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薛仁贵是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 中文名:薛仁贵
- 别名:薛礼
- 国籍: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山西绛州龙门
- 出生日期:614年
- 逝世日期:683年3月24日
- 职业:军事家
- 主要成就:三箭定天山,大破九姓铁勒
攻拔扶余城,降服高句丽
大破突厥,云州大捷 - 代表作品:《周易新注本义》
- 官职: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
- 封爵:平阳郡公
- 追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
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贡献最巨,国力最强,历时最长的王朝之一。历史名人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提起来唐朝,你会想起来什么?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还是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杜甫,亦或者是诗鬼李贺?唐朝的文化可谓是辉煌一时,唐朝的著名将领也有不少,今天就来看看薛仁贵的一生。
薛仁贵原名薛礼,字仁贵。他出生于614年,正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在朝为政的时候,广大的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四年以后,薛仁贵正是牙牙学语的时候,李渊在中原地区利用剿匪时收编的匪军发动了起义,建造了当时的大唐盛世。而薛仁贵的一生也与大唐的命运息息相关。
薛仁贵出生于农民的家庭,他的祖上也曾是达官显贵,只是到他这一辈竟落魄至此,一家人开始在地里刨食的生活。身为农民的薛仁贵,身体健壮,从事农耕的他,有一辈子使不完的力气。也正是如此强壮的身体为他以后人生开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古代农耕时期,军人和农民并没有完整的区分界限。起战事的时候,拿起刀剑就是保家卫国的战士。和平时期,放下刀剑,拿起锄头,便是勤恳的种粮人。公元664年,30岁的薛仁贵开始了他不平凡的人生。那时,唐朝正处于李世民统治下的贞观之治期间,自是繁荣昌盛,但也存在外患,那就是高句丽。
高句丽向唐朝学习技术知识,经过不断发展,经济大幅度的改善,军事方面也得到了发展,开始蠢蠢欲动起来。而李世民可堪称是最会打仗的皇帝,怎么可能容忍别人威胁唐朝的安全呢?
李世民决定亲征高句丽。打仗之前两件重要的事,一是粮草,二是军人。在各单位的号召下,全国的青壮年男子都踊跃着报名跟随李世民攻打高句丽。薛仁贵也受妻子的鼓舞应征入伍。
次年二月,关于此次战争的物资和人马总算整备齐全,众人在李世民的带领下,离开了洛阳,奔赴辽东战场。士气高涨的军队一路打过去,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很快就到了安市城。在这里发生了一场小规模的战役,也正是这场战役让薛仁贵一战成名。
在逼近安市城的途中,有一名郎将遇到了敌军的围剿,陷入了敌人的包围圈,薛仁贵不畏危险前去营救这位郎将,在敌人众多的情况下,冲入敌军的包围圈,于万千敌军中取下敌军将领的首级,随手将之挂载了自己的马鞍上。古人云“擒贼先擒王”,将领一死,高句丽的敌军立马溃败着四处逃窜。
在攻打安市城的时候,薛仁贵身穿白衣,与其他人不同,并且骁勇善战,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最后,由于携带的粮草不足,只能回朝再做打算。回到朝中,李世民对战争中表现优异的将士论功行赏时,薛仁贵就被封为右领军中郎将,镇守皇宫的北大门。
摆脱了农民身份的薛仁贵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了十余年,终于又等到了他表现的机会。那是李治当上皇帝的第五年的夏天,正是雨水丰沛的时候,皇帝与后宫的妃子们夜宿万年宫,这万年宫正是靠近山坡的地方,发生了山洪。
也恰好这晚是薛仁贵值班,其他的守城将士见山洪暴发,为了保命,纷纷四散逃脱,只有薛仁贵在关键的时候,惦记着还在宫里的李治,他大声的呼喊,终于喊醒了李治和后妃们,使他们及时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在这以后,李治也注意到了薛仁贵。薛仁贵又多了表现的机会了。在此以后,薛仁贵又参加了数次与高丽、回纥的战争,均获得战争的胜利,在战场上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
但刘备尚有大意失荆州的时候。薛仁贵在参加与吐蕃的战争的时候,战争的部署出现问题,副将和主将的观点出现分歧,导致这场战争的结果十分惨烈。薛仁贵也只能与敌军和谈,才得以回到长安,被免职。自此以后薛仁贵就一蹶不振。
结语:后来唐朝又有了新的战事,李治再次启用薛仁贵。敌军在听闻薛仁贵的名字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心理畏惧,战争刚一开始,敌军就吓得溃不成军,四处逃散。
公元683年的时候,已经年近古稀的薛仁贵去世了。李治念在他为大唐的平安做出的贡献,特在他去世后追封为将军,并让人护送他的遗体回乡。是时代成就英雄?还是英雄成就这个时代?从薛仁贵的一生,你已经得出答案了吧!
-
唐朝开元名相张说是怎样的人 张说是忠臣还是奸臣 2023-12-18
-
唐哀帝李祝:大唐的亡国之君,他的后代有多牛? 2024-02-29
-
李承乾自幼深得李世民宠爱又是太子 李承乾为什么还要造反 2023-12-31
-
韦后野心大想叛乱,最后下场有多惨? 2024-02-09
-
李神通有多坑?百战百输还被重用,死后被吹捧成战神 2024-01-28
-
窦怀贞:唐朝高官娶六旬老太,最后下场惨不忍睹 2024-01-02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