曰《花蕊夫人宫词》,由此可见她的才情是如何地了得。
而孟昶也是个文艺青年,对待国事上不是很上心,但是对于美色之事却是很擅长,当然也是非常有才气的,全唐诗也收录了他一篇文章,孟昶最终还是沉迷酒色,不管国事,虽然四川富庶,但是架不住有心人,这个有心人就是赵匡胤,赵匡胤黄袍加身后,看到后蜀的情况,派王全斌攻蜀,十四万蜀兵不战自溃,孟昶成为了俘虏,赵匡胤对她不错,封他为秦国公。
赵匡胤也听说了花蕊夫人的大名,于是就封赏孟昶,他们谢恩的时候,赵匡胤就可以看到花蕊夫人了,赵匡胤一看之下,果然惊为天人,巧合的是孟昶谢恩以后,七天就死了,花蕊夫人自然也就被赵匡胤收入后宫。赵匡胤对花蕊夫人非常的宠爱,经常去花蕊夫人处歇息。
这个花蕊夫人的死亡据说跟赵光义有关,王巩在《闻见近录》一书中记载:“得幸太祖,颇恃宠。一日宴射后苑,上酌巨觥以劝太宗,太宗固辞,上复劝之。太宗顾庭下,曰:‘金城夫人(即花蕊夫人)亲折此花来,乃饮。’上遂命之,太宗引射而杀之。即再拜,而泣抱太祖足,曰:‘陛下方得天下,宜为社稷自重。’而上饮射如故。”
赵光义劝说赵匡胤以社稷为重这个理由不太充分,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花蕊夫人参与到了皇位的继承的问题上,在打猎的时候被赵光义射死了,不管哪一种说法,都跟赵光义脱不开关系。
第三位花蕊夫人不是四川人,而是福建人,作为南唐后主李煜的宫人,南唐亡国之后,被选入赵匡胤的后宫,后来被时任晋王赵光义杀害,这个花蕊不是李煜的妃子,因此正史中并没有记载,只是在一些笔记上出现过,也被成为小花蕊夫人。
小花蕊夫人最早出现在明代陆容的《菽园杂记》中,陆容说因为这位福建美女擅长做诗,赵匡胤就称呼她为“小花蕊”,陆容还说,这位美女的坟墓在福建崇安。
清代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也提到了这位小花蕊夫人。
三个花蕊夫人命运各自不同,有两个被赵匡胤收入后宫,又都被赵光义杀死,前蜀花蕊夫人被后唐庄宗所杀,或许这就是叫花蕊夫人的命运吧。
-
薛居正一介名相,为什么会遭世人诟病? 2024-01-19
-
比靖康之变早180年的耻辱是什么?招来亡国之祸 2024-01-03
-
李存勖英勇消灭后梁建立后唐,后来因热衷戏曲亡国? 2024-01-10
-
后唐第二位皇帝,揭秘李嗣源的辉煌一生 2024-02-05
-
符彦卿是谁 符彦卿有几个女儿叫什么名字 2023-12-17
-
地图上的五代十国变迁 2023-12-08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