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太后有何过人之处?她的私生活历来充满争议
- 中文名:芈八子
- 别 名:宣太后
- 国 籍:楚国→秦国
- 民 族:华夏族
- 出生地:楚国
- 逝世日期:前265年
- 职 业:王妃→王太后
- 主要成就:在秦国掌权当政
- 计杀义渠王,灭义渠国
- 葬 处:芷阳郦山
- 谥 号:宣
芈八子,即秦宣太后,秦惠文王妃,秦昭襄王之母,她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下面历史名人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现如今芈姓已经非常罕见了,然而芈姓在当时的楚国可是尊贵的象征,芈月传中的芈月这个名字是作家虚构出来的,毕竟是小说嘛,虚构是正常的。那么小说中芈月的原型是谁呢?真实的历史上还确有其人,她名叫芈八子。她是秦惠文王的妃子,刚才我们提到过,芈姓可是当时楚国的贵族,直接嫁给秦惠文王也是正常的,奉子成婚后被封为芈八子,而“八子”由来是封建社会中“一夫一妻多妾”的产物,从表面的意思就可以分析出,芈月是秦惠王的第八个妃子。
既然提到“一夫一妻多妾”制,这里说一句题外话,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封建社会时期男人可以去很多的妻子,实际上中国古代从来没有出现过“一夫多妻制”的制度,准确的说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除了一个王后以外,其他的都是妾。
言归正传,观看影视剧后,大家都认为,没有芈月打下基础,秦始皇是不可能一统天下的,她算是中国版的叶卡捷琳娜二世。按照辈分算,秦宣太后芈月是秦始皇的高祖母,前半生命运多舛,后半生成就传奇,从一个不受人待见的公主,到大秦的出色的太后。
垂帘听政、商鞅变法、主张国家统一,使得秦国从籍籍无名的国家一直到横扫中原的霸主。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芈月将秦国打造成了一把利剑,让其余六国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正因如此,芈月去世40多年后,秦始皇便一统天下。然而历史上对这位贡献巨大的皇后,只有寥寥几百字的描述。而且描述内容中,更多的是秦宣太后利用美色骗取权力的故事。
小编认为,一位女子能将秦国变的如此强大,必有其过人之处和让人无法拒绝的人格魅力。对于秦宣皇后执政的年头非常有争议,无论是41年,还是36年,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她一定经历了无数的风雨雷电和勾心斗角,甚至残忍的杀戮。
换个视角,秦武王嬴荡天生神力,可谓是一代明君,如果自己不作死的话恐怕也会是春秋五霸。秦武王死后,王位成为了香馍馍,一群人开始争来争去,最终在秦宣太后的支持下,儿子嬴稷成为了秦昭襄王,而嬴稷的舅舅成为了将军,承担起了保卫咸阳的责任。
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是非常的复杂,期间很多的王室和大臣都不服气,密谋造反,曲折经历的结果,还是被镇压了。然而,这时候的秦襄王年龄很小,所以只能宣太后掌握政权,就这样,秦国便走向了繁荣昌盛的阶段。
重新回到正题,我们来聊一聊宣太后的私生活,这一点是非常有争议的,同时也是大家茶余饭后最为乐道的。宣太后除了和老公秦惠文王之外,和义渠王和魏丑夫的关系也被载入史册。其实,我们认真的想一想,秦昭襄王登基的时候,宣太后才30左右岁,可谓正值年华,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恐怕想不出绯闻都难。
义渠王是秦国最大的敌人,史料中也有记载,义渠王来到秦国朝贺,尽管两个国家是敌对势力,但是外交也不能少。所以,宣太后便结识了义渠王,于是两个人便成为了情人关系。而且宣太后还给义渠王生了两个孩子,秦国的太后给其他国家的王生孩子,这个确实让人说不过去。宣太后在取得义渠王信任后,与秦昭襄王两人谋划一番,最终,宣太后将义渠王骗到了秦国,残忍的将其杀害。
一日夫妻百日恩,原来生孩子只是取得信任的手段而已,这个太厉害了,恐怕也只有宣太后这样彪悍的女人才能做出来。中间的过程让世人去评价吧,不过最终的结果却是解决了大秦的后患之忧,为秦国出函谷关统一华夏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接下来,我们再聊一下魏丑夫,魏丑夫名字中有一个“丑”字,然而其人却和名字有很多的反差。当宣太后感觉自己在世时间不久的时候,心中无论如何也舍不得魏丑夫,于是便想到了用魏丑夫殉葬。魏丑夫听闻后,吓出了一生的冷汗,魏丑夫可是一个正值青春的小伙子啊!
让自己和一个老太婆一起西去,内心是无比的绝望,突然,魏丑夫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秦朝有一个大臣,游说能力很强,找到这位大臣帮忙,可能还有生还的希望。口若悬河的大臣经过不懈的努力还是说服了宣太后,最终宣皇太后放弃了让魏丑夫殉葬的念头。可见,至少这个事情小编认为是真爱,至于有没有其他的情人,就无从考证了。
-
楚怀王与楚威王是什么关系 楚怀王身上真的有异味吗 2023-12-19
-
齐景公为什么没能阻止田氏代齐?原因是什么 2023-12-25
-
范蠡失去儿子之后 为什么反应却是不悲反喜 2024-02-08
-
郑庄公:比越王勾践还能忍辱,最后成就一代伟业 2024-02-25
-
古代四大妖姬之一褒姒的身世,周幽王死后褒姒去哪了? 2023-12-14
-
楚怀王的死因是什么?楚怀王熊槐的为人怎样? 2024-01-19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