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为什么没有位列江东十二虎臣?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可以说乱世之中,打天下靠的就是人才。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名人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武将人才上,曹氏有宗亲集团以及五子良将,刘备有五虎上将,而提到江东孙氏,相信大家都知道十二虎臣,而有意思的是,在这十二位江东虎臣的名单中,没有太史慈的名字。
太史慈可是孙策崛起早期所降服的悍将,也为孙氏的江东基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为何没能成为十二虎臣呢?答案就是,但凡给他放到十二虎臣当中,他都会成为毫无争议的老大,可以说太史慈是一方诸侯,绝非一个孙氏手下的将领可以比拟的。
所谓的江东十二虎臣,也就是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则这些人,他们都可以大致归结为江东的淮泗集团,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是江东本土士族出身。
加之这12个人,恰好是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三人时代最能打的12个人,为江东的扩张立下汗马功劳。
毕竟江东本土士族为孙氏扩张卖命的意愿并不强,而这12位武将为孙氏打天下的意愿相对强烈,因为他们之后通过获得战功才可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但说到底他们是将,而不是诸侯。
太史慈是帮助孙策早期就实现地盘扩大的人,他的影响力,不是十二虎臣可以相提并论的。
毕竟太史慈是和刘繇、士燮同传的,在定位上,他就是一方诸侯,只不过愿意帮助孙策他打天下而已。
加之他的个人勇武也是超群的。
当初北海孔融被贼人所围困,是太史慈城围城尚不紧密之时,杀入城中,救援孔融的。
《三国志.太史慈传》时融以黄巾寇暴,出屯都昌,为贼管亥所围……时围尚未密,夜伺间隙,得入见融,因求兵出斫贼。融不听,欲待外救。未有至者,而围日偪。
当时孔融寄希望于援军救援,但是围城日久,不见援军,而此时太史慈想要出城求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毕竟成为敌军日益增多,防备也逐渐完备。
因此太史慈玩了一手操作。
他每天打开城门,只有两名骑兵相随,他也不冲击城外的敌营,而是联系射箭,每天就么重复,出场,射箭,之后回城,过了几天,城外的黄巾军就习惯了,没把太史慈当回事。
太史慈就是趁黄巾军懈怠之际,杀出重围,等到黄巾军反应过来,太史慈已经走远了,“比贼觉知,慈行已过,又射杀数人,皆应弦而倒,故无敢追者”。
最终太史慈从刘备那里得到了3000精兵, 围城的黄巾军因此撤军。
之后就是太史慈和孙策之间的对决了。
太史慈在从辽东归还后,尚未见到刘繇,孙策已经率军攻至东阿,太史慈前往探查剧情,和孙策直面相遇。
《三国志.太史慈传》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於是解散。
当时太史慈可谓是遭遇强敌啊,毕竟跟着孙策前来的那13人,可不是普通士兵,而是后世江东孙氏的将领,而太史慈身边只有一人,最终是太史慈和孙策单独对决,之后双方大军抵达,双方才各自散去。
后来刘繇不敌孙策,太史慈是追随在他身边,太史慈是在刘繇身亡后才投靠孙策的,刘繇活着的时候,太史慈堪称是孙策的一大强敌。
《三国志.太史慈传》慈当与繇俱奔豫章,而遁於芜湖,亡入山中,称丹杨太守。是时,策已平定宣城以东,惟泾以西六县未服。慈因进住泾县,立屯府,大为山越所附。策躬自攻讨,遂见囚执。
后刘繇亡於豫章,士众万馀人未有所附,策命慈往抚安焉。
从这两件事情上,我们可以得知,在刘繇的败亡之时,太史慈依然可以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得到众人的依附,哪怕是在刘繇死后,刘繇的旧部都是被太史慈安抚的,可见太史慈在当时已经绝非一方诸侯之下的将领可以比拟的。
准确地讲,如果说太史慈自己想做一方诸侯的话,他有实力,也有影响力,而且他也必然成为孙策早期崛起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可是他没有。
当初太史慈去招抚刘繇旧部的时候,很多人就对孙策说,不能放太史慈走,这犹如放虎归山啊,而孙策表示毫不担心,“一以意许知己,死亡不相负”,孙策和太史慈有何同样的志向抱负,亦是知己。
因此,可以说太史慈在江东孙氏的地位,在他加入之初,就不是以将领身份参加的,而是一方诸侯,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他是孙策打天下的早期合伙人。
后来孙权时期,也是委以重任,“孙权统事,以慈能制磐,遂委南方之事”,太史慈依然成为了孙氏集团之下的一方诸侯,但是孙氏兄弟对太史慈的信赖是他人无法可比的,如果说他能够活的久一点,那么江东孙氏的发展可能就不会停滞了。
总的来说,太史慈不是说没有资格位列江东十二虎臣,而是说江东十二虎臣不足以和太史慈并列,这其中的差别还是蛮大的。
-
诸葛亮去世的原因是什么?真的是劳累过度吗 2024-02-19
-
孙权说不能杀关羽,吕蒙为什么不听? 2024-02-12
-
大将军、大司马、太尉这三个官职在三国时期哪个地位最高? 2024-03-14
-
曹军中击败赵云的将军,后来投靠了蜀国 2024-02-29
-
龙生龙,凤生凤,诸葛亮的儿子为何没出息? 2024-02-16
-
孙坚:l历史上唯一一个打败吕布两次的人 2024-02-07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