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废帝”到“明代宗”,朱祁钰到底经历了什么?
- 中文名:朱祁钰(1428年~1457年)
- 别称:郕王、明代宗、明景帝、景泰帝
- 国籍:明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日期:1428年(宣德三年)
- 逝世日期:1457年(天顺元年)
- 主要成就:力挽狂澜,保卫北京拯救危难;选贤任能,纂修《寰宇通志》
- 在位时间:1449年9月22日-1457年2月11日
- 庙号:代宗
- 谥号:郕戾王、恭仁康定景皇帝
- 年号:景泰
- 陵号:景泰陵(北京市郊金山口)
- 前任:朱祁镇(明英宗)
- 继任:朱祁镇(明英宗)
- 中文名:朱祁钰(1428年~1457年)
- 别称:郕王、明代宗、明景帝、景泰帝
- 国籍:明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日期:1428年(宣德三年)
- 逝世日期:1457年(天顺元年)
- 主要成就:力挽狂澜,保卫北京拯救危难;选贤任能,纂修《寰宇通志》
- 在位时间:1449年9月22日-1457年2月11日
- 庙号:代宗
- 谥号:郕戾王、恭仁康定景皇帝
- 年号:景泰
- 陵号:景泰陵(北京市郊金山口)
- 前任:朱祁镇(明英宗)
- 继任:朱祁镇(明英宗)
历史名人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祁钰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朱祁钰虽然日后得以荣升"明代宗",但这一庙号来的太晚了,还打了很大折扣。
一、贬为王爵,加个恶谥
天顺元年(1457年)二月十七日,这一天离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刚刚过去一个月,也就是在同一天,曾经执掌大明天下八年的皇帝朱祁钰薨于西宫,享年三十岁。
之所以用"薨",而不是皇帝死亡的专有名词——"驾崩",乃是因为朱祁钰死的时候已经不是皇帝了。
事情是这样的,明英宗刚复辟的时候由于事情太忙,一时竟没想起来废黜弟弟的皇帝身份,导致在开始十几天内大明同时存在两位合法皇帝的奇观。但事后明英宗想起了这件事,连忙补救,这年二月初一,明英宗以太后的名义下诏废朱祁钰为郕王。
朱祁钰被废为王以后,明英宗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地了。尽管在上朝的时候还在群臣面前假模假样地关心弟弟,说什么弟弟的病好多了,可以喝粥了。但他说完此话后,群臣默然应对,可见明英宗内心的真实想法。
《复辟录》:上(朱祁镇)复宝位二三日间,诸文臣首功之人,列侍文华殿。上喜见眉宇,呼诸臣曰:"弟弟好矣,吃粥矣,事固无预弟弟,小人坏之耳。"诸臣默然。
事实上朱祁镇对这个将自己足足软禁在南宫七年的弟弟是十分不满的。这一点从他草拟的太后诏书中便可以看出,诏书中称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老实说朱祁钰当时已经快死了,再多的指责对他来说已经无意义了。
但是朱祁镇是不会轻易放过朱祁钰的,哪怕他死了也逃不过惩罚。这不朱祁钰刚一死,那边朱祁镇就开始运作起来了。古代没有什么唯物思想,因此对这个生死观看的很重,越往上的权贵越是这样,尤其到了皇帝这一级别,对死后的祭祀之事特别重视。
明朝皇帝在北京昌平地区有一片专属坟地,也就是今天的十三陵。朱祁钰曾经做过皇帝,在登基之初就为自己在此地选择了万年福地。现在朱祁钰死了,朱祁镇表示这个地方不能葬,因为朱祁钰已经不是皇帝了,没有资格埋在这里。也因为朱祁钰已经不是皇帝了,所以不能用天子葬礼,只能用亲王之礼。最后明英宗经过仔细考虑以亲王礼将朱祁钰葬在了今天的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北麓,称"郕王墓"。
但这还没完,按照规矩朱祁钰死了以后该给他上个谥号。本来明英宗不复辟的话,朱祁钰是能享受皇帝待遇的,但是现在既然已经被废为"王爵"了,就只能享受王爷待遇。哥哥朱祁镇精挑细选给朱祁钰选择了"戾"这个谥号,称为"郕戾王",《谥法》云:"不悔前过曰戾",没错,这是一个恶谥。
