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临死前才接吴贤妃和儿子进宫,这是什么操作?
- 中文名:朱瞻基(1398年~1435年)
- 别称:明宣宗、宣德帝
- 字号:自号长春真人
- 国籍:明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北平燕王府
- 出生日期:1398年2月9日(洪武三十一年)
- 逝世日期:1435年1月3日(宣德十年)
- 在位时间:1425年6月27日-1435年1月31日
- 主要成就:“仁宣之治”随祖父亲征蒙古
- 主要作品:《御临黄筌花鸟卷》《武侯高卧图》《瓜鼠图》
- 庙号:宣宗
- 年号:宣德
- 谥号:章皇帝
- 陵寝:景陵
- 前任:朱高炽(明仁宗)
- 继任:朱祁镇(明英宗)
还不知道朱瞻基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朱瞻基与孙皇后、胡皇后的爱情纠葛不少人都知道,但朱瞻基与吴贤妃的爱情却极少有人知道,不仅是因为吴贤妃一直被朱瞻基养在宫外,还因为吴贤妃一生中并未有什么大作为,就连史料对其的记载也是少之又少。
朱瞻基与吴贤妃的相识就像是命中注定的一样,有点狗血又有点浪漫。据《罪惟录》记载:吴贤妃本是罪臣女眷,因长相美丽被朱瞻基看中,便将其留做自己的女人,无名无分,圈养在宫外。
宣德元年,朱瞻基的叔父汉王朱高煦举兵造反,朱瞻基多次派出使者劝说朱高熙未果后。决定御驾亲征,在与朱高煦作战前,还不愿放弃劝说其放弃造反的想法,写了一封信给朱高煦。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张傲之所以失去国家,一切都源于任用贯高,淮南之所以被杀,是因为张傲任用了伍被。现在我亲自带领大军前来讨伐你,你只要交出怂恿你谋反的人,朕就可以不追究你的罪责,恩惠待遇还和原来一样,但如果你顽固不化,一旦开战不是你战败就是你先被你的将士捆绑起来献给朕,到了那个时候,你在后悔就来不及了。”
然而朱高煦不将朱瞻基的信当一回事,仍然决定与朱瞻基开战,结果就像朱瞻基说的那样,朱高煦的手下想将他抓起来献给朱瞻基。朱高煦见此便害怕了,主动向朱瞻基投降,朱瞻基不费一兵一卒就把叛乱平定了。
在抓捕朱高煦的女眷的过程中,朱瞻基一眼便看到了人群中的吴氏,吴氏长得美艳动人,身材娇小,让人一看就很有保护欲,作为帝王的朱瞻基对于这类女子也是非常喜欢的。于是就赦免了吴氏的罪,并将她养在了宦官陈符的家中。
在此期间,朱瞻基多次到陈符家中与吴氏缠绵,两人在一起时很是甜蜜。宣德三年,吴氏为朱瞻基诞下皇子,此时的朱瞻基已经三十多岁了,只有一位皇子,吴氏诞下皇子,对他来说比中大奖还高兴,如果明朝也有买的话。
母凭子贵,吴氏因诞下皇子被册封为吴贤妃。虽然有名有份了,但朱瞻基还是没有将她接进宫,而是一直隐藏在宫外。后来朱瞻基病重,时日不多了,想起了宫外的吴贤妃和儿子,担心自己死后,吴贤妃和儿子无依无靠会被欺负。
便请求母亲张太后将他们接进宫,并将他们的身份昭告文武百官,张太后本就是贤德之人,再加上朱瞻基一生就这么两个儿子,所以就答应了。朱瞻基死后,吴贤妃及其儿子就被张太后接进宫了,并将他们的身份昭告文武百官,还封朱祁钰为郕王。
为他们修建了王府,供他们母子居住。都说帝王最无情,但朱瞻基却是一位有情又有责任心的帝王,虽然生前没有承认吴贤妃的身份,更没有将她接进宫,但在死前却给了吴贤妃保障,让她今后生活无后顾之忧。
我想朱瞻基之所以不接吴贤妃进宫,是因为吴贤妃乃是罪臣女眷,若是将其接进宫,加以封赏,有损皇室尊严,也不符合封建礼法。还有就是朱瞻基深爱着孙皇后,不愿吴贤妃进宫来打扰他与孙皇后的二人世界,更不愿看到孙皇后伤心。
若说朱瞻基不喜欢吴贤妃那是不可能的,毕竟吴贤妃也是一个美女,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若是朱瞻基不喜欢吴贤妃,也不可能多次出宫宠幸吴贤妃,更不可能在临死之前正式承认吴贤妃和儿子,只是与孙皇后比起来,吴贤妃的分量就没那么重了,所以朱瞻基选择了委屈吴贤妃。
-
徐达与朱元璋下棋,棋盘上出现两个字惊呆了 2024-01-14
-
蓝玉是明朝开国功臣,为什么会被诛九族? 2024-01-27
-
朱文正是什么身份?花花公子竟成了明朝守城将领第一人 2024-01-18
-
古代农民起义战斗力真的很差吗 李自成的军事实力又是什么样的 2024-01-11
-
明朝辽东大将李成梁是怎么死的 他有后代吗? 2023-12-18
-
严嵩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得到嘉靖的信任 嘉靖为何会如此宠爱他 2024-03-01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