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萧衍登上帝位后都做了些什么,让自己沦为笑柄?
- 中文名:萧衍(464年-549年)
- 别 名:梁武帝,叔达,练儿
- 国 籍:中国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秣陵(今南京)
- 出生日期:464年(甲辰年)
- 逝世日期:549年(乙巳年)
- 职 业:皇帝
- 信 仰:佛教
- 主要成就:建立大梁,天监之治
- 代表作品:《涅萃》《大品》《净名》
- 庙 号:高祖
- 谥 号:武帝
- 享 年:86岁
- 陵 墓:修陵
- 在 位:502—549年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名人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以言取士,士饰其言;以行取人,人竭其行”。这是梁武帝萧衍选拔人才的要求,意思是选拔人才不仅要看他的言辞,还要看他平时的行为表现。梁武帝萧衍是南北朝时期南梁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长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他在位的时间是最长的,他在位期间政绩也是比较显著的。
我们常说后宫佳丽三千人,可梁武帝萧衍在位四十八年,却有四十多年不接近女色,最终沦为后人的笑柄。在很多小说或影视剧里,我们都可以看到萧衍的身影,但小说和影视剧里的人物都是经过虚拟化的,跟现实中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南齐中兴502年,萧衍逼迫齐和帝“禅位”,建立南梁,自封梁武帝。萧衍在位初期,一直很关注朝廷政务,并且不断纠正历史遗留下来的弊政,善用人才,虚心纳谏,在他的治理下,南梁越发繁荣和谐。萧衍本身也很有才华,他善音律,并且通书法,在他的治理下,南梁的文学艺术也得到了发展。
坐上皇帝的萧衍,金钱、权力、才华三种都有了,按道理来说,后宫佳丽三千人也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但是萧衍确实一个“特别”的现象。回看历史我们可以知道,萧衍一生中只有一个女人,那就是他的原配妻子。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萧衍的确是一个深情的人。那他的妻子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会得到皇帝的“独宠”呢。
萧萧的妻子名为郗徽,关于她的评价《梁书》中是这样写道的:“幼而明聪,善隶书,读史传。女工之事,从不闲习”。虽只有寥寥几句,但我也可以从中看出郗徽也是一个才女。也许是宫中的生活太压抑,后期的郗徽变得越来越横蛮无理,与永元元年在襄阳病逝。
妻子去世后,萧衍再没有过其他的女人,一方面可能是对妻子的爱意,忘不了妻子。另一方面,可能与他信奉佛教有很大的关系。
据史料记载,萧衍特别痴迷佛法,不仅四处修建寺庙,而且还亲自去寺庙里当和尚,完全不顾及自己的身份,据说他曾四次出家,因此也被人称为“菩萨皇帝”。
随着年龄的增大,萧衍对佛法的痴迷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责任。因为他曾四次出家,为了让他顾及朝政,官员不得不拿钱来“赎”他还俗,每一次都是一笔大数目,加上扩建寺庙也需要很大的一笔钱,对国内经济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后期甚至造成了国库亏空。
除了痴迷佛法,萧衍还喜欢钻研佛法新理论。我们都知道,和尚是不近女色、不杀生、不吃荤只吃素,但鲜有人知道,这些佛门的习惯,是从萧衍开始的,而这些习惯也一直流传到了今天。所以萧衍近四十年不近女色,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不管一个国家曾经多么的繁荣富强,失去民心后,这个国家离灭亡也就不远了。萧衍在统治后期,痴迷佛法,不理朝政,加上修建寺庙需要大量金钱支出,已经引起一部分人不满。
他还曾不顾众大臣反对,坚决要收留敌国名将侯景,此人阴险狡诈,表面上做出一副投靠南梁的样子,背地里却暗找机会篡夺王位。佛教育人们应该拥有一颗包容之心,加上侯景“演技”太好,萧衍不仅没有听取大臣们的建议,收留了他,并且还给了他官职。
有了官职后的侯景,篡夺王位的计划也开始实施了,公元548年,南梁与东魏交好,可是却因此引起侯景的不满,于是发动了叛乱。萧衍被抓起来后,就被侯景软禁了起来,最后落得个活活饿死的地步,享年86岁。
结语:回顾他的一生,令人唏嘘不已,建国、国家繁荣富强、亡国,这是一个国家一生,也是萧衍的一生。萧衍是一个好和尚,却不是一个好皇帝,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却因为自己痴迷佛法而走向灭亡,最终沦为后人的笑柄。由此可见,皇帝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并且不能因为自己的喜爱,而忘记了肩上的责任。
-
梁武帝萧衍为什么会遣散后宫佳丽?原因是什么 2024-01-24
-
南齐倾国倾城的潘玉儿,最后结局是什么? 2024-03-08
-
揭秘北齐任城王高湝的悲惨一生,计划赶不上朝代变化 2024-01-17
-
历史上杰出的女性政治家,冯太后最后结局如何? 2024-01-22
-
刘裕托孤到底有多失败 托孤大臣转眼就送小皇帝到下面陪他 2024-02-26
-
南北朝皇帝萧衍:在位48年,为何40年不进后宫半步? 2024-02-22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