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东吴的建立者,晚年却因继承人问题毁了东吴基业
- 本名:孙权
- 别称:吴大帝
- 字号:字仲谋
-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
- 出生时间:182年(东汉光和五年)
- 去世时间:252年5月21日(孙吴神凤元年)
- 主要成就:接手并安定江东、建立吴国;发展江南经济;到达夷洲
- 庙号:太祖
- 谥号:大皇帝
- 特征: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
- 籍贯: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
- 在位时间:229年—252年
- 年号1:黄武(吴王时)、黄龙、嘉禾
- 年号2:赤乌、太元、神凤
- 陵寝:蒋陵
孙权,即孙仲谋、吴大帝,三国时期东吴的建立者,与曹操、刘备等为后世奉献了精彩纷呈的三国时代。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据传孙权是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第二十二代孙。据《江表传》记载,孙权出生时方颐大口,目光颇有神采。刘琬曾为孙权相面,说孙权相貌最为高大挺拔,认为他有大贵之表且会是孙氏兄弟中最长寿的。
孙氏世代在吴地作官,东汉末年,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而孙权自幼文武双全,早年随父兄征战天下。年轻时常常乘马射虎,胆略超群。十五岁就被任命为为阳羡(今江苏宜兴)县长,十九岁时孙策被身亡,孙权接替其位。
接手孙策势力时,江东刚统一没多久,局势动荡不安,手下太守或反叛或通敌曹操、也有企图夺权的,豫章、会稽等地数万山越也伺机作乱,可谓乱局丛生。
但十九岁的孙权发挥了他的才敢和谋略,以张昭为师傅,以周瑜、程普等旧臣,统御诸将。先后消灭反叛太守李术、阻止了宗室动乱,剿灭山越。
接着广纳贤才,聘求名士,诸葛瑾、鲁肃、严畯、步骘、陆逊、徐盛、顾雍、顾邵等人被招至麾下,安定了地方大族及宾旅寄寓之士之心,稳定了江南局势,也为后来割据一方奠定了人才基础。
孙权最有名的一场战役要数联合刘备击败曹操的赤壁之战。彼时曹操南征,打败刘备,占领江陵后,告诉孙权意要取下东吴之地。孙权、鲁肃、周瑜主战,诸葛亮也给鲁肃带信说刘备欲联合孙权抗曹,于是双方联军在赤壁大败曹操。
赤壁后,曹操败退撤回北方,孙权与曹操多次在合肥、濡须一代对峙,各有胜负。孙权联合刘备,将妹妹嫁入荆州。又从鲁肃之计,将荆州暂与刘备,巩固了孙刘联盟。
孙权与曹操隔江对峙,孙权在此期间一步步扩大地盘,控制了江淮南部。后来刘备取蜀成功,孙权讨还荆州,刘备不从。孙权盛怒之下发兵刘备,刘备也起兵反击,恰好曹操发兵汉中,刘备不得已与孙权议和,与孙权分治荆州。
孙权一直没有放弃收回荆州,先与曹操修好,趁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孙权命吕蒙趁势进讨关羽,袭取荆州,关羽败走麦城,关羽父子被俘杀。
曹操病逝后,曹丕、刘备相继称帝,孙权则派遣使者请求成为魏的藩属。但孙权并非真心臣服,而是等待时机称帝。
刘备为关羽报仇发兵孙吴,孙权拍使者白帝城拜谒刘备,蜀、吴两国重新通好。之后刘备、曹丕先后病逝,孙权趁机稳定南夷地区。
公元229年孙权武昌(今湖北鄂城)正式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
称帝后孙权大力开拓海上事业并且开拓江南,曾大规模派人航海,加强对夷州(今台湾)的联系;在山越地区设立郡县,扩充领地;还进一步巩固对交州的统治,积极派人与徼外的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诸国建立友好关系,后又派交州刺史出使南洋诸国,与印度建立了外交关系。
虽然孙权在军事、政治方面有着非凡的谋略,但在立储问题上却犯下极大的错误。太子孙和及鲁王孙霸争夺储君之位,朝中大臣也分边站,这导致了多位名臣死于非命。最后这场储君之争以孙和被废、孙霸被刺死,十岁的孙亮被立为太子而落下帷幕。这也为日后孙吴宫廷政变埋下了祸根。
公元251年,孙权病逝,终年71岁孙权自统领江东到逝世为止,前后共52年,长达半个世纪左右,熬死了曹操、刘备、曹丕是三国时代在位最久、最长寿的帝王。
-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夺权?真相是什么 2024-02-12
-
徐庶向曹丕举荐了谁?后来成了诸葛亮的克星 2024-01-13
-
蜀汉四大叛臣分别是谁?他们投靠东吴后是什么结局? 2023-12-26
-
曹军中击败赵云的将军,后来投靠了蜀国 2024-02-29
-
司马懿当初如果被诸葛亮烧死 天下最后又会落到谁的手里 2024-01-23
-
诸葛亮有几个子女?他们的结局分别如何? 2024-02-27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