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当初出身那么普通 董卓是怎么一步步走到权倾朝野的
- 中文名:董卓
- 别 称董太师、董仲颖
- 字 号仲颖
- 国籍:中国(东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颍川郡纶氏县(今河南登封)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公元192年5月22日
- 主要成就:与羌族大小百余战;北芒救驾;专擅朝政,威震天下
- 官职:太师,相国
- 封爵:郿侯
还不知道:东汉董卓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董卓势力崛起于西北的凉州,而西北是东汉与羌族斗争的前沿阵地。董卓在与羌族的长期战争中不断地壮大了自己的势力,最终形成了听命于他的凉州兵团,成为西北地区不容忽视的一股实力强劲的军事力量。而这股强大的军事力量正是其趁乱入主京城,控制东汉朝政的基础。董卓势力维系之时间虽然短暂,却把东汉王朝推向深渊,使得东汉政府的政治权威彻底的崩塌,最终失去了对地方势力的控制,进而拉开了东汉末年割据混战的序幕。
凉州董卓势力的崛起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临洮处于西北地区,这里曾出现过许多军功大豪族,对东汉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到了东汉后期,西北豪族渐渐走向了没落,逐渐退出了东汉的政治中心。董卓并不是世家大族,家庭亦无雄厚的背景,其父亲亦只是地方上的一名小官吏。在这样的条件之下,董卓是如何实现崛起的,最终成为左右东汉末年政治的一股重要势力呢?
董卓年少之时,好任侠,曾周游西北边塞,并与当地的有势力的豪族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早年的游历使得董卓了解了西北的山川地理和风土人情,同时建立了较为广泛的人脉基础,这些都为其日后在西北地区建功扬名奠定了基础。
出生于边塞地区的董卓,武力惊人是他成为武将的先决条件,而其出色武艺又使其在西北地区颇具声望。他被地方征召为吏,负责管理边境频发的盗贼事宜。面对频频进犯边境的胡寇,董卓率军大破敌军,初次率军便展示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同是西北将领的段颊所赏识以及司徒袁隗的征辟。董卓凭借其突出的军事才能,一路高升,为军司马之时,因与张奂讨伐并州有功,官职一路晋升。其任职之地基本在西北地区,这使得其得以在西北地区不断的积蓄军事力量。
董卓的领军智慧
董卓又有别于一般的武将,其在行军作战的时候,不是一味恃勇斗狠,还会采取一定的计策来配合自己的军事行动,可以说颇具才智。在与羌胡的作战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在奉旨前去平定韩遂等人的叛乱时,董卓的军队在望垣硖之北,被羌、胡数万人包围,面临着弹尽粮绝,全军覆灭的危险。此时董卓临危不乱,通过利用假象来迷惑敌人,最终顺利地逃脱了敌人的围捕。"时六军上陇西,五军败绩,卓独全众而还"。董卓的这次成功撤军,意义巨大,使得其保全了军事力量,维持了其在凉州地区的军事优势。
随着董卓实力的不断壮大,在西北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董卓为首的凉州兵团。东汉朝廷为防董卓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威胁到中央的统治,于是多次下诏令其升调,想将董卓调离其势力范围凉州,然而董卓面对朝廷两次的下达的诏令,却公然拒绝不执行,反而是驻兵河东,以观时变,董卓此举足见其已有反抗朝廷的不臣之术。
董卓入主京城
正当董卓驻军河东以观时局之变时。京城之中,外戚势力和宦官势力的斗争日趋激烈,何进听从没绍的建议,召董卓入京协助诛灭宦官。董卓见有染指中央政治机会,便立即率军前往京城,但董卓未抵达京城之前,宦官已被袁绍等人诛杀。但董卓岂肯轻易放弃这一机遇,他趁京城一片混乱的局面的机会,运用手中的军事力量,迅速控制了乱局。为了在京城中立住脚跟,董卓首先是排除异己,扩充自己的力量。在军事上兼并了何进兄弟的部曲和实力强劲的并州军队,迅速掌握了京城的兵权,壮大了自己的军事力量。
其次,废少帝,拥立献帝。董卓为了进一步控制朝政,树立自己的威信,力排众议,废少帝为弘农王,拥立灵帝少子陈留王为献帝,然后又以不孝的罪名处死少帝之母何太后。董卓这种近似逼宫的行为,无疑是在向群臣显示自己的权威,对还在摇摆不定的大臣起到巨大的威慑作用。董卓经过此举就将象征整个东汉王朝最高权力的皇帝,牢牢攥在了自己的手中,成为任其摆布的傀儡。
正是自董卓开始,汉末群雄开始暴露了真面目,他们纷纷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目标进行了群雄逐鹿的战争。
-
海昏侯刘贺为何被废?刘贺墓中出土著名文物 2023-12-29
-
身为皇帝被人讽刺为狗,汉章帝为何不生气? 2024-01-21
-
韩信打仗用兵那么的厉害 韩信到底是跟谁学的 2023-12-26
-
薄姬是个什么样的人?一生只侍寝过一次皇帝 2024-01-17
-
汉武帝时期是怎么对抗匈奴的?靠和亲吗 2024-02-08
-
傅燮是什么人?战死沙场之前,数千敌军向他磕头请他离开 2024-02-20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