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临死前为何要让自己的所有妃子殉葬?真相是什么?
- 姓 名:朱元璋(1328.10.21~1398.6.24)
- 别 名:重八兴宗国瑞
- 国 籍:中国明朝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
- 出生日期:1328年10月21日(戊辰年)
- 逝世日期:1398年6月24日
- 职 业:皇帝
- 主要作品《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御制皇陵碑》《周颠仙人传》等
- 主要成就:推翻蒙元统治,恢复华夏政权;结束民族压迫,恢复民族平等;剿灭群雄,驱逐胡元,建立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确立一世一元制;发展经济,恢复生产,开创洪武之治;重视文化教育,整顿吏治;恢复朝贡体系,提出“不征之国”
- 即位地点:应天(南京)
- 在位时间:1368年1月23日—1398年6月24日
- 即位年龄:40岁
- 在位时间:31年
- 享 年:71岁
- 庙 号:太祖
- 谥 号:高皇帝
- 年 号:洪武
- 陵 寝:明孝陵
人殉是古代葬礼中以活人陪葬的陋俗,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明确反对过殉葬,而当时的秦穆公让三位大臣殉葬的事,影响了秦国百年的国运,成为当时的国际笑料,秦国也是视为是野蛮落后的国家。
基本上春秋战国时代,殉葬的事情就已经很少了,秦始皇死的时候,也没有殉葬,后来是秦二世这个糊涂蛋大肆杀戮,殉葬了大批的人,但是这已经是属于倒行逆施了,很快秦朝也就因为暴政亡国了。
此后华夏大地,除了游牧地区的政权部落留存有殉葬制度之外,基本上殉葬已经绝迹了,但谁也没想到,居然大明王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又恢复了殉葬制度。
据说朱元璋的殉葬制度,是跟元朝学的,元朝的史料比较少,有殉葬可能也是很少的,朱元璋为什么下令,要自己的后宫全部殉葬呢?
具体殉葬的人数,根据不同史料是38和46的说法,但不管是哪一种,这种现象都已经是骇人听闻了,更可怕的是,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其他的王爷也跟着朱元璋学,一时间这种残忍的做法死灰复燃,甚至到了最后,发展成了民间节烈妇女的上吊自杀行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朱元璋。
朱元璋是苦出身,这种苦不是一般的苦,他的父母和哥哥都是饿死的,而其死后连个下葬的地方都没有,亲眼看到亲人死去,朱元璋的内心是痛苦不堪的,最终他蜕变了,蜕变成了一个极端的人。
朱元璋要过饭,知道人世间最艰苦的事情是什么,这些苦难并没有打倒朱元璋,让他变得更加强大,但同时也更加无情了。
从冰冷环境中走出来的朱元璋,形成了一种奇特的逻辑,他恨贪官,因为是贪官的层层盘剥夺取了他家人的生命,于是朱元璋根据这一条原则,制定了最严苛的反贪律法,规定贪污60两以上的就处以死刑。
结果贪污根本制止不住,早上杀完,晚上又冒出来,但朱元璋从来不惧怕,管你是一百人还是一千人,统统就是一个字是,杀。
因为出身贫寒,知道粮食的重要性只要节俭的重要性,这些本来是好事,但是如果你把这个当做是绝对的原则的话,这可能就是一场灾难了。
比如说,朱元璋觉得,自己死后,后宫的这些妃子,国家还要花很多钱来供养他们,而且还要派人手看着她们,不让她们出轨什么的,是一件非常耗费国家财力的事情,于是干脆就让他们殉葬吧。
听起来是不是有些荒谬,仅仅是为了节约,就让这么多后妃殉葬,朱元璋的逻辑实在是让人想不通,这就是朱元璋的个性,做事会做绝,只要是自己认定的原则,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做下去。
在他的眼里,他觉得殉葬多好呀,节约了一大批经费和粮食,甚至朱元璋会洋洋得意,看自己临死还为大明做了件好事。
朱元璋什么都想到了,唯一没有想到的,就是那些后妃也是人,她们都是鲜活的生命,是跟自己一样,有思想有喜怒哀乐的人,但是在朱元璋的眼里,她们不是人,只是自己的附庸。
-
北京保卫战背后的大功臣,于谦怎么会被杀呢? 2023-12-26
-
朱由校传位给弟弟朱由检,他自己没有儿子吗? 2023-12-27
-
古代农民起义战斗力真的很差吗 李自成的军事实力又是什么样的 2024-01-11
-
与航海家郑和齐名的陈诚,一生五次出使西域 2024-01-07
-
固伦温庄长公主:清朝第一位嫡公主,结局却凄惨 2024-02-24
-
嘉靖帝朱厚熜有几个子女?他的三位皇后都是怎么死的? 2023-12-18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