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和马超的武力不相上下?他们谁更厉害?
- 中文名:马超
- 别名:马孟起,锦马超、神威天将军
- 国籍:汉末三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北)
- 出生日期:176年(东汉熹平五年)
- 逝世日期:222年(蜀汉章武二年)
- 职业:军阀、将领
- 主要成就:助兵破郭援高干,联军战潼关渭水,逆袭陇上诸郡县
- 官职:平西将军、左将军、骠骑将军
- 爵位:凉州牧、斄乡侯
- 谥号:威侯
- 中文名:赵云(约167年~229年)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
- 出生日期:约167年(待考)
- 逝世日期:229年
- 职业:将领
- 主要成就:长坂坡救阿斗、定益州郡县
- 爵位:永昌亭侯
- 谥号:顺平侯
你真的了解赵云和马超吗?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颜良文丑且先不说,赵云和马超的争论由来已久,不过如果细读演义你会发现,其实《三国演义》已经有了答案,那么赵云武力是否略逊马超一筹?演义中有三大铁证,这下实锤了,我们一一来看一下。
演义中有两个人会经常用来作参照对象,其中一个是许褚,另外一个是张郃,原因在于和他们两人交手过的猛将很多,比如许褚和排名前六的都交过手,和张郃交过手的也不少,比如五虎上将中除了关羽没有和他打过之外,其余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四人都一一和他交过手,因此以张郃为参照对象的话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出赵云和马超的武力水平。
演义中的第一个铁证
先看看演义中张郃面对赵云和马超的不同表现,穰山突围战中赵云三十余回合击败张郃:
“云纵马挺枪,杀散后队,又来前军独战张郃。郃与云战三十余合,拨马败走。”
潼关之战中马超二十回合击败张郃:
“张郃出迎,战二十合亦败走。”
乍一看似乎马超强过赵云很多,但是穰山突围战中赵云冲杀了整整一晚,体力消耗很大,而马超体力充沛;这是其一,其二马超在击败张郃并杀了李通后遇到曹洪,结果曹洪居然在马超手下支撑了四五十回合,难道曹洪武力强过张郃这么多?显然不是,原因就在于张郃有点偷懒,不是生死关头没有拿出自己的最强武力大战马超(这一点从后面张郃陷入张飞包围之中,力敌张飞三五十回合也能看得出来),而曹洪则是以命相搏。
显然马超和赵云的武力绝无可能差距这么大?但是二十回合和三十余回合相比仍然有十几个回合的明显差距,以马超和赵云两人这种顶级猛将面对实力不如自己的对手,这个差距可以说是相当的大了,即使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赵云还是要略逊马超一筹。
演义中的第二个铁证
曹操麾下猛将很多,李典和于禁的武力相对较弱并不突出,可以肯定的是李典武力强过于禁,但是你要说相差很大也没有,因为两人在作战中经常一起搭档出击,能成为搭档的武力相差不会太大,比如周泰和韩当,宋宪和魏续等等。
演义中李典和赵云交过手:
“曹仁命李典出阵,与赵云交锋。约战十数合,李典料敌不过,拨马回阵。”
马超则和于禁交过手:
“曹操背后于禁出迎。两马交战,斗得八九合,于禁败走。”
李典、于禁两人没有张郃那么圆滑,这两次交手也是两人真实武力的体现,从李典主动退走来看显然他还能在赵云手上再支撑几个回合,这里仍然有十个回合左右的差距,还是那句话,即使考虑到李典和于禁的武力差距,以马超和赵云这种级别的猛将来看,十回合的差距还是能看出马超比赵云略胜一筹。
潼关之战时,曹操被马超打得割须弃袍后,面对如此悍勇的马超,曹操不由得大发感慨:“马超不减吕布之勇!”又心有余悸的说:“马儿不死,吾无葬地矣!”吕布的悍勇可是给曹操留下过极为深刻的印象,他把马超和吕布相提并论,其实就是认为武力堪与吕布相比的只有马超一人!
而赵云就没有这个待遇了,即使长坂坡之战中赵云七进七出曹操大营,击杀其麾下五十余员战将,曹操也只是说:“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至少从演义来看,一吕二马比一吕二赵显然更有说服力。
-
邓艾为什么能让诸葛亮、张飞、赵云的儿子全死在自己手中? 2024-02-14
-
卞夫人是怎么从一个小妾变成贤内助的? 2024-02-12
-
三国最忠义的人真的是关羽吗?是谁更甚关羽百倍? 2024-01-25
-
曹丕为什么临死才立太子 简单就是曹丕很不待见曹叡 2024-01-16
-
汉寿亭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 难怪关羽会对这个官职如此重视 2024-01-08
-
关羽女儿的婚姻和他的死有挂钩 关羽的女儿最后嫁给了什么人 2024-01-13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