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名相高士廉是怎样的人 他和李世民关系如何
- 姓名:高俭(575年~647年)
- 字号:字士廉
- 国籍: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渤海蓨县
- 出生日期:575年
- 逝世日期:647年2月14日
- 职业:北齐宗室之后、唐朝宰相
- 主要作品:《氏族志》
- 主要成就:主持编撰《氏族志》,凌烟阁功臣之一
- 封爵:义兴郡公→许国公→申国公
- 姓名:李世民(599.1.23~649.7.10)
- 别称:唐太宗,天可汗
- 国籍: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陕西武功别馆(今陕西省武功县)
- 出生日期:公元599年1月23日(己卯年)
- 逝世日期:公元649年7月10日
- 主要成就:文韬武略,平定乱世,开疆扩土,贞观之治,求贤纳谏,宽厚爱民
- 代表作品:《帝范》,《贞观政要》等
- 在位时间:公元626年登基(在位23年)
- 庙号:太宗
- 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 尊号:天可汗(唐周边各民族尊称)
- 年号:贞观
- 上一任皇帝:李渊(唐高祖)
- 下一任皇帝:李弘(唐义宗)
高士廉(575年——647年),名俭,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唐初宰相,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
高士廉的妹妹,高氏嫁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也就是说,高士廉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亲舅舅,而且,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父亲早死,两人实际由高士廉抚养。所以说,高士廉相当于长孙二人的父亲,有养育之恩。
而且,高士廉看李渊次子李世民啊,长得不错,才华也高,是个难得的贤婿,于是便做主将甥女长孙氏嫁给了李世民,也就是后来的长孙皇后。所以李世民还得好好地谢谢这个岳舅,给了他一个贤良淑德的皇后!
为什么这么说呢?高士廉对长孙二人可不仅仅是养育之恩。他们的父亲早死,高士廉将妹妹接回家中,亲自对长孙二人加以教育,都说子不教父之过,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出他的家教如何。因此长孙皇后的贤惠以及长孙无忌的智谋与高士廉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高士廉此人虽前期追随萧铣,但是降唐后,颇有功绩,尤其是在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上,武德九年,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矛盾加剧,高士廉与长孙无忌、侯君集等人日夜劝谏李世民,欲诛杀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后来,还亲率吏卒从监牢里释放囚犯,授以兵甲,组成临时的部队驰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上,高士廉尽了自己的一份力,且史书有记载: 高士廉为人谨慎缜密,表奏皇帝的草稿一概焚毁,不使左右知晓。心思缜密,有点让小编恐惧,这种写完草稿就烧的行为,嗯……不是奸臣经常用的么?!但也正是由于这种缜密的为政原则,或许将将入了李世民的眼,不至于对长孙皇后的母家加以忌惮,反而恩宠待之。
高士廉正如他的名字一般,品德高尚,后世留有一篇文章《高士廉以德处世》,其中有记载:“蜀人朱桃椎者,淡泊为事,隐居不仕,披裘带索,沉浮人间。窦轨之镇益州也,闻而召见,遗以衣服,逼为乡正。桃椎口竟无言,弃衣于地,逃入山中。士廉下车,以礼致之,及至,降阶与语,桃椎不答,直视而去。士廉每令存问。桃椎见使者,辄入林自匿。近代以来,多轻隐逸,士廉独加褒礼,蜀中以为美谈。”
就是讲蜀中有一个隐士叫朱桃椎,死活不愿意当官,窦轨到任之后,听说了这个人,说后就召见他,把衣服送给他穿,逼迫他做乡正官。朱桃椎始终一句话不说,把衣服扔在地上,逃入山中。高士廉到任后,用礼节招他来,等到他来到,走下台阶跟他说话,朱桃椎不回答,直直地看着他后离开了。高士廉常让人问候他,桃椎见到派去的人,就入林自己藏匿了。近代以来,官员多轻视隐居不做官的人,唯独高士廉对朱桃椎施加赞扬礼节,蜀地的人把此事作为美谈。
高士廉的温和有礼可见一斑,他的死也颇让李世民伤心,甚至想亲自吊唁他。高士廉于贞观二十一年病死,时年七十二。 当时太宗刚刚饮服“药石”,闻讯马上整装要亲临看视。但是长孙无忌死活不让,说:舅舅临终前嘱咐了不能让您看视,且“饵石临丧”是医家大忌,劝了半天才把药性正发作的太宗皇帝劝回宫去。
-
宰相在外出差妻子居然怀孕,他为何还很高兴? 2023-12-10
-
唐朝“神鸡童”贾昌的故事 2023-12-12
-
文成公主——最成功的女外交官 2023-12-14
-
李靖是谁 红拂女是李靖的老婆吗? 2023-12-17
-
李重茂是谁的儿子?他是怎么死的? 2023-12-16
-
杨玉环:她只是个贪玩儿的女子 2023-12-12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