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第七任君主周顷王姬壬臣,他在位期间发生了什么大事?
姬壬臣,即周顷王,他是周襄王之子,东周第七任君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历史名人小编一起看看吧。
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沿着洛河一字排开,举世罕见。百余位帝王在此执政,东周顷王姬壬臣就是其中之一。
周顷王在前619年继位,当时王室财政拮据一贫如洗,无法安葬襄王,顷王只得派毛伯卫向鲁国讨钱。后来鲁文公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洛邑,周襄王死后第二年才得以安葬。周顷王执政期间秦晋之好。前614年春天,周顷王去世,在位6年,由儿子周匡王继位。
东周列国中秦国僻处西陲,原是居住在秦亭(今甘肃张家川)附近的一个嬴姓部落,周初为附庸(大夫级别),春秋初年因秦襄公助平王东迁洛邑被封为诸侯,后定都于雍(今陕西凤翔南)。秦穆公图强图霸,先广纳贤士,创秦国任用客卿制度的先河。于是“五羖大夫”百里奚、相马专家伯乐及九方皋、蹇叔,周王室的后人由余纷纷来到秦国。秦人是个马背上的民族,秦穆公建立骑兵部队,而且为每一位士兵配备一把匕首,以便在骑兵作战的时候近距离厮杀。这就是成语“短兵相接”的由来。另一方面,秦穆公为了拉拢当时诸侯的霸主晋国,与晋国联姻。前656年,秦穆公亲自向晋献公提亲,晋献公把大女儿穆姬(申生、夷吾、重耳、奚齐四个人的姐姐)嫁给了他。这便是“秦晋之好”的开端。
前651年,晋献公去世,晋国发生骊姬之乱,晋国臣子里克杀死骊姬的儿子奚齐和她妹妹的儿子卓子,姐夫秦穆公迎立夷吾为国君,是为晋惠公。但前提是必须答应把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但夷吾当了晋惠公后没有割地给秦国。反而发兵攻打秦国,惨败被俘。晋惠公的姐姐也就是现在的秦穆公夫人苦苦求情,晋惠公把儿子公子圉送到秦国做人质,才平息了秦穆公的愤怒,晋惠公才得以回到晋国。秦穆公为了笼络公子圉,把自己的女儿怀赢嫁给了他。
但是,这个公子圉实在是不靠谱,一听说自己的父亲病了,就不管不顾地扔下老婆,一个人偷偷跑回晋国。害怕国君的位置被别人抢走了。秦穆公没想到公子圉和他爹一样忘恩负义,感到非常生气,决定帮助重耳当上晋国国君。秦穆公先把逃到楚国的重耳接过来,然后把女儿怀赢改嫁给他。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当上了晋国的新国君,这就是“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前635年,周襄王派人向晋国、秦国通告了“王子带之乱”。秦穆公帮助晋文公护送周襄王回朝,斩杀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
前628年,晋文公死后,秦穆公想谋求霸业,没想到晋国新即位的晋襄公也是个厉害的主。前627年,晋襄公派大将先轸在崤山伏击消灭滑国班师回国的秦军,秦军在崤山中了埋伏,全军覆灭,晋国生俘秦国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个主将(后来三人侥幸逃回秦国)。
前624年,秦穆公、孟明视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奔晋国,秦军一路势如破竹,晋军坚守不出,秦穆公没有办法战胜晋国,只得进入崤山谷中,掩埋了当年战死将士的尸骨。秦穆公东进称霸诸侯的计划受阻,果断调整国策,谋求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
春秋时期,西戎诸部落中较强的是绵诸(在今甘肃天水市东)、义渠(在今甘肃宁县北)和大荔(今陕西大荔东)。绵诸与秦疆土相接,住地在秦的故土附近,绵诸王听说秦穆公贤能,派由余出使秦国。由余是周王室的后人,擅长谋划,在晋国非常有名望,因晋国内乱逃到戎地绵诸。
秦穆公隆重接待了由余,由余感动,归降秦国,秦穆公拜其为上卿。由余长期生活在戎人中,对他们的情况非常熟悉,秦穆公向他详细了解西戎的地形、兵势,制定灭掉西方戎人的计划,逐渐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国家12个(一说20个),开辟国土千余里。国界南至秦岭,西达狄道(今甘肃临洮),北至朐衍戎(今宁夏盐池),东到黄河。周襄王特意派遣召公过带了金鼓送给秦穆公,以表示祝贺,希望他擂鼓继续向戎人进攻,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秦穆公“称霸西戎”。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崩逝,安葬于雍(今陕西凤翔东南),太子罃继立,是为秦康公嬴罃。值得一提的是秦穆公活人殉葬者数量高达177人,是秦国历史上活人殉葬规模最大的一次葬礼。包括当时的“秦国三贤”。“秦国三贤”,即秦国贤臣子车氏的三个儿子,分别叫奄息、仲行和针虎。这三人在秦国崛起的过程中曾立下汗马功劳。这次活人殉葬,使秦国260余年一蹶不振。
-
梦周公的典故来源 2023-12-08
-
周简王姬夷在位期间的东周王朝是怎样的?他经历了什么? 2024-03-18
-
周幽王的皇后是谁?周幽王真的因为褒姒灭国? 2023-12-30
-
周朝为何长达800年? 2023-12-08
-
西周第三任君主周康王姬钊,他在位期间有哪些作为? 2024-03-18
-
历史上最爱旅游的皇帝是谁?不是康熙不是乾隆 2024-01-16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