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赵高是秦朝的“掘墓人”?赵高是个怎么样的人?
- 中文名:赵高
- 国 籍:秦朝
- 民 族:华夏族
- 逝世日期:前207年
- 职 业:宦官、丞相
- 代表作品:《爱历篇》
- 主要事迹:沙丘政变、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望夷宫政变
- 结 局:为子婴所杀
- 评 价:亡秦祸首
- 爵 位:安武侯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赵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赵高之名对于不少读者朋友来说可谓是如雷贯耳,这个人也真正做到了“遗臭万年”,如果没有此人对秦二世胡亥的教唆,对大秦丞相李斯的误导,相比大秦帝国能够扭转局势,成为像汉、唐那样的长命朝代。但可惜的是,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出身低微、官职也不大的人能够日益深入帝心,忠厚的外表下竟藏在一颗要将世俗大权悉数收入囊中的野心。赵高成功了,他取代了李斯成为秦相,位极人臣,当然他的下场也极惨,被一刀砍死不说还被秦王子婴夷灭三族。那么这位大秦帝国的“掘墓人”是个怎样的人呢?在他身上又发生过哪些事呢?
一、隐宫出生,逐入帝心
赵高之恶行就连司马迁也不屑为之立传,与赵高有关的记录只能在《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蒙恬列传》才得见一二。据《史记·蒙恬列传》记载:“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赵高是否为宦官,但可以肯定的是赵高的母亲因触犯刑法遭到处刑后身体残缺,被收入“隐宫”,赵高和自己的兄弟皆出生于此。然而出身卑微的赵高没有放弃,不仅自学了秦法,据说造诣不下当时的廷尉,还写得一手艳冠秦朝好书法,“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凭借着自身的努力,赵高得到秦始皇的赏识。
虽然只是职位不高的中车府令,但赵高逐步成为了秦始皇的心腹,不仅有翻阅秦始皇办公文案的便利,秦始皇还让他教自己的少子胡亥判案断狱,这时的赵高决定做一次豪赌,就像当年的吕不韦一样,他逢迎献媚,因而很快就博得了公子胡亥的赏识和信任,这也为他日后发动“沙丘政变”埋下伏笔。所谓“狡兔三窟”,赵高在“投资”公子胡亥时,也不忘记献媚于秦始皇,尤其是当嬴政以“以王号不足以显其业,传後世”,下令上至丞相、御史大夫,下到诸议郎共议帝号时,就连李斯也没能让秦始皇满意,反而是赵高的奏折让秦始皇大悦,上面写道:“陛下已功盖三皇,德超五帝,不论皇、帝,皆不能涵盖陛下功业,三皇五帝相加,或可。”
看到这里,那个秦始皇心中早有定数的尊号,已呼之欲出了,三皇五帝相加,自然是“皇帝”!赵高精明之处在于他没有在奏折中说出“皇帝”的称号,因为在秦始皇看来,身为上位者,君主的原则,在于不能被臣下看透,而平时大臣中或有人想要隐瞒自身想法,但诏书一下,所有人都不敢沉默,只能出声,在奏折中,一些平日里所隐藏的心思和政见,便袒露无遗。不过,若是有人不偏不倚将陛下所想的事全然猜出,并且得意洋洋地说出来,将会受到他的忌惮,李斯与赵高都是极其聪明之人,前者看似随大流,但与后者同时猜出陛下的意图,只不过相比李斯,赵高职位较低,又是陛下身边的近臣,自然能够说出来。自此以后,赵高便简在帝心,扶摇直上了。
二、长袖善舞,其心已改
简在帝心的赵高还是一不小心触犯秦法,至于赵高犯下何种大罪,并未留有任何记载,只知道蒙毅不敢违背律法,要按律处以赵高死刑,可“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相必秦始皇是想运用权术使赵高对自己更加惶恐忠心,因为蒙氏是秦能一统六国的重要支柱,赵高无权无势,便只能依附秦始皇,但此举却错失了这唯一能杀掉赵高的机会,还使得赵高与蒙毅和整个蒙氏结仇。也就是因为这件事,赵高一方面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变得更加谨慎;另一方面是他发现了秦法的漏洞——皇帝,只要操控了皇帝,便是将天下大权尽掌于手,于是乎一个胆大包天的想法占据他的脑海,久久挥之不去。
