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退位的背后是什么真相?李世民有何底气?
- 姓名:李世民(599.1.23~649.7.10)
- 别称:唐太宗,天可汗
- 国籍: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陕西武功别馆(今陕西省武功县)
- 出生日期:公元599年1月23日(己卯年)
- 逝世日期:公元649年7月10日
- 主要成就:文韬武略,平定乱世,开疆扩土,贞观之治,求贤纳谏,宽厚爱民
- 代表作品:《帝范》,《贞观政要》等
- 在位时间:公元626年登基(在位23年)
- 庙号:太宗
- 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 尊号:天可汗(唐周边各民族尊称)
- 年号:贞观
- 上一任皇帝:李渊(唐高祖)
- 下一任皇帝:李弘(唐义宗)
- 姓名:李渊(公元566~公元635)
- 别名:李叔德
- 国籍: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长安
- 出生日期:公元566年十二月初六(1月13日)
- 逝世日期:公元635年
- 职业:唐朝皇帝
- 主要成就:晋阳起兵 建立唐朝 抗击东突厥
- 庙 号:高祖
- 谥 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 年号:武德
- 在位: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
- 陵墓:献陵
- 下一位皇帝:李世民(唐太宗)
有句古话说可以马上打天下,但是不能在马上治天下。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李渊是个被严重低估的皇帝,我们现在看到的史料当中,李世民似乎主导了一切,从太原起兵到平定天下,感觉活都让李世民一个人干了,但这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
李世民喜欢删改史书,为自己玄武门之变找各种借口,但还有一本书他拉下来,这就是跟李渊同时代的温大雅,他写了一本叫《大唐创业起居注》的书,书里跟我们展现了另一段不同的历史。
从历史上李世民的表现来看,他的确是很牛的一个人,但是起兵造反这么严重的事情,主导者肯定是李渊,而且李渊攻打长安,得到关陇军事集团的支持,这些前期都是靠着李渊的身份才能完成。
毕竟起兵的时候李世民还是个20岁的毛头小伙子,人脉和政治资源,根本不可能和李渊相比,只能说李渊起兵,连老天都站在李渊这边,在最需要人才的时候,他的三个儿子都是人才,尤其是李世民成绩非常突出。
李渊占领长安以后,算是有了一个朝廷,而当时天下李唐也仅仅是占据了不大的地方,而此时一切以军事为主的朝廷,将帅就成了最引人注目的人物。
李世民是军神一般的人物,善于冲锋,尤其是一举消灭了王世充和窦建德,让他的人气急速飙升,李渊都搞得没办法,封赏都已经到头了,只能专门给李世民搞了个天策上将的头衔。
其实李渊心里也很明白,按照中国传统的惯例,太子是不轻易出征的,李建成坐镇长安,李世民和李元吉出征,这是符合统治原则的,但历史的天平总是向李世民倾斜,搞得大家都看不到李建成的功劳。
本来太子坐镇长安,这是李渊的安排,也是一种平衡的,但天下未定的时候,大家的目光都紧盯着战功,李渊为了平衡气十足在李世民封为天策上将之后,就故意不让李世民领兵,相当于是把他给晾起来了。
但偏偏很多次危机,唐朝都搞不定,偏偏李世民一出马,立马就能搞定,这样一来二去,所有人都觉得秦王的功劳最大,尤其是军中很多人都支持李世民,战争时代,军人心中谁最能打就跟着谁。
太子和秦王不可避免额要发生争斗,最严重的时候,李世民甚至都想去洛阳发展,避免和李建成正面冲突,但事情的发展逼得李世民不得不出手。
玄武门之变无关于什么正义,就是两方势力都想争夺皇位,李世民先出手了,杀了哥哥和弟弟,要不然哥哥和弟弟联合起来就要杀他,谁杀了谁都一样,没有哪一方是站在正义的制高点上。
玄武门之变的重点在于控制李渊,甚至是在李渊不配合的时候,杀掉李渊,这一点李世民心里很清楚。
李世民敢这么做,主要是他有广大的支持基础,尤其是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把李渊控制起来,其实李渊是已经没得选,刀都架到脖子上了,你让李渊怎么办呢。
李渊的举动,其实也证明了,他是个有政治智慧的人,李世民的确是一时拿刀架在了李渊的脖子上,也许还囚禁过一段时间,但终究李渊还是放弃了,也许他早已看透了,李世民的能力是高于自己的,与其做无谓的牺牲和反抗,还不如做个太上皇。
李世民敢于逼李渊退位的底气来自于他的军功,当时的李唐还面临着突厥的压力,在一个并不安定的环境里,人们普遍还是希望有一个强者来领导自己,这本身就是游牧民族的特点,这方面李唐皇室还是深受草原风俗影响的。
综合历史史料来看,李渊不是人们印象中的那么窝囊,李世民也没有史书中写的那么无敌,但是李世民的能力,肯定是要强于李渊的,李世民也的确为唐王朝立下了巨大的功劳,至于说玄武门之变,在皇位面前,这样的故事一直在上演,李世民不过只是其中之一,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
-
李白一生娶了四个妻子,他有几个儿女? 2024-01-10
-
裴度是什么样的人 以全德始终的大唐宰相 2023-12-19
-
小鸟依人成语典故的由来,唐太宗与诸遂良的关系? 2023-12-16
-
来俊臣:唐朝第一酷史,他最后结局怎么样? 2024-02-29
-
唐朝灭亡之前藩镇为什么不联合进攻朱温 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2024-01-16
-
姚崇:他的权谋不但体现了原则性,更体现了灵活性 2024-03-15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