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帝曹丕:上能骑马打仗,下能安邦治国
- 中文名:曹丕(187~226)
- 别名:魏文帝,曹子桓
- 国籍:三国曹魏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谯县(今安徽亳州)
- 出生日期:187年冬(丁卯年)
- 逝世日期:226年(丙午年)6月29日
- 主要成就:代汉称帝,建立曹魏,大破羌胡,平定河西,复通西域,繁荣建安文学,开文学批评风气
- 代表作品:《典论》、《燕歌行》、《寡妇诗》、《答临淄侯植诏》
- 谥号:文皇帝
- 庙号:高祖、世祖
- 年号:黄初
- 在位时间:220年12月10日——226年6月29日
- 陵墓:首阳陵
- 中文名:曹丕(187~226)
- 别名:魏文帝,曹子桓
- 国籍:三国曹魏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谯县(今安徽亳州)
- 出生日期:187年冬(丁卯年)
- 逝世日期:226年(丙午年)6月29日
- 主要成就:代汉称帝,建立曹魏,大破羌胡,平定河西,复通西域,繁荣建安文学,开文学批评风气
- 代表作品:《典论》、《燕歌行》、《寡妇诗》、《答临淄侯植诏》
- 谥号:文皇帝
- 庙号:高祖、世祖
- 年号:黄初
- 在位时间:220年12月10日——226年6月29日
- 陵墓:首阳陵
曹丕,即魏文帝,曹操次子,汉献帝禅位而创建魏朝。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曹丕十岁从军打仗,一直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创建魏朝后完成北方统一,出征东吴。他一心平定天下,却在位七年后病逝。曹丕能文能武,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和曹操、曹植并称“建安三曹”,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少年天资聪颖
传闻曹丕出生时,天上出现青色的云彩形如车盖,终日环绕其上,看见的人都说曹丕将来不是当臣子的命,后来也证明了这一点。
曹丕天资聪颖,因家境良好,从小博览群书,《五经》、四部、《史》、诸子百家之言等等,这也为他后来文学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曹丕六岁学箭、八岁骑马,十岁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建安二年曹丕十岁,彼时张绣投降曹操但不久又反叛,曹操长子曹昂为掩护曹操撤退被乱军杀死,曹丕骑马逃脱,可见其心智胆量。
争夺世子位
曹操有诸多儿子,但有能力角逐世子之位的只有几个,一个是长子曹昂、一时曹冲,还有就是曹丕和曹植。曹昂张绣叛乱中为掩护曹操离开被乱军杀死;曹冲少有神童之名,更有曹冲称象流传后世,但十三岁得病夭折;因此最后的人选只剩下曹丕和曹植。
曹植文采斐然,很得曹操宠爱,更有杨修辅佐,有好几次都差点被立为世子,但因为曹植文人气过重,常常任性而为,经常饮酒误事。相比之下曹丕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稳扎稳打,不骄不躁,稳重行事,最终战胜曹植,成为魏王世子。
登基为帝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位,称魏王。为了避免出现汉朝宦官干政的局面,严禁宦人干政,宦人为官,最高只能充任”诸署令“,从制度上铲除宦官干政的根源。为联合世家大族,加强统治集中权利,确立了后来魏晋南北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为后来称帝奠定了基础,但也导致后期魏国统治被士族垄断。
曹丕任魏王期间濊貊、扶馀单于、焉耆、于阗王都派遣使者前来祝贺,还平定了武威、酒泉和张掖的叛乱。联合蜀汉将领里应外合收复上庸三郡,与东吴政权暂时握手联合。
延康元年十一月,汉献帝禅位曹丕,曹丕登受禅台称帝,建立魏国。
执政七年
曹丕一直想平定天下,实现全国一统,为此出兵东吴。孙权因在麦城杀死关羽担心刘备报复同时曹魏也一同出兵,派遣使者向曹丕称臣。后来孙权打败刘备后,之前说遣长子孙登入魏为质的事拖延再三,魏吴两国的联合也逐渐出现貌合神离的状况。
随后孙权复叛,曹丕南征东吴,一路大捷,几乎要攻破东吴,却在胜利前夕遭遇疫病,孙权趁机重新纳贡,双方言和,曹丕退兵。
在这几年中,曹丕命镇西将军曹真率诸将及州郡兵讨破叛胡治元多、封赏等,平定河西,派遣使者复通西域,重新设立西域长史府,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北方夷狄强盛,侵扰边塞,曹丕任命田豫、牵招、梁习等将领多次击败鲜卑,统一北方。
可惜时运不济,曹丕在位七年后病重去世,享年四十岁,到逝世曹丕一统天下的愿望没能实现。现在人知道曹丕更多的是他篡汉称帝,和逼曹植所作的七步诗,其实曹丕能文能武,若曹丕能活得久一些历史可能将会被改写,但历史总是不容假设。
-
曹魏第一将是谁?他的生平怎么样 2024-02-13
-
魏文帝曹丕的老婆是谁儿子是谁 曹丕是怎么死的 2023-12-14
-
夏侯渊死后张飞为什么会厚葬他 两人之间是怎么扯上关系的 2024-01-18
-
魏文帝是怎么坐上皇位的?为了巩固皇位,不惜对兄弟下手 2024-02-16
-
姜维为什么要投蜀?跟曹操有什么关系 2024-02-10
-
诸葛亮如果北伐成功的话 诸葛亮会是下一个曹操吗 2023-12-26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