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瑀是什么样的人,他和李世民是什么关系?
- 姓名:萧瑀(575年~648年)
- 字号:时文
- 所处时代:西梁-隋朝-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渤海蓨县
- 出生日期:575年
- 逝世日期:648年7月19日
- 官职:内史侍郎 河池太守 户部尚书 左仆射
- 主要成就:梁朝宗室,唐朝宰相,隋朝外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勋衔:金紫光禄大夫
- 爵位:新安郡王-宋国公
- 封赠:司空公 荆州都督
- 谥号:贞褊
- 姓名:李世民(599.1.23~649.7.10)
- 别称:唐太宗,天可汗
- 国籍: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陕西武功别馆(今陕西省武功县)
- 出生日期:公元599年1月23日(己卯年)
- 逝世日期:公元649年7月10日
- 主要成就:文韬武略,平定乱世,开疆扩土,贞观之治,求贤纳谏,宽厚爱民
- 代表作品:《帝范》,《贞观政要》等
- 在位时间:公元626年登基(在位23年)
- 庙号:太宗
- 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 尊号:天可汗(唐周边各民族尊称)
- 年号:贞观
- 上一任皇帝:李渊(唐高祖)
- 下一任皇帝:李弘(唐义宗)
萧瑀(575年——648年),字时文,南朝梁明帝萧岿第七子,梁末帝萧琮异母弟,萧皇后之弟。这样说,你们估计也云里雾里,萧瑀是唐高祖李渊身边的能臣。李渊在世时,一直被重用。他和李渊的关系更复杂:萧瑀的妻子是独孤皇后的娘家侄女,李渊是独孤皇后的亲外甥,李渊与萧瑀之妻是姑舅表兄妹……他和李世民的关系,小编就说不出来了,关系搞得我有点脑袋混乱。
唐太宗李世民有感于萧瑀的正直,作了一首诗,名叫《赐萧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整首诗的大概意思就是: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强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才能识别出是不是忠贞不二的臣。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内心里必然怀有忠君为民的仁爱之情。
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则是玄武门之变。高祖晚年,皇子间明争暗斗,李渊偏向于长子李建成,对次子李世民心存疑忌,想除去他。但是萧瑀却顾不得个人得失,被高祖贬责的后果,力争支持李世民继位。就此看来,萧瑀是秦王李世民一派的。之后,李建成和李元吉密谋杀害李世民未成,又向李渊诬陷李世民。两个儿子都来告状了,且李渊本人偏心长子李建成,打算惩治李世民,是萧瑀的努力劝阻,才让李渊打消了这个念头。之后不久,李世民玄武门兵变成功,但弑兄弑弟实在令李渊不喜,还是在萧瑀的劝解下,才把政权交给李世民。
敢于萧瑀对自己的忠心,李世民将其封为宰相,后列入凌烟阁二是功臣。萧瑀的一生堪称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前朝宰相,只有萧瑀一人,直到贞观二十年还始终在权力中心活动,但也五起五落,五次被立为宰相,五次被罢免宰相之位,甚至有一次被削去爵位,贬出京城。
这是为什么呢?史书上记载:“萧瑀,处事严厉刻板,刚直不阿,上朝言事言词简括直率,屡次逆忤圣意。”简而言之,就是性格太过于直来直去,不知道回避弯绕一下,与房玄龄、魏徵等合不来,还经常与大臣在御座之下吵起来,有时太宗都止不住他的势头,这是非常拂皇帝面子的行为,看不过去,直接将他贬出去,很正常。但是由于他本身能力也算可以,还是难得的忠心勉励之臣,在用人空缺的时候,又会被提拔回来。
萧瑀忠诚耿直,严厉清正,不肯容人之短,不善处理人际关系,甚至不会看皇帝脸色。他与同僚不和,关系紧张,还频繁地忤逆皇帝的意思,李世民受不了了,希望他能主动辞官,但是萧瑀没有自知之明,继续我行我素,最终再次被罢相。
萧瑀的死亡,小编觉得是忧思成疾,加上对姐姐萧皇后的愧疚,事情发生在他第五次被罢相,这次是最严重的一次,直接被贬出京城,他的姐姐萧皇后听闻此消息,竟然一病不起,加上高龄受不了刺激,于是升天了。萧瑀在得知姐姐死讯之后,本就有再次被贬的忧郁,加上姐姐死亡的猝然打击,74岁的他也病倒了,再被接近玉华宫修养时,病情反而猝然加重,没多久便去了,与他姐姐的死亡只隔了三个月。
-
长孙无忌为何他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他是不是奸臣 2023-12-17
-
杜如晦是怎么的人,杜如晦的儿子是的谋反了吗 2023-12-17
-
后梁太祖朱全忠为什么被称为篡位皇帝 2023-12-14
-
唐明皇是谁?唐玄宗当真抢了儿子的老婆吗? 2023-12-16
-
梅花妆”风靡唐朝,到底源自哪位女子? 2023-12-10
-
狄仁杰尽忠敢言的故事 2023-12-13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