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朝时期郡守是什么权力?能比诸侯还要大?
郡守是古时候的一种官名,始置于战国。以上问题历史名人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自我国西周时期以来,所奉行的分封制让诸侯的权力得到加强,管理一方水土,成为名副其实的土皇帝。到了秦朝以后,开始实行郡县制,中央集权开始提速,对地方的管控日趋严格,皇权至上被表征出来。
而到了西汉时期,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之上,又增添了之前诸侯分封制以安定功臣之心,稳定局势之后,朝廷在地方设置郡守以管理地方政务,由于其掌管地方政治、经济大权,所以其在整个王朝的治理体系中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直接参与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位置自然越来越重要。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颁布了推恩令,将诸侯的权力限制起来,取而代之的则是地方郡守。郡守在地方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代天巡牧,让郡守的实际权力甚至要高过京官大员。
到了东汉时期,太守成为了地方长官,东汉末年时的群雄逐鹿,即地方太守之间的争斗。那么,汉朝郡守是如何一步步变得愈发重要?又是怎样掌控手中的权利的呢?
一、郡守地位及权力
1、地方长官
高祖施行郡国并行制之后,汉朝社会局面被稳定了下来,为了加强皇权,中央渐渐向郡县制靠拢,逐步限制地方诸侯王的权力。到了景帝时,掌管地方的官员是为太守,在册封时,太守们会拿到银印青绶,代表接受皇帝的任命,其官阶仅次于丞相、太尉等高阶官职,与御史大夫同授银印。
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中,太守就相当于父母官,是直接管理地方的最高长官。能够担任太守是一件荣幸的事,太守掌管地方军政,中央对选派的人选自然审慎,能够担任太守的人都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官员,深受皇帝的信任。
2、郡守职权
地方郡守在政治上最大的权力就是可以任命地方官员,直接参与地方各部门官员的任命和考核中,对于当地百姓而言,太守就是地方的最高长官。太守还掌管地方典狱诉讼的权力,直接影响社会治安,具有裁判权,地方法治体系的领导者。
除了任命、典狱权之外,各项地方政策和税收体系都由郡守掌管。郡守制发展成熟之后,太守干脆还执掌地方兵权,如果边境出现边患,那么太守就可以直接率兵讨伐,这也为之后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埋下了伏笔。
二、郡守权力制约
1、监察机制
中央在任命地方郡守之后,也考虑到其权力实在太大,所以也相应设置了监察机制,刺史制度是中央观察地方官吏行政的重要形式。这种形式在汉朝强盛时有效,但是汉朝中央权力式微后,刺史往往同地方长官同流合污,欺上瞒下,监察效果大打折扣,东汉后期郡守与地方豪强勾结串联,形成一股股对抗中央的势力。
2、错误决策
形成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状况的原因就在于东汉后期皇帝更换频繁,为了稳固局势,汉朝提高了州刺史手中的权力。虽然稳住了局势,但州刺史权力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迅速扩张,逐渐脱离了原本的监察职能,而是将触手伸向了行政权,渐渐地,州刺史成为了一地甚至多地的行政长官,为日后割据一方埋下伏笔。
三、郡守势重的本质
1、社会风气
汉朝是建立在血雨腥风之后的王朝,所以在民间,尚武习气很重,再加上汉朝选拔官员采取察举制,地方官员往往都会做一些侠义之举,将百姓逐渐引向自己的一方,百姓拥戴地方长官而非中央朝廷。
2、缺乏制约
郡守权力无限扩张的最根源问题在于监督机制的丧失,缺乏官员制衡。郡守与地方豪强士族勾结,垄断上升渠道,把周围都安排上自己人,虽然这一定程度上稳固了地方政治,但久而久之郡守权力无限膨胀,野心也随之显露出来,加之东汉朝廷式微,让那些蠢蠢欲动的郡守得以崭露头角。
总结:汉朝时在以郡国并行制稳固了社会基础后,开始逐步削弱诸侯的权力,取而代之的则是以郡守为代表的郡县制。地方郡守掌握地方军政大权,直接任免当地各级官员,还包括典狱诉讼权,甚至兵权,郡守实质上已经同后来的唐藩镇节度使一样拥有众多大权,俨然成为土皇帝。
更为致命的是,对于郡守朝廷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往往派去的刺史也会和郡守同流合污,欺瞒朝廷,到后来汉廷式微,地方刺史手中的权力也逐渐做大,渐渐脱离了监察职能,转为地方行政大员,并出现了后续割据一方的场面。
从为官一任的地方大员,到割据一方的诸侯势力,郡守完成了华丽变身,而郡守的社会地位上升与社会风气和缺乏有效监管息息相关,汉朝时期施行郡县制,限制了诸侯的权力,却让郡守崭露头角。
-
西汉悲情皇后薄氏,温婉善良却无奈生在帝王家 2024-02-19
-
吕布为什么会败亡下邳?是因为貂蝉吗 2024-02-08
-
说王莽是穿越的,他实施的哪些政策能证明? 2024-03-12
-
吕后为什么那么痛恨韩信?原因是什么 2024-01-01
-
太子刘据被杀真的是因为巫蛊之祸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2024-02-23
-
汉武帝究竟凭什么成为千古一帝 汉武帝的功绩为何能比秦始皇 2024-03-09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