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为什么会被称为蟋蟀皇帝?
- 中文名:朱瞻基(1398年~1435年)
- 别称:明宣宗、宣德帝
- 字号:自号长春真人
- 国籍:明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北平燕王府
- 出生日期:1398年2月9日(洪武三十一年)
- 逝世日期:1435年1月3日(宣德十年)
- 在位时间:1425年6月27日-1435年1月31日
- 主要成就:“仁宣之治”随祖父亲征蒙古
- 主要作品:《御临黄筌花鸟卷》《武侯高卧图》《瓜鼠图》
- 庙号:宣宗
- 年号:宣德
- 谥号:章皇帝
- 陵寝:景陵
- 前任:朱高炽(明仁宗)
- 继任:朱祁镇(明英宗)
朱瞻基为什么会被称为蟋蟀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名人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413年,明成祖朱棣御驾亲征蒙古。在朱棣的北伐大军中,有一位年仅15岁的少年。这就是两年前被朱棣确定为皇太孙的朱瞻基。
当年,朱瞻基出生时,朱棣做了一个梦,梦见父亲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自己,还说了八个字:“传之子孙,永世其昌。”朱棣觉得这是一个吉兆。数年后,朱棣发起了影响大明王朝进程的“靖难之役”。
或许正因为此,朱棣很疼爱朱瞻基。朱棣经常带他离开京城去狩猎。北伐蒙古时,朱棣也有意将朱瞻基带在身边,在北方的风沙之中进行磨炼。
1425年,当父亲朱高炽因病去世后,朱瞻基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大明王朝新的掌舵者。那一年,他才27岁。
明仁宗朱高炽曾经打算把朝廷从北京迁回南京。主要是因为北京离蒙古太近,如果元朝残余势力反扑,北京将首当其冲。为此,朱高炽有条不紊地开展了一些前期工作,如设立了南京守备,派信任的将军和宦官去坐镇指挥。同时指派皇太子朱瞻基到南京去拜谒朱元璋的皇陵,并留在那里主持工作。然而,朱高炽在实施计划前去世,使得这一计划暂时中断。
朱瞻基即位后,作出了一个现在看来十分英明的决定:取消父亲的迁都计划,继续以北京作为帝都。
毫无疑问,朱瞻基继承了祖父朱棣的某些优良品质。他愿意将都城尽量靠近北方,身体力行地履行“天子守国门”职责。
俗话说:“三十而立。”年方27岁的朱瞻基,看起来是那么年轻。这让一些居心不良的人看到了可乘之机。比如,朱瞻基的皇叔,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次子,颇有军事才能,在“靖难之役”中累立战功。当年轻的朱瞻基初掌大权时,朱高煦学习父亲朱棣,打着“清君侧”旗号,向朝廷发起进攻。然而,朱瞻基不是建文帝,朱高煦也不是朱棣。在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杨荣的建议下,朱瞻基御驾亲征,三下两下就打败了朱高煦,并将他生擒。
在打败朱高煦后,朱瞻基立即召见赵王朱高燧,暗示他交出兵权。朱高燧没有反抗,乖乖地交出兵权。
朱瞻基对朱高煦还是挺仁义的,虽然起兵谋反是株连九族的大罪,但他没打算杀掉叔父,只是将他软禁在西安门内逍遥城,还去探望他——没想到,朱高煦故意伸出腿,将侄子绊倒在地。
朱瞻基大怒,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朱高煦勇武有力,居然将铜缸顶起来。朱瞻基随即命人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烤死在铜缸内……
就这样,一直困扰大明王朝的潘王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一根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朱瞻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打败汉王朱高煦,吓服赵王朱高燧,固然与他突出的个人能力有关,也与身边一群贤良之臣有关。
朱瞻基一朝,涌现了不少精明能干的大臣,如众所周知的“三杨”。前面提到的杨荣,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二杨”分别是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太常寺卿杨溥。同时,还有夏原吉、蹇义等五朝元老。
这些朝廷重臣各有所长,有的简重善谋,有的博古守正,有的明达有为,有的含弘善断。就具体事物而言,他们有的擅长选拔人才,有的擅长军事谋略,有的擅长制定礼仪。更重要的是,他们能以国家大事为重,彼此之间包容合作,绝不相互攻讦。
比如杨荣熟悉军务,办事果断,可有一个小毛病,爱贪小便宜,多次接受边关将领赠送的良马。朱瞻基知道后,向杨士奇询问。杨士奇却夸了杨荣一通,说不应该因为这种小毛病就放弃了他。
朱瞻基笑了,马上透露一个消息,说杨荣曾经在自己面前说他和夏原吉的坏话 。
气氛一下子尴尬起来。
但是杨士奇毫不在意。他恳请朱瞻基像包容他一样包容杨荣。
后来,杨荣知道了这件事,很羞愧。
在治国理政上,朱瞻基是一个很不错的皇帝。
他在位10年间,实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积极发展农业生产。这里有一个故事。
1430年3月的一天,朱瞻基外出期间经过一片农田,看见农田里有耕种的农民,就停下了,兴致勃勃地取过农具,亲自下田犁地。到底是从没干过农活儿的人,朱瞻基还没动几下,就累得气喘吁吁。朱瞻基回头对身边的大臣说,我才做几下就感到不胜劳累,农民常年劳作是很辛苦的。
朱瞻基吩咐赏赐农民钱钞。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朱瞻基虽然身处皇宫,但他对底层民众的艰辛生活是有一定了解的。这就使得他在制定国家政策时,会考虑底层民众的利益。
在军事上,朱瞻基跟祖父朱棣一样,多次御驾亲征,外御蒙古、内平叛乱,保持了大明王朝的屹立不倒。在财政上,朱瞻基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减免惩罚性税赋,发展经济。在文化上,实施比较宽松自由的文化政策,文化事业发展迅速……
朱瞻基用10年时间,加上父亲的一年,创造出一个媲美“文景之治”的盛世——“仁宣之治”。
可是,创造了“仁宣之治”的朱瞻基,却被人称为“蛐蛐皇帝”。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朱瞻基在处理公务之余,的确爱好玩耍蛐蛐。吕毖在《明朝小史》里记载:“帝酷好促织(蛐蛐)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是说朱瞻基爱好蛐蛐,经常从江南获得,以至于蛐蛐身价百倍。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中也提到:“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宣德即朱瞻基的年号。
一个普通人,爱好蛐蛐之类,无可厚非。一个皇帝,也有此爱好,似乎就有游手好闲之嫌疑,至少不是有德之君。因此自明朝以来,坊间大多持批评态度,甚至有“太平天子,促织皇帝”的说法。
-
明朝时期的秀才是什么地位?你能想到的,他都有 2024-01-10
-
朱元璋不允许后宫干政,为什么会对马皇后言听计从? 2024-02-09
-
盘点古代打仗最厉害的七位帝王,他们分别是谁? 2024-02-23
-
嘉靖帝朱厚熜为什么推崇道教?嘉靖帝和“大议礼之争” 2023-12-18
-
明朝抗倭第一女将,揭秘瓦氏夫人传奇的一生 2024-01-07
-
朱棣成“祖”的原因?朱元璋为什么没有认回生母? 2023-12-18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