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在武则天死后将她葬入乾陵是为什么?
- 中文名:武曌(公元624.2.17~公元705.12.16)
- 别名:武则天、武媚娘、武后
- 国籍:中国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利州,另有长安、洛阳等说
- 出生日期:武德七年(公元624年2月17日)
- 逝世日期:神龙元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
- 职业:唐朝皇帝、政治家
- 信仰:佛教
- 主要成就:废唐,改国号为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 代表作品:《臣轨》《如意娘》《神宫大乐》等
- 谥 号: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
- 年 号:证圣 圣历 神功 久视 神功 神龙
- 在位时间:690年-705年
- 陵 墓:乾陵
- 本名:李显
- 别称:李哲
- 所处时代:唐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长安
- 出生时间:656年11月26日
- 去世时间:710年7月3日
- 主要作品:《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秋字》,《登骊山高顶寓目》
- 主要成就:神龙政变,恢复唐朝
- 年号:嗣圣,神龙,景龙
- 庙号:中宗
- 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 陵寝:唐定陵(陕西富平)
唐中宗李显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公元705年2月20日,也就是武则天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新年到气氛还没散尽,突然间宫外传出一阵嘈杂的声音。
尽管已经生病的武则天,已经好久不怎么处理政务了,但从由远及近的杀喊声中,武则天迅速明白了一件事,这是政变了。
漫长的中国历史政变非常多,血流成河,残忍血腥的场面多的是,但是这一次结束了武则天政变这样有历史意义的政变,却进行的非常顺利,死了几个人,持续了很短时间。
宰相张柬之的意图非常明显,那就是杀了张昌宗、张易之兄弟,逼迫女皇武则天退位,很多事难就难在筹划,真正实施起来,可能也就很短的时间。
张昌宗、张易之这两个人本来就在朝中口碑极差,两人也都是只知道溜须拍马没什么真实才干的人,面对下定决心造反的丞相来说,杀这两个人就跟杀小鸡一样轻松。
跟当年李世民发动的政变一样,最后还是面见皇帝这个步骤,谈得好就谈,谈不好的话,带血的刀还没入鞘呢,到了这一步,也不怕再多杀一个。
掌控大唐45年的武则天,不管之前怎么样,但此时她真的就是个82岁的生病老太太,很快一切谈妥,武则天退位,李显继位。
比李世民当年快多了,李世民从政变到登基还用了两个月,但李显只用了4天,从政变到登基只有4天时间,短短的4天,这大唐可就真的是变天了。
所有的事情都要改过来,因为武则天改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武则天近乎是以开天辟地的态度,来对唐朝进行改造的,发明了太多的新名词,官名,宫殿名,还有都城,这些统统都要改过来,李显要从世人宣布,大唐从武周,又重新回到了李唐的轨道上来。
武则天手上沾了太多李唐宗室的血,所有人都在等着一场更大的暴风雨,但奇怪的是,除了那些面子上的改动,李显似乎并不愿意继续扩大清算的范围。
所有人都在等一个消息,一个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但坚信很快就会来的消息,那就是武则天的死讯,只有这样才能对她做一个盖棺定论,才能让那些从内心深入憎恨武则天的人,有一个最终的宣泄渠道。
并没有等得太久,政变一年后,武则天的死讯,传遍了大唐,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地盯着皇宫,想要看看这个牝鸡司晨,颠倒乾坤的女皇帝到底是个什么下场。
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是,武则天的葬礼办的非常豪华,是按照太后的规格来操办的,而且在众人的一致反对中,武则天被葬入了乾陵,和她的丈夫李治长眠于此。
很明显,武则天折腾了一圈,还是以李家媳妇的身份归入了李氏皇族的家谱之中,尽管是辈分降了一辈,但死后的哀荣一点不少。
这个窃取了李家天下的武则天,不但打压甚至杀害了大量的李唐宗室,现在居然就这么堂而皇之地和李治合葬,这样的结局实在让很多人难以接受。
那么李显为什么要力排众议,一定要让武则天归葬乾陵呢?
