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高启的代表作是什么?
- 中文名:高启(1336年~1374)
- 别名:高季迪,青丘子
- 国籍:明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江苏苏州
- 出生日期:1336年
- 逝世日期:1374年
- 职业:诗人
- 信仰:儒家
- 主要成就:诗歌、纂修《元史》
- 代表作品;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
高启,字季迪,号槎轩,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下面历史名人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但他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读书过目成诵,久而不忘,嗜好诗歌。高启与宋濂、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同时,他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时人把他们四人比作“初唐四杰”。
高启在青年时代即有诗名,他在文学方面,可以说是一位天才,也是一位文坛“超级模仿秀”,称得上是学什么是什么。
清代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赞誉高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振元末纤秾缛丽之习而返之于正,启实有力”。
高启的诗歌清新超拔,雄健豪迈,诗歌体制不一,风格多样,诗歌多有佳作,今存有900余首诗,为明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
鉴于高启在诗歌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不仅后人尊称他为“明初诗人之冠”,而且历代诗评家也都对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大清第一才子”清人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推崇他为“(明代)开国诗人第一”。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高启的佳作,也可以称得上是他的代表作,亦是他的人生宣言:
《青丘子歌》 高启
序:江上有青丘,予徙家其南,因自号青丘子。闲居无事,终日苦吟,闲作《青丘子歌》言其意,以解诗淫之嘲。
青丘子,癯[qú]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
何年降谪在世间,向人不道姓与名。
蹑屩[juē]厌远游,荷锄懒躬耕。
有剑任羞涩,有书任纵横。
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舌下七十城。
但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gēng]。
田间曳杖复带索,傍人不识笑且轻,谓是鲁迂儒楚狂生。
青丘子闻之不分意,吟声出吻不绝咿咿鸣。
朝吟忘其饥,暮吟散不平。
当其苦吟时,兀兀如被酲。
头发不暇栉,家事不及营。
儿啼不知怜,客至不果迎。
不忧回也空,不慕猗氏盈。
不惭被宽褐,不羡垂华缨。
不问龙虎苦战斗,不管乌兔忙奔倾。
向水际独坐,林中独行。
斫元气,搜元精,造化万物难隐情。
冥茫八极游心兵,坐令无象作有声。
微如破悬虱,壮若屠长鲸。
清同吸沆瀣,险比排峥嵘。
霭霭晴云披,轧轧冻草萌。
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牛渚万怪呈。
妙意俄同鬼神会,佳景每与江山争。
星虹助光气,烟露滋华英。
听音谐《韶》乐,咀味得大羹。
世间无物为我娱,自出金石相轰铿。
江边茅屋风雨晴,闭门睡足诗初成。
叩壶自高歌,不顾俗耳惊。
欲呼君山老父携诸仙所弄之长笛,和我此歌吹月明。
但愁欻[xū]忽波浪起,鸟兽骇叫山摇崩。
天帝闻之怒,下谴白鹤迎。
不容在世作狡狯,复结飞佩还瑶京。
高启的这首《青丘子歌》大约作于元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或二十年(1360);也有人认为,此诗作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辞官归田之后。
这首长歌发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运笔矫健奔放,游止自如,气势磅礴跌宕,神韵飞扬,表达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权贵的蔑视。
此诗深得“诗仙”李白诗歌之神韵,和李白的《襄阳歌》、《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名作相比,也并不逊色多少。
令人无限遗憾的是,这样一位优秀的诗人,却是生不逢时,因为,他生在元末,然后遇到了一位嗜杀成瘾的皇帝——朱元璋。
这位洪武帝除了对那些帮他打天下的功臣痛下杀手外,还特别热衷于消灭文人。前面提到的“明初四杰”另外三人都被朱元璋迫害致死:杨基遭谗言被罚作苦工,最后死在工所(监狱);张羽因事连坐,在流放途中被绑起来扔江里喂了鱼;徐贲因犒劳军队不及时,被下狱“”迫害致死。
洪武七年(1374年),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时,高启因为所作的一篇《郡治上梁文》里有“龙蟠虎踞”的字眼,犯了朱元璋大忌,知府魏观不仅被以“谋反罪”处死,高启也被活活的腰斩成八段,死得最惨。
据说,高启被腰斩时,朱元璋还亲自监斩。高启,这位当时年仅三十九岁、最有声望的诗人被腰斩处死后,明诗迅速调零衰退,难以再现唐诗之盛况,可以说大半责任在于这位对文人痛下杀手的洪武帝。
-
上天给了崇祯十七年的时间 崇祯为何无法挽救明朝 2024-02-27
-
朱棣将太子之位传给朱高炽是因为什么?有什么考虑 2024-03-21
-
在朝中权势滔天的魏忠贤,为何斗不过17岁的崇祯? 2024-03-02
-
范从文是什么身份?他为什么能免死五次? 2024-03-19
-
朱元璋为什么会容不下沈家?原因是什么 2024-02-01
-
徐达两放元帝,朱元璋为什么不生气? 2024-01-20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