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时期的魏象枢是个怎么样的人?魏象枢有什么事迹?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为大家带来魏象枢有什么事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都说做好事不难,一辈子做好事才难,当官亦然,做清官容易,一辈子做清官却不易。在封建体制下,清官的风险是极高的,首先要具备和整个官僚集团斗争的勇气,其次还得有甘于清贫和忍受孤独的决心。历史上能做到这样的人少之又少,清初时期的魏象枢可称典范。
魏象枢,生于1617年九月二十日(10月19日),顺治三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刑科给事中、工科右给事中、刑科左给事中、吏科都给事中、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顺天府尹、大理寺卿、户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等职。
魏象枢做官以敢言著称,他首次在清史中亮相便是因为一道奏疏,疏曰:“明季大弊未禁革者,督、抚、按听用官舍太杂,道、府、州、县胥吏太滥,请严予清釐。”他一上来就拿冗杂的官僚机构开刀,没有点为民请命的勇气,是无法说出这样的话的。
在左都御史任上时,魏象枢始终以“杀歪风,扬正气”的原则行事,干过不少惊天地泣鬼魂的大事。尽管他为此付出过巨大的代价,但从不怯场,不泄气,不撂挑子,他是越战越勇,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向腐败宣战,永不停息。
魏象枢如此水至清则无鱼带来的结果便是一个朋友也没有,其他官员的门前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琦,他的家门口则是门口罗雀,连鬼都不愿意上门。作为当朝御史,本来门前冷落车马稀也是常态,但只要魏象枢的枪口能稍微抬高一点点,那么他同样也可以做到金堆银砌。
以送礼对象而言,京师的吏部是最当红的衙门,其吏部官员门下相求者,无非就是为了官帽,花钱自然也不计成本。不过话说回来,到御史门下相求,求的却是保住官帽甚至是脑袋,如果网开一面,金银自然滚滚而来。
时任吏部尚书的王永吉和魏象枢家离得不远,这位王永吉虽然在史书上没有清官的美名,但至少也是一位好官。他每每过魏象枢的家门,总是发现冷冷清清,这让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史书记载,有一日王永吉与魏象枢上朝时相遇,王永吉赶紧躲一边,让魏象枢先过。本来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谁也碍不着谁。但在那个时代,等级森严,百姓如遇官人,要回避;官职低者遇官职高者也要回避。其时,魏象枢不过是工科给事中,算起来只是处级干部,顶多也是副市级,而王永吉却是吏部尚书,高他三四级。
清制规定:“京朝官之途遇也,秩卑者或勒马候过,或让道旁行,显贵则昂然前行”,按理魏象枢应该让王永吉先过,而王永吉却坚持让魏象枢先行,双方推让了数次,最后还是部长让道处长,部长肃静回避。而且王永吉还派人给魏象枢传话说:以后我们路上相遇,您一定要大步大趋,走中间大道,我先让你。
王永吉是吏部尚书且颇有官声,没有理由怕纪检官员的,可他为何还要给魏象枢让路呢?用王永吉自己的话说是:“吾每过其门,门可罗雀,其清操可想,吾甚敬之。”为官者,尤其是为高官者,往往趾高气扬,耀武扬威,如果没有人敬重清官,那么这个世道也就败坏了。
魏象枢既然选择做清官,那么清贫和孤独是注定的,谁也无法改变。尤其对贪官而言,他们对清官都是不屑一顾的,要不骂他有才无能,要不骂他不合时宜。总之金钱没赚到,做了清官反而人格也受到侮辱。
王永吉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尊官阶,只尊人格,他不能让清官先富起来,却带头让清官先贵起来,仅此一点尤让人敬仰。
-
康熙的两个表妹是谁?一位抚养雍正,一位抚养乾隆 2024-01-14
-
深受孝庄太后和康熙喜爱的公主,可惜红颜早逝 2024-01-03
-
四春娘娘都有谁?正史上为什么没有她们的记载 2024-02-19
-
她出身显赫的正黄旗,去世时成“官女子” 2024-02-06
-
清朝皇太极死因成谜 皇太极的死因是? 2024-01-18
-
13岁进宫,20当太后:揭秘孝惠章皇后传奇的一生 2023-12-28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