归葬乾陵是武则天的遗愿,李显坚定地执行了这个意思,明明是通过政变上台的李显,为什么对武则天依然会如此尊重呢。
不要谈什么母子亲情,当年武则天把李显一家流放,甚至是杀死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可没谈过什么母子情亲,情亲这东西在皇家历来都是最稀缺的。
李显这么做,完全是因为神龙政变这件事,看起来是拨乱反正,扭转乾坤,张柬之也一直被视为是正义的一方,但事实上李显并不想发动政变。
武则天是登基年龄最大的皇帝,她登基为皇帝的时候,就已经67岁了,自从登上权力顶峰的那一刻起,围绕着接班人的问题,女皇自己,包括下面的利益相关方,已经明争暗斗你死我活了好久。
67岁的武则天尽管对自己很自信,但见惯了杀伐决断和死亡的武则天,也不得不认真考虑自己继承人的问题。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那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面对继承人问题的时候,其实可以选择得非常少,说白了就是传李还是传武的问题。
传李吧,武则天这一顿操作猛如虎,到头来还是一场空,传给姓武的?
但是狄仁杰曾经很巧妙地说明了这个问题,祭祀的时候,都是祭拜自己的先祖,你有见过有人会祭拜自己的姑姑吗。
古人对于死后的世界,并没有特别清晰的说法,但死后有没有祭祀,却是所有人都最看重的问题,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最大最彻底的失败,就是死后没有人祭祀。
所以关于祭祀的问题是,是武则天不得不面对的,选择自己的儿子接班,起码死了之后,还有人继位,而选择自己的武家人,死后连个祭祀的人都没有。
面对这样的困境,武则天最终还是选择了让自己的儿子,作为皇储接班,但这个人选武则天可是斟酌了好久。
当时武则天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李显,一个是李旦,武则天最终选择了李显,因为李显被他长期放逐,一直远离朝廷核心,在朝堂之上没有什么根基。
更重要的是,因为李显长期远离朝廷中枢,所以这些年实际上也远离了许多是非的旋涡,尤其是对武家人也谈不上神仇恨。
但李旦就不一样了,他长期在宫中,过着谨小慎微的生活,常年处在是非的旋涡之中,是李唐宗亲的代表性人物,明面上和私底下都不知道和武家人结了多少仇怨。
武则天一生雄才大略,她考虑问题绝不是一个单纯的维度,她决定选择李家人为继承人的时候,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来防止将来武家人遭到清算。
李显回长安后,李武两家经常在一起联欢,然后还有联姻什么的,武则天要做的不仅是自己死后有人祭祀,还要保障武氏家族的利益。
一切原本都在武则天的计划之中,但人到了一定岁数,就算是武则天也会生病,也难免出现皇帝到了晚年,宠信某个人的情况。
武则天生病之后,几乎也见群臣,所有的事情都有张易之张宗昌代为传达,群臣都感觉到一直这样下去,恐生变数,于是就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神龙政变。
其实这是个本来不用发生的事情,也不能说这件事是错的,但对于李显来说,本来已经确定好了他就是接班人,但是常年的压抑,可能已经让群臣和李显,显得有点反应过度了。
对于李显而言,造反也不是最后的选择,神龙政变的五位大臣甚至有点拿李显的前途来搏一个自己前途的冒险行径。
李显也知道自己这个皇位是母亲给的,大臣们只不过是把他提前了一点点,但这里面的风险却非常大,最后神龙政变的5位大臣下场都不怎么好。
既然皇位是武则天给的,李显也没有必要完全彻底否定武则天,毕竟是自己的母亲,最终还是做出了还政于李家的决定,也算是自己主动悔改的吧。
对于李显而言,给武则天尊荣,就是强调自己的合法性,而对于武则天而言,能够葬入乾陵,也确保了自己死后不会被挖坟鞭尸之类的,因为那可是皇帝的陵寝,没人敢动,也给了自己永久的一个保障。
-
唐朝著名诗人,揭秘诗仙李白的传奇一生 2024-03-04
-
武则天没做皇帝前对娘家人毫不手软 为何做皇帝后又提拔他们 2024-01-11
-
刘文静:唐朝开国宰相,功劳大为何不得善终? 2024-01-03
-
苏定方生平有何战绩?为何被后人视为名将? 2024-02-21
-
侯君集:唐朝唯一被处死的功臣,唐太宗都为他求情 2024-01-04
-
裴炎帮武则天夺取政权之后为什么会被处死? 2024-02-06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