赵高自然是不能控制秦始皇的,但他把目光放到了公子胡亥身上。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的负担并不轻松,每天都要批改繁重的公文让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随着病势一天天加重,秦始皇深知自己的大限已到,于是召来兼管着皇帝符玺和发布命令诸事的赵高,让他代拟一道诏书给长子扶苏,要立扶苏为储君,然而赵高与扶苏不合,他害怕扶苏继承帝位后,自己的个人地位不利,而胡亥是自己看着长大的,更容易控制,于是赵高假意允诺,但暗中扣压了遗诏。随着巡游的车队行驶至沙丘,秦始皇嬴政也驾崩了,“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所以秦始皇之死只有公子胡亥、赵高和几名近臣知道。
赵高也知道机会来了,带着扣压的遗诏来见胡亥,劝他取而代之,等到胡亥松口后又转而劝说李斯,被李斯严词拒绝后赵高话锋一转:“然则长子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乡里明矣”,此话戳痛了李斯,于是二人决定矫召,立胡亥为二世。为决出后患,赵高又炮制一份诏书送往上郡,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赐扶苏与蒙恬自裁。不仅胡亥称帝,是为秦二世,“高为郎中令,任用事”,简在帝心的赵高已深入帝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了。
三、奸不当立,下场悲惨
赵高掌握实权后,开始着手排除异己,首先便拿蒙氏开刀,赵高“日夜毁恶蒙氏,求其罪过,举劾之”,子婴进谏无果,蒙恬、蒙毅兄弟冤死。赵高也没放过李斯,他又设计陷害李斯、李由父子,尽管李斯已经看出赵高的阴险狡诈,指出赵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提醒二世当心。但此时赵高的权势如日中天,李斯、冯去疾等大臣被他关押入狱,最终李斯被判腰斩,此时的李斯悔不当初,临死前他看到了秦必亡的气息:“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赵高为佐,吾必见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秦朝的气数,在胡亥与赵高的统治下,已丧失殆尽。
赵高还把事情做绝了,不仅唆使胡亥诛杀自己的亲兄弟,还以“指鹿为马”之事杀尽大秦最后的贤臣。眼看反抗军的势力做大做强,为避祸端,赵高与弟弟赵成、女婿阎乐制定了弑君政变的计划,逼迫昏庸的秦二世胡亥自裁。阎乐将胡亥的死讯回报给赵高,赵高乃悉召诸大臣公子,告以诛二世之状,同时想仰仗着自己也有着嬴姓赵氏的血统,准备宣布登基。但群臣皆低头不从,不得已,赵高另立王室成员子婴,由于秦的力量已大为削弱,子婴只得取消帝号,复称秦王。子婴知道自己的王不是个真王,铁定要受到赵高的控制,于是他与贴身宦官韩谈定计杀了赵高,并灭其三族。
阴险、狡诈、残忍、老奸巨猾,都是形容赵高最好的词语。有人认为赵高本为赵国公子,因痛惜自己的国家被秦所灭,因此他不惜残害自己的身体自宫后进入秦宫引发秦朝内部一系列争斗,杀尽秦朝宗室,灭亡秦朝赵高的所作所为志在复仇。但笔者并不认为是这样,赵高是嬴姓,赵氏,哪怕血缘再偏,但从他最后杀掉胡亥,想自立时可以看出他的野心并不是光复赵国,而是成为他敬仰的皇帝,一切的起因在于赵高曾经犯下的重罪。赵高犯下重罪,侥幸免除一死,恢复官位,但他也看到了秦帝国最为致命的漏洞——皇帝,他长袖善舞,只为了依附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因此“复仇”比不上对权势的渴望,赵高颠覆了大秦的统治,但下场也极其凄惨,最终还为别人做了嫁衣,令人唏嘘。
-
到龙且战死后,对项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2023-12-27
-
子婴是秦朝最后一位君主 他和秦始皇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2024-01-05
-
秦朝没有椅子古人只能跪坐到脚麻还有可能走光 2023-12-22
-
虞姬死后在什么地方?虞姬和项羽有没有葬在一起? 2024-01-27
-
西楚 霸王项羽帐下五大将分别是谁? 2023-12-22
-
秦王嬴政的三座大山指的是什么?他是怎么除掉的 2024-01-23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