打压朱祁钰死后应有的待遇,追赠一个恶谥。古人最注重身后之名,而朱祁镇想要的就是要让这个"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的弟弟遗臭万年。
朱祁镇这样贬斥朱祁钰的名誉,从历史的经验看来,除非日后朱祁钰的后代能够逆天反杀回来,朱祁钰才能恢复皇帝的身份。但悲催的是朱祁钰的后代在他死之前就已经绝了,这么看来朱祁钰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然而历史就是这么有趣,朱祁钰死后两百年内,机缘巧合之下,一步一步重回正统地位,最终恢复了自己的皇帝身份。
二、忠厚侄儿,恢复帝号
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后又活了八年,这八年里,朱祁钰是朝廷不能提及的禁忌,大臣也都知道这是皇帝心中的一根刺。但朱祁钰毕竟当过八年皇帝,这是事实,谁也抹杀不了。而且不同于同样被抹去存在的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在位四年,就忙了一件事——削藩,还失败了,除此之外再无大的功绩。因而朱棣称帝后抹去他的存在,连他的"建文"年号都改为"洪武"三十二年——三十五年,表示不承认其正统地位。
然而就算是朱允炆这样一位主,明朝后世大臣主张承认其皇帝身份的都不在少数。何况朱祁钰在位期间,知人善任,启用于谦等正直之人,励精图治,选将练兵,击退了瓦剌的入侵,使得江山社稷转危为安,又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使当时明朝社会由乱而治渐开中兴,可谓英明之主。所以虽然迫于明英宗的威权,大臣不敢说,但是私下不少人都认为朱祁钰受到的待遇太不公了。而朱祁镇想要一味强压是压不住的。
朱祁镇驾崩后其子朱见深继位,是为明宪宗,改年号"成化",成化十一年(1475年)十二月朱见深下诏恢复郕王朱祁钰的帝号,上谥号"恭仁康定景皇帝",并改"郕王墓"为"景泰陵"。
朱见深为何推翻自己父皇的决定,原因有三。其一是承认客观事实,朱祁钰毕竟做过八年皇帝,而且政绩不错,这是谁也抹杀不了的;其二,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钰重视文官制度建设,并压制武官,使得文官集团成长到可以跟皇权抗衡,因此无论出于文官集团的私心,还是儒家的法理来讲,都该承认朱祁钰的皇帝身份;第三,明宪宗朱见深性格宽厚,加上朱祁钰虽然为了保住皇位囚禁太上皇,废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但毕竟没有威胁他们父子的生命安全,基于此也该给已逝的朱祁钰一点安慰。
《明史·景帝本纪》:成化十一年十二月戊子,制曰:"朕叔郕王践阼,戡难保邦,奠安宗社,殆将八载。弥留之际,奸臣贪功,妄兴谗构,请削帝号。先帝旋知其枉,每用悔恨,以次抵诸奸于法,不幸上宾,未及举正。朕敦念亲亲,用成先志,可仍皇帝之号,其议谥以闻。"遂上尊谥。敕有司缮陵寝,祭飨视诸陵。
此后我们终于可以称呼朱祁钰为景泰帝了,但老实说明宪宗这次对景泰帝的平反是不彻底的。首先是这个谥号"恭仁康定景皇帝",只有七个字,而明朝其他皇帝的谥号除去皇帝两个字外,一般都是十七个字。比如朱瞻基"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天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朱祁镇 "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朱厚熜"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看出来了吧,一般的格式都是以"X天X道"开头,中间一大堆赞扬词,什么文,什么武,然后结束,而景泰帝这个谥号明显的缩水了,跟其他皇帝在一块看着很别扭。
再来,景泰帝还没有庙号。唐朝之后庙号大规模泛滥,除了亡国之君以及特别不上道的皇帝外,每位皇帝身后都能有庙号。景泰帝没有庙号,没有就不能入太庙。吃不到冷猪头肉,受不到祭祀,归根到底朝廷还是不承认他是正牌皇帝。毕竟明宪宗已经做了很大让步,推翻了老爹的决定,总不能一直啪啪打老爹脸吧。
