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手下那么多心腹大臣,司马懿造反时他们人呢?
- 姓名:曹操(155年~220.3.15)
- 别名:曹孟德、曹吉利、曹阿瞒
- 国籍:三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
- 出生日期:155年(乙未年)
- 逝世日期:220年3月15日(庚子年)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 主要成就:实行屯田制,安抚流民
- 消灭群雄,统一北方
- 开创建安文学,提倡薄葬
- 代表作品:《观沧海》《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等
- 谥号:武皇帝
- 庙号:太祖
- 陵墓:高陵
- 中文名:司马懿(公元179年~公元251年)
- 别 名:仲达
- 国 籍:三国曹魏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温县)
- 出生日期:公元179年
- 逝世日期:公元251年
- 职 业:政治家,军事家
- 主要成就:抵抗诸葛亮北伐,屯田水利,平定辽东
- 屯田水利,灭公孙渊
- 官 职:太尉、太傅
- 谥 号:(文贞)→宣文→宣王→宣皇帝
- 庙 号:高祖
- 封 爵:舞阳侯
- 享 年:73岁
- 葬 处:首阳山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赤壁之战后,曹操惨败,由此曹操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曹操的失败,也让曹操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曹操自己更是深知,赤壁之战的损失,短期之内是无法避免的,只能够让子孙去完成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
由此曹操不断的发展曹魏,在这样的情况下,曹魏的实力不断上升,更为重要的是,曹操知道曹魏的发展,肯定是离不开人才的。在这种情况下,曹魏也吸引了很多人才,这就是人们熟悉的求贤令。正因如此,曹魏的人才可以说是魏蜀吴三国中最多的。
司马懿无疑是曹操提拔的人才之一,在曹魏的所有人才中,司马懿的地位非同小可。到了曹魏后期,司马懿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此时的司马懿更是只手遮天。曹操生前是十分爱惜贤才的,而且也善于用人。这一点是肯定的,否则曹魏也不会是三国中实力最强的。
可是问题来了,在曹魏的后期,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在这样的情况下,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就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没有一个曹操的心腹大臣站出来替曹氏家族说话。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来说,司马懿真的太长寿了。
那些忠心的老将都无能为力,原因就是曹操这些心腹大臣,很多在高平陵之变发生的时候已经离世了。只要看一下曹氏三代皇帝的辅政大臣,便可知晓了。史料上虽没有明说曹丕的辅政大臣为何人,但是我们可以从曹操处推断。
现如今看来,凭借曹操的性格肯定是不会给曹丕留下什么辅政大臣的,这就与曹操生性多疑有关了。这样的话,让曹丕很是难堪。对此,曹丕是处于担忧的状态,放不开手脚,没有信得过的大臣。可是这不代表曹丕无人可用。比如说有贾诩、司马懿等人。
到了曹叡时期,辅政大臣就出现了。曹丕则为下一任君主曹叡留下了辅臣,其中就包含了司马懿。即使是在曹叡驾崩后,司马懿仍然是辅政大臣。司马懿可以说是四朝老臣,单单从这一点来说,司马懿到了曹魏后期,威望已经是非常高的了。
等到司马懿夺权的时候,已经没什么有资格有权势的老臣了。其次就是,曹操当时的心腹大臣,在司马懿夺权的时候,已经是退居二线了。等皇位传到曹芳这一代之时,曹氏已经出了四位皇帝了。也就是说,此时的曹魏在大臣上,已经出现了四次更替。
虽然上一任皇帝会留下一些能干的臣子给新皇,但是新皇也得自己栽培一些人,由此说来,朝中的局势就非常多变了。曹芳上任之时,大权被一分为二,曹爽和司马懿不相上下。而先前的那些曹氏老将,多半已经死了,或者已经没了实权。
也就是说,曹操当年的心腹大臣,在司马懿篡权时期,已经是死的死,没有实权的没有实权,也就是说,此时的司马懿在朝中可以轻而易举的发动政变。司马懿搞了一场政变之后,这实际大权便落到了司马氏族手中。再没其他势力可以匹敌了,其他人就算想作对,也没那个实力。
当时曹操所培养的一些忠臣良将早已经去世。后来曹氏宗族里面也没有一些人才出现。所以使得曹氏集团并没有能力和司马懿进行对抗。还有就是当时司马懿代表的是世家贵族的利益。世家贵族在背后给司马懿非常大的支持,否则司马懿的政变也不会成功。
-
曹彰:曹操最会打仗的儿子,不爱江山爱当将军 2024-02-21
-
三国历史上的六大美女,小乔大乔必须上榜 2024-02-25
-
刘备一生到底有多少个老婆 谁才是人生中最后的赢家 2024-02-02
-
武圣关羽年少为什么会被流放?他的身世是什么 2024-02-09
-
孙权称帝后为什么会无视孙策?原因是什么 2024-02-02
-
名将夏侯渊之子夏侯霸为什么会投奔蜀汉? 2024-01-22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