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赵云在蜀汉的地位如何?得到了重用吗
- 中文名:赵云(约167年~229年)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
- 出生日期:约167年(待考)
- 逝世日期:229年
- 职业:将领
- 主要成就:长坂坡救阿斗、定益州郡县
- 爵位:永昌亭侯
- 谥号:顺平侯
赵云字子龙,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今天历史名人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人活在世上都是图一些什么东西的,有的人图名,有的人图利,有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终身努力着。三国时期作为封建历史时期的乱世,给我们展现了一副英雄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奋斗的赞歌。
刘备应该算是拥有了三国时期最强的男子天团,智囊诸葛孔明,手下高手如云,武圣关羽与其是兄弟手足。但是刘备手下有一员大将,他是悲哀的,他的一生都在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但是最终还是含恨而终。赵云的武力值完全不输刘备,但是他却不被重用。赵云在去世之前一直重复的词语,是赵云和诸葛亮一生的痛。
赵云在第一次北伐战争结束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寻找一个实行仁政的地方是赵云一生的愿望,所以他宁愿在暮年也要披甲上阵,其实就是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原本以为北伐战争胜利,可以给天下人民一个和平富足的生活环境,但是北伐输了,赵云内心非常苦闷,他心心念念的北伐是实现他理想的途径 ,可以说赵云在希望破灭的情况下才去世的。
第一次北伐战争之后,赵云卧病在床。自从刘备去世之后,曾经的蜀汉的老臣已经不多了,诸葛亮和赵云一起,从意气风发走到了垂垂暮年,此时看到赵云在病榻之上挣扎,诸葛亮心情沉重,所以无论工作有多繁忙,诸葛亮总是会经常的看望赵云。
但是自从刘备去世,刘阿斗继位之后,蜀汉江山的所有事宜,几乎全部落在了诸葛亮身上,他殚精竭虑,纵然在病榻之上的赵云仍然不忘嘱咐诸葛亮要多注意国事,是不要总分精力来看他。
有一天深夜降临,诸葛亮正打算休息,接到了赵云府中的消息,士兵传话赵云病危。听到消息之后的诸葛亮立刻起身,并且派人传话给刘阿斗。因为刘阿斗是车驾随行,所以他与诸葛亮几乎前后脚到达赵云府。只看见赵云脸色蜡黄地躺在病床上,毫无生机。
赵云在见到丞相和刘禅之后,先告知自己身体不适,无法起身行礼。刘阿斗对于赵云的感情虽然不如刘备那般深厚,但是他也知道赵云为蜀汉江山奋斗了三十余年,曾经刘阿斗在襁褓之时,赵云还曾经救过他的性命,看到如今的赵云,刘阿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是心里却五味杂陈的。
赵云在临终前向刘阿斗汇报了人生最后一次总结报告,这桩桩件件几乎诸葛亮都参与过,所以他在一旁听得异常心酸,赵云希望能够在刘阿斗的带领之下,使得蜀汉中兴,让人民脱离战苦。这时赵云突然之间瞪大了眼睛,对着诸葛亮说:“丞相北伐,北伐……”一连数声之后撒手人寰。
赵云临终的话,让诸葛亮老泪纵横,一旁的刘阿斗却云里雾里,他不明白赵云为什么质疑北伐,为什么对北伐有如此深的执念。赵云是贫困人家的孩子,机缘巧合之下学了武艺,下山之时,正巧看到了文丑追杀公孙瓒,赵云不认识公孙瓒,只是出于打抱不平的心态,所以他选择解救公孙瓒。
而文丑仗着武艺高强,原本以为三两招就可以除掉赵云,但是没想到在和赵云的缠斗中,因为体力不支落荒而逃。这件事情也使得公孙在看出了赵云的实力,所以赵云也投靠在公孙瓒帐下为其效力。在为公孙瓒效力期间,赵云认识了刘备。
赵云和刘备的理想有相似之处,所以赵云在刘备阵营大放异彩,刘备把保护家人生命安全的重任交给了赵云,可见对其十分的信任。赵云在刘备的集团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以及实现自己理想的途径,所以他一直希望蜀汉江山能够异军突起,并且带领着人民脱离战苦。
诸葛亮作为蜀汉重要的军师,自从刘备去世之后,他成为了掌权人,第一次北伐也是在他的导演下顺利进行的,但是北伐却因为诸葛亮识人不明失败了,也正是因为这次北伐倾注了赵云的信念,但是作为曾经的老战友,赵云没有怪过诸葛亮,而在临终前多次提醒以及鼓励诸葛亮要再次北伐 ,完成多年以来的夙愿。
结语:诸葛亮在赵云去世之后的第二年再次开启北伐,并且重用了赵云的两个儿子,也算是告慰了赵云的在天亡灵。按照赵云当年的武力值,他完全可以投靠更好的队伍,不必要走得如此辛苦,但是他选择了为理想而奋斗,走了一条最艰辛的道路,我想赵云虽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他一定不会后悔曾经的选择。
-
夷陵之战后,孙权为什么要跟刘备求和? 2024-02-16
-
三国最有后台的武将是谁?皇后都是自己的侄女 2024-02-08
-
曹操为什么会挟天子以令诸侯?真相是什么 2023-12-31
-
袁绍:三国最惨的诸侯,儿媳妇还被曹丕抢了 2024-01-04
-
国色天香的二乔命好苦 2023-12-12
-
王必的首级为什么会送给曹操?原因是什么 2024-02-19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