此后近两百年,景泰帝就保持着这样尴尬的皇帝身份,历代皇帝也没有再想为其翻案,毕竟已经过去这么久了,翻不翻也没什么意义。这其间只有嘉靖帝在为自己老爹盖皇陵的时候,想起来还有点边角料没用完,因此为景泰陵改建陵碑,并易绿瓦为黄瓦,使之符合帝陵规制。
话说回来嘉靖帝那位一天没做过皇帝的老爹,最后庙号"睿宗"谥号"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位在明武宗之上,开开心心去太庙吃猪头肉去了。当了八年真天子的景泰帝还不如这么一位假皇帝。
三、帝国末日,重回正统
直到南明时期,弘光帝才为朱祁钰加上庙号"代宗",并增加谥号到17字——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弘光帝为什么要彻底恢复明代宗的正统地位,原因有很多。其实不光是明代宗,弘光帝还给建文帝平反正名了,并为在靖难之役中忠于建文帝一方的大臣追赠谥号,弘光帝所以这么做,是有自己的考量,明末不少大臣们的"忠君爱国"之情如何,大家都是有所了解的,崇祯帝死的时候,殉葬的只有一个老太监,有时候一个朝代的"气节"真的很重要,而弘光帝本人也不过是权臣拥立的一个傀儡。相比之下明代宗北京保卫战时,以于谦为首,满朝文武,何其英烈,因此弘光帝希望以此来来唤起大臣们的忠义。
弘光帝剧照
此外,出于实际需要,弘光帝也必需平反朱祁钰。明代宗死后那么多年之所以没能恢复名誉,就是因为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全是明英宗后代,平反明代宗,关乎英宗一系的正当性,但弘光帝虽然也是英宗后代,但他继承帝位,实际上也是走的小宗继承大宗这条路,况且当年的国本之争,弘光帝的父亲老福王落得人人喊打的境地,现在一味强调正统,会使自身的合法性受质疑,毕竟还有个不知真假的崇祯太子在那呢。而弘光帝自己本身先是依朱祁钰即位的故事,先监国后称帝,如果不将朱祁钰身份合法化,那这个仿效旧事必然大打折扣。此外与明末文官东林党也有很大关系。
就这样死后近两百年,朱祁钰终于完成了从废帝到皇帝再到明朝正统皇帝的身份跨越。但你以为朱祁钰变成明代宗就不惨了吗,大错特错。
首先朱祁钰为什么被尊为明代宗。因为南明君臣认为他是"代替"做的天子,所以上庙号"代宗"。
《幸存录》:景皇帝庙号称代,以其类唐代宗,且代为天子也。
但王夫之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南明君臣不学无术。因为"代宗"这一庙号,除了明朝只有唐朝用过,唐代宗在安史之乱中立有大功,所以后代决定永世纪念,这样就要为其上庙号"世宗",但唐朝要避李世民的讳,不能用"世",所以就取"世世代代"之意,为其上庙号"代宗",因此"代宗"就是"世宗"的意思,然而到了明朝这边,曲解其意,在已经有明世宗的情况下,再尊一个明代宗,很尴尬呀。
《读通鉴论》:"唐讳世,代宗犹言世宗,近人欲以加景皇帝,其不学如此。"
既然这样那就将就点吧,反正好不容易有庙号了能进太庙了。对不起,进不去。南京太庙因为嘉靖年间失火之后,南京太庙就没有进行重建,所以南明弘光政权建立后,是没有太庙的。
崇祯朝的太庙就已经排到睿宗了,没代宗什么事了
因此终弘光帝一朝一直在奉先殿祭祀历代皇帝,而就是奉先殿,明代宗也进不去,因为弘光帝与明代宗的关系已经十分远,到了"亲尽而祧"的地步,所以朱祁钰刚一被追尊为明代宗,就直接进了祧庙。
-
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最后还是难逃一死 2024-01-12
-
杨廷和:明朝内阁首辅,他是个怎样的人? 2024-03-02
-
朱瞻基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为何会英年早逝? 2024-02-22
-
明朝大将胡大海是怎么样的人,他是怎么死的? 2023-12-18
-
蓝玉他都做了些什么?朱元璋为什么要杀他 2024-01-14
-
朱载堉是什么人?朱载堉一生有哪些成就? 2024-